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遗传分析(模糊匹配)
39条记录
云南软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低直链淀粉(软米)品种毫木细与高直链淀粉品种桂朝2号杂交F2分离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定位。结果表明,软米品种毫木细直链淀粉含量受一个隐性主效基因/QTL控制,该基因位点(QTL)与糯性基因(wx)为非等位。除主效QTL外,可能还有微效基因的作用。用SSR标记检测到该主效基因/QTL位于11号染色体上RM224附近,LOD值为15.4,可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32%。

关键词: 软米 直链淀粉含量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铁壳麦对条锈病主要流行小种的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铁壳麦是云南省独有的宝贵麦类种质资源。文章应用云南省6个主要条锈病流行生理小种对云南铁壳麦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之前收集保存的对当时流行生理小种感病的34份铁壳麦对现在的生理小种依然感病。从新收集的5份铁壳麦中鉴定出3份抗性材料,其中A13和A14对6个生理小种反应型为高抗,A21为近免疫。通过对云南铁壳麦A21与铭贤169杂交的F1、F2、BC1群体进行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表明,云南铁壳麦A21对条中32、水-7两个生理小种的抗性均由核基因组的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 云南铁壳麦 条锈病 生理小种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Ⅱ.滇蔗茅F1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热带种路打士(Saccharum officinarum)与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云南95-19属间远缘杂交F1群体的62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差、相关、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方法对其单茎重、株高、茎径、有效茎、节间长度、小区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分布频率接近正态分布,单茎重、株高、茎径、节间长度在后代群体中存在双向超亲分离,有效茎平均表型值高于母本,小区产量平均表型值低于母本;有效茎、节间长度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并解释小区产量48.9%、3.4%的变异信息;单茎重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并解释小区产量32.3%的变异信息;株高、茎径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影响小区产量,有效茎、单茎重、节间长度更适于作为该群体后代材料高产潜力的选择指标.

关键词: 滇蔗茅 种质创新 F1群体 农艺性状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野生种滇蔗茅种质创新利用研究 Ⅱ.滇蔗茅F_1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热带种路打士(Saccharum officinarum)与滇蔗茅(Erianthus rockii)云南95-19属间远缘杂交F1群体的62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差、相关、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方法对其单茎重、株高、茎径、有效茎、节间长度、小区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分布频率接近正态分布,单茎重、株高、茎径、节间长度在后代群体中存在双向超亲分离,有效茎平均表型值高于母本,小区产量平均表型值低于母本;有效茎、节间长度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并解释小区产量48.9%、3.4%的变异信息;单茎重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并解释小区产量32.3%的变异信息;株高、茎径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影响小区产量,有效茎、单茎重、节间长度更适于作为该群体后代材料高产潜力的选择指标。

关键词: 滇蔗茅 种质创新 F1群体 农艺性状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82-114测交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82-114(简称:云割82-114)为父本,与甘蔗栽培原种、生产品种和含野生血缘F1等3类亲本进行测交,对后代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蔗产量等5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方差、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①组合后代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4个性状差异极显著;②组合后代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的遗传力表现较突出,均超89.0%;③3类组合中,栽培原种×云割82-114后代有效茎配合力表现明显的正效应,生产品种×云割82-114后代锤度、茎径、株高、蔗产量配合力有比较明显的正效应,含野生血缘F1×云割82-114后代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蔗产量等5个指标的配合力效应取向不明显。

关键词: 细茎野生种82-114 测交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02428×合系35的RIL群体糙米总黄酮与总生物碱含量的遗传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水稻02428与合系35杂交培育的222个R IL(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的发芽糙米和糙米总黄酮和生物碱含量,对其进行遗传分析及探讨了发芽糙米和糙米中总黄酮、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R IL群体发芽糙米和糙米中总黄酮、生物碱呈现广泛的遗传变异,糙米总黄酮含量略高于发芽糙米,但两者均呈正态分布,类似于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R IL群体发芽糙米生物碱含量是糙米的1.5倍,且两者呈偏态分布;为功能水稻的遗传及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重组自交系 总黄酮 总生物碱 遗传分析 糙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割手密杂交后的父性遗传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确定杂交后代遗传的真实性,分析父本在子代中的遗传比率,选用‘云割82-114’、‘云南1号’、‘云割83-184’、‘云割82-25’、‘云割82-160’、‘瑞割3号’等优良甘蔗细茎野生种作为父本,利用‘百眉蔗’、‘粤糖93-159’等作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并利用SSR鉴定杂交后代的遗传关系。从140个后代材料中鉴定出109个真实杂种,27个是假阳性材料,4个自交材料。并对12个组合真实性达到6个以上的子代进行了父性遗传的评估,结果父本共检测出24个位点,各子代群体的平均父性多态性比率在33.33%~86.67%之间,平均基因杂合度较低,而父性遗传率相对较高,其中‘云割82-114’作为父本,与‘云割F180-189’杂交后代父性遗传率最低,与百眉蔗杂交后代父性遗传率较高;‘德蔗93-94’作为母本,与‘云南1号’杂交后代的父性遗传率最高,与‘云割83-174’杂交后代的父性遗传率最低。

关键词: 割手密 杂交 SSR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综述了水稻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紫色基因定位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此类相关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紫色性状 水稻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rDNA ITS2和COⅠ基因5’末端序列的克隆与比较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技术克隆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rDNAITS2和COⅠ基因5末端的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中相应序列对两者的突变类型、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多态性、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以及系统进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OⅠ基因较rDNA ITS2更适合于F.occidentalis的种内遗传分析;F.occidentalis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株系或隐存种组成的复合体;入侵我国的F.occidentalis以温室系(greenhouse strain)为主体,也存在一定数量的羽扇豆系(lupin strain).据此,推测F.occidentalis最先是被传播至云南,再从云南扩散至北京、哈尔滨等地.本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F.occidentalis的遗传多样性、株系组成以及入侵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西花蓟马 遗传分析 株系组成 入侵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纬高原和高纬平原粳稻主要耐冷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个来自云南低纬高原的粳稻品种和3个来自日本、韩国高纬平原地区的粳稻品种,以及应用完全双列杂交获得的30个F1为试验材料,利用加性-显性-母体效应(ADM)遗传模型,在5种不同生长环境下,对单株结实率、特定结实率、穗抽出度和抽穗天数等4个主要耐冷相关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4个耐冷相关性状中,单株结实率和特定结实率主要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不存在母体效应;单株结实率和特定结实率以互作广义遗传率最高,分别为63.5%和56.5%。单株结实率与特定结实率间的表现型、基因型、加性和显性效应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介于0.717~1.000;单株结实率与穗抽出度间的表现型、基因型、加性和显性效应相关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介于0.161~0.975。穗抽出度的变异系数变幅最大,穗抽出度也是耐冷性鉴定评价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状。穗抽出度和抽穗天数以广义遗传率为最大,分别为59.6%和81.4%。抽穗天数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受环境的影响最小。低温胁迫是选择培育耐冷性品种的必要条件,一品稻(Ilpumbyeo)×昆明小白谷是培育强耐冷性粳稻新品种的最优组合。

关键词: 粳稻 耐冷性 遗传分析 纬度 海拔 结实率 穗抽出度 抽穗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