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71条记录
近红外光谱信息筛选在玛咖产地鉴别中的应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药植物玛咖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极具药用价值。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采自秘鲁及云南共139份玛咖样品进行产地鉴别。采用多元信号校正结合二阶导数和Norris平滑预处理光谱,利用光谱标准偏差初步选择光谱波段(7 500~4 061cm~(-1)),结合主成分-马氏距离(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ahalanobis distance,PCA-MD)筛选出适宜的主成分数为5。基于所筛选的光谱波段及主成分数,利用"模群迭代奇异样本诊断"方法剔除2个异常样品后,分别采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蒙特卡洛-无信息变量消除法(monte carlo-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MC-UVE)、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子窗口重排(subwindow permutation analysis,SPA)四种方法筛选光谱变量信息,利用模型集群分析(model population analysis,MPA)思想对所筛选的光谱变量信息进行评价。结果显示,RMSECV(SPA)>RMSECV(CARS)>RMSECV(MC-UVE)>RMSECV(GA),分别为2.14,2.05,2.02,1.98,光谱变量数分别为250,240,250和70。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四种方法筛选的光谱变量建立判别模型,随机选择97份样品作为建模集,其余40份样品作为验证集。通过R2,RMSEC和RMSEP分析可知,R2:GA>MC-UVE>CARS>SPA,RMSEC和RMSEP:GA

关键词: 玛咖 近红外光谱 鉴别 光谱信息筛选 模型集群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营养液对不同水分条件下马铃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植物生长营养液对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喷施植物生长营养液均能增加马铃薯保护酶活性和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与各自对照相比,马铃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10.56%~28.68%,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6.43%~44.37%,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13.48%~79.06%,丙二醛(MDA)含量降低1.73%~20.65%,马铃薯产量增加3.19%~33.33%。随着供水量的减少,植物生长营养液对马铃薯的影响加大,其中重度胁迫和旱作下植物生长营养液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增幅最大。

关键词: 植物生长营养液 马铃薯 生理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刺果研究概述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青刺果(Prinsepia utilis Royle)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是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又名总花扁核木。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四川、西藏和贵州等海拔在1800~3200 m的山区、山坡、干旱河谷、荒地和丛林中。青刺果在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已有几千年的食药用历史。为了研究青刺果在药用、食用、护肤、保健功能等方面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有关青刺果及其产品和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青刺果根、茎、果仁中含多种对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粗脂肪、多糖、黄酮、萜类等,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提高缺氧耐力、抗菌、维持生物膜流动等作用,另外在青刺果的栽培、萃取及化学成分分析方面也取得较大的进展,然而对青刺果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存在不足,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青刺果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其在药理学上的应用。

关键词: 青刺果 生物学特征 化学成分 低温萃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异资源绿天麻和乌天麻光合色素合成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乌天麻和绿天麻为材料,研究其叶绿素光合色素合成特性,从而揭示其光合色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的机理。测定乌天麻和绿天麻叶绿素合成途径中的前体物质的含量,包括﹠-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尿卟琳原III(Urogen III),原卟琳IX(Proto IX)和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镁原卟琳(Mg-Proto),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到脱植基叶绿素(Chlide)光转化效率的测定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叶绿素前体物质中,乌天麻原卟琳IX(Proto IX)含量为绿天麻的2.3倍,乌天麻镁原卟琳(Mg-Proto)的含量仅为绿天麻的3/5,而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到脱植基叶绿素(Chlide)光转化效率并未检测到有吸收,乌天麻胡萝卜素为绿天麻的6.3倍。通过叶绿素合成途径方向揭示了绿天麻和乌天麻的光合色素合成特性。

关键词: 天麻 光合色素 合成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8个长寿花品种的引种栽培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引种自荷兰的6个单瓣长寿花品种和12个重瓣长寿花品种进行栽培状况和开花特性的研究,并对其主要性状开展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长寿花在昆明地区具有良好的栽培适应性,大多数供试品种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长寿花从定植到开花所需时间分别为:单瓣品种155~180 d,重瓣品种188~210 d,花期分别为:单瓣品种68~103 d,重瓣品种50~98 d;经由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理想参考品种关联度较好的单瓣长寿花品种为‘Parina’、‘Rumina’,重瓣长寿花品种为‘Tate’、‘Ewbank’、‘Casablanca’,建议在昆明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 长寿花 引种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稻作区氮肥增产效应及其利用率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4个典型生态粳稻区,以广适性的5个品种为材料,研究氮肥对不同稻区产量影响,并分析氮肥利用率及其不同稻区施氮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不同稻区产量,施氮增产率及其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温暖粳稻区>寒冷粳稻区>籼粳交错区>冷凉粳稻区,寒冷粳稻区产量提高主要是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增加,而其它3个稻区产量的提高主要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加所致。生产等量的稻谷氮肥需要量的大小顺序为寒冷粳稻区>冷凉粳稻区>籼粳交错区>温暖粳稻区。不同稻区对氮肥的利用效率存在差异,氮肥农学利用率大小顺序为温暖粳稻区>籼粳交错区>冷凉粳稻区>寒冷粳稻区,氮肥吸收利用率大小顺序为籼粳交错区>温暖粳稻区>冷凉粳稻区>寒冷粳稻区,4个稻作区的土壤氮素贡献率在61.10%~66.09%之间,说明各稻作区吸收的氮肥主要来自土壤,通过培肥地力,维持较高的地力水平对稻谷的超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不同生态粳稻区 氮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铅同位素的有机猪肉溯源研究

分析试验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利用ICP-MS分别对有机猪肉和普通猪肉中的铅同位素比值进行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铅同位素比值~(204)Pb/~(206)Pb,~(207)Pb/~(204)Pb,~(208)Pb/~(204)Pb,(~(207)Pb/~(208)Pb)/~(204)Pb,~(208)Pb/~(207)Pb/~(204)Pb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得到相应的判别模型,该模型的初始分组正确率为100.0%,交叉验证正确率为85.0%。方法对有机猪肉能够有效溯源识别。

关键词: 铅同位素 有机猪肉 溯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云南野生菌中甲拌磷及其代谢物简

分析科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云南野生菌中甲拌磷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野生菌样品经1%HAc-乙腈提取后,利用PSA填料净化,过滤膜后分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甲拌磷及其代谢物在0.05~5.0μg/L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范围为0.008~0.08μg/kg,定量限范围为0.03~0.30μg/kg.在3个加标浓度下,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3.3%~98.5%,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4.4%~9.9%.该方法能够满足云南野生菌中甲拌磷及其代谢物残留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云南野生菌 甲拌磷及其代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葱姜蒜中12种农药残留量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葱姜蒜中12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试样经乙腈提取后,采用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12种农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能有效去除葱姜蒜样品中的色素、油脂等杂质,净化后得到的样液清亮、透明。12种农药在0.005~0.22 mg/kg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1.0%~120%,相对标准偏差为2.33%~16.2%,12种农药检出限为0.003~0.05 mg/kg。

关键词: 农药 残留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环境对甘蓝型油菜萝卜胞质不育系制种产量及籽粒质量的影响

种子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0份甘蓝型油菜萝卜胞质不育系为母本,以E 07C为父本,分别在同一小气候环境的旱地和水渍田条件下进行制种试验,并对制种产量、籽种千粒重、含油量、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旱地和水渍田对油菜制种产量和籽粒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显示,旱地和水渍田的各相关性状间的相关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制种产量与含油量均呈不显著负相关,旱地制种产量与千粒重呈极显著相关(0.682**),在水渍田则相关性不显著(0.232);衡量籽粒质量的2个指标含油量和千粒重呈负相关。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土壤环境和不同组合对于籽种的含油量、蛋白质含量、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都是极显著的。以上结果表明,在制种过程中应根据特定组合筛选出适宜的制种条件以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萝卜胞质不育系 制种产量 籽粒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