科研产出
粳稻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指标性状的遗传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阿子营低温冷害条件下,以十和田×(十和田和丽江新团黑谷BC3F9)配制的BC4F1、BC4F2及亲本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粳稻丽江新团黑谷作耐冷基因供体培育的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8个指标性状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结实率和穗颈长均属于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0.11%和75.06%;株高为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44.39%;穗下节长属于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57.36%;穗长为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每穗实粒数为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遗传;每穗秕粒数为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总粒数为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性状 耐冷性 孕穗期 主基因+多基因 地方品种


低温胁迫下粳稻选育品种耐冷性状的鉴定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来源于中国11个省份和其他9个国家的347份粳稻选育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分析了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不同来源粳稻选育品种孕穗期的耐冷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差异和聚类特点。研究表明,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各省份或国家粳稻选育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其冷水反应指数有明显的差异。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云南和日本品种的孕穗期结实率及其冷水反应指数均较高,表现出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从总体趋势上看,在自然低温下,除个别省份外,我国纬度相对较高的北方省份品种的孕穗期耐冷性强于纬度相对较低的南方省份品种;而在冷水胁迫下,品种的耐冷性与其来源地的关系并不密切,没有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此外,聚类结果表明,不同省份或国家粳稻选育品种的聚类结果与其品种的地理来源均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自然条件相比,冷水胁迫下粳稻选育品种的聚类结果与其品种的地理来源的相关性更为密切。
利用隶属函数值法评价月季耐寒性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14个不同月季种质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绿素a、叶绿素b、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对14个不同月季种质材料的耐寒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对不同月季种质的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


五种野生蔷薇属植物抗寒力的综合评价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我国广泛分布的5种野生蔷薇资源(金樱子、毛萼蔷薇、长尖叶蔷薇、木香花、峨眉蔷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含量指标的测定,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5个野生蔷薇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均随温度降低而不断上升,脯氨酸含量则表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5种蔷薇属野生资源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峨眉蔷薇,木香花,长尖叶蔷薇,金樱子,毛萼蔷薇.


五个切花月季品种的抗寒生理分析测定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卡罗拉"、"黑魔术"、"影星"、"坦尼克"与"法国红"5个现代月季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到-10℃短暂低温胁迫下植株叶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5个生理指标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黑魔术"的MDA持续上升,-10℃处理增加了155.61%,"卡罗拉"的MDA只增加了20.63%。"黑魔术"与"坦尼克"分别在0和-5℃时出现Pro最大值,而"法国红"与"卡罗拉"的Pro含量一直上升。"卡罗拉"、"法国红"和"影星"的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均为先略升后降,但含量最大值所对应的温度点不同,其它2个品种则一直下降。5个品种的CAT活性变化趋势与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一致。"卡罗拉"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上升,而其它4个品种均先升后降,出现峰值所对应的温度也各不相同。研究结果表明:MDA作为月季抗寒性鉴定指标较为可靠,其他4项生理指标应相互结合才能得到可靠的鉴定结果。5个月季品种抗寒性的强弱依次为:"卡罗拉"﹥"法国红"﹥"影星"﹥"坦尼克"﹥"黑魔术"。


粳稻02428×02428c重组自交系孕穗期耐冷性QTL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孕穗期弱耐冷性品种02428和强耐冷性品种02428c构建了一个包含336个株系的F5:6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自然低温冷害鉴定法,以实粒数、秕粒数、总粒数和结实率作为孕穗期耐冷性状的表型值,用486对SSR标记初步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对孕穗期耐冷性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标记RM6092、RM6702、RM5954、RM1095、RM1183、RM7643及RM3411与孕穗期耐冷性状连锁;利用QTLMapper 1.6软件检测到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3个耐冷性QTL位点。
关键词: 重组自交系 孕穗期 耐冷性 微卫星标记 数量性状基因座


不同海拔条件下两种耐冷型粳稻品种的淀粉RVA谱特性(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1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海拔环境条件下耐冷性粳米淀粉RVA谱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水稻耐冷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云南高原粳稻优质耐冷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个强耐冷型粳稻品种和5个弱耐冷型粳稻品种为材料,分别种植于3个不同海拔生态类型的代表点,比较分析云南高原粳稻区不同海拔条件下不同耐冷性粳稻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变化特征。[结果]随种植海拔的升高,弱耐冷性品种的消减值明显增大,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显著减小,而强耐冷品种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降后升趋势,消减值的变化则表现先升后降趋势。[结论]强耐冷性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受海拔变化的影响较弱耐冷性品种小,蒸煮食味品质的变化相对较稳定,但弱耐冷性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随海拔升高明显呈变劣趋势。


不同百合幼苗耐寒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百合3个野生种和8个商业品种组织培养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胁迫,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类(SOD,CAT,POD)活性,研究其耐寒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所有供试百合相对电导率和抗氧化酶类活性逐渐增强,丙二醛含量变化随不同百合品种而有所不同。综合分析表明,3个野生种和8个商业品种的耐寒性依次为玫红百合>兰州百合>淡黄花百合>查理>回归线>王室之夏>黄天霸>雷山1号>白狐狸>皇族>埃及。该研究为选择百合露地栽培品种,降低生产成本及筛选培育耐寒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不同海拔条件下耐冷性粳稻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
《中国水稻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个强耐冷性粳稻品种和5个弱耐冷性粳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云南高原粳稻区不同海拔条件下不同耐冷性粳稻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变化特征。随种植海拔的升高,弱耐冷性品种的消减值明显增大,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显著减小,而强耐冷性品种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降后升趋势,消减值则表现先升后降趋势。强耐冷性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受海拔变化的影响较弱耐冷性品种小,蒸煮食味品质表现相对稳定,但弱耐冷性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随海拔升高明显呈变劣趋势。


冷水胁迫对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1个云南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冷水胁迫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以及水稻耐冷性与品质性状冷水反应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品质性状的冷水反应不仅与品种有关,也与具体的品质性状有关。冷水胁迫使粒宽、千粒重、垩白粒率、精米白度、糙米率、味度值、最高黏度、最低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使长宽比、整精米率、碱消值、蛋白质含量和消减值极显著增加,而粒长、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到达最高黏度时间(峰值时间)和起浆温度不因冷水胁迫发生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成熟期综合耐冷性与稻米的味度值、蛋白质含量、最高黏度和崩解值的冷水反应指数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因此,提高育成品种的耐冷性对稳定和改善稻米食味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