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大麦籽粒和苗粉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大麦籽粒及苗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以242份大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大麦籽粒及苗粉蛋白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20%的有7份,含量低于10%的有7份,含量中等的有228份;大麦苗粉蛋白质含量高于33%的品种有8份,含量低于20%的有24份,含量中等的有210份。青稞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分蘖期大麦苗粉可作为高蛋白饲料。大麦籽粒和苗粉蛋白质含量相关系数为0.461,达极显著水平(P<0.01)。

关键词: 大麦 籽粒 苗粉 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七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及消减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连作障碍是三七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不同间隔年限土壤种植的三七和根际土壤为试材,开展了土壤微生物培养、土壤酶活性检测、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和三七根际化合物分析,研究三七连作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导致三七连作障碍的原因在于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微生物群落演变、土壤酶活性下降和三七根际自毒物质积累4个方面;土壤细菌与真菌数量比、土壤细菌与放线菌数量比、土壤好氧性细菌与厌氧性细菌数量比均随三七根腐病加重而降低,其比值可作为三七栽培土壤健康状况评价的生物学诊断参数;优化集成了调酸、减肥、通气和微生物修复的三七连作障碍消减技术。

关键词: 三七 连作障碍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化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果型红色砂梨新品种‘珍珠红’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珍珠红’是以日本‘幸水’为母本,云南‘火把梨’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小果型红色砂梨新品种。树姿开张,花芽易形成,早果丰产性强。在昆明地区8月中旬成熟,果实倒卵圆形,果皮红绿色,果锈极少或无。平均单果质量130g。果肉白色,肉质细脆,石细胞极少,汁液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5%,常温下果实可贮藏35 d,耐贮运。

关键词: 砂梨 新品种 ‘珍珠红’ 红色 小果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组培法保存花椰菜丛枝植原体的初步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采自云南省元谋县的花椰菜丛枝病植原体感病植株进行组织培养。将带菌组培苗分别置于冰箱(4~8℃)低温保藏和光照培养箱中常温保藏,经定期观察和继代培养,结果表明:以感病植株的茎段作为组培材料,经丛生芽诱导培养可得到长势较好的花椰菜潜带植原体组培苗;同时,采用低温保藏可延长继代培养的间隔时间(每2~3月进行1次),期间每月在培养箱中补光3~7 d,在12个月后经PCR检测表明组培苗中仍含有植原体,达到植原体株系长期保存的目的。

关键词: 植原体 组织培养 花椰菜丛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球花报春资源调查研究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云南分布的球花报春资源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源整理,调查了云南球花报春资源分布样地的数量及出现频率;通过实地播种和种植,对云南主要分布的2种球花报春资源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的利用方法,为云南球花报春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球花报春 地理分布 生长特性 利用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季低温条件下香石竹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压片法及石蜡切片法观察冬季低温下香石竹小孢子发育过程,以明确低温导致香石竹小孢子败育的因素,为杂交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冬季低温下香石竹只有部分小孢子发育正常,经过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四分体等时期,最后发育成花粉。(2)石蜡切片法观察到冬季低温下香石竹1.5~1.6cm长花蕾中有61%的花粉母细胞发生败育,1.7~1.8cm长花蕾中有71%的花粉母细胞发生败育。(3)部分已经进入四分体时期的小孢子胼胝质未能及时溶解,妨碍了小孢子释放而导致败育。研究认为,花粉母细胞和四分体的发育异常是冬季低温下香石竹小孢子败育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低温 香石竹 花粉 败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雌蕊缺失茶树的农艺性状与品质特征初步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对保存于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中罕见的雌蕊缺失茶树(Camellia sinensis)单株进行了形态特征、抗逆性、营养芽物候期、农艺性状和制茶品质、内含成分等的观测和鉴定。结果表明,其具备无雌蕊(无花柱、无子房)、不结实、制绿茶品质好(92分);水浸出物(52.65%)和茶多酚(41.89%)含量高等特征。这份特异茶树种质的发现为今后利用缺失茶树资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雌蕊缺失 农艺性状 品质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东南地区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与降落机制

应用昆虫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滇东南地区位置特殊,地形复杂,是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迁入云南的重要通道之一,早期迁入种群虫源及其降落机制的阐述将为白背飞虱的异地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用HYSPLIT对滇东南地区富宁、麻栗坡、丘北和广南4个站点2008—2012年4—5月白背飞虱迁入高峰日做轨迹分析以阐明其虫源区分布。(2)用Gr ADS分析NCEP的再分析格点数据以形成各迁入峰期的风温场,阐释迁入峰得以形成的气象背景和降落机制。【结果】(1)滇东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和老挝北部,部分来自于缅甸中北部及掸邦高原、泰国北部、滇西和滇西南。其中,4月份以缅甸和金三角为主,5月份则主要来自越南和老挝北部。(2)影响白背飞虱降落的因子中,风切变、低温屏障、降雨和下沉气流分别占75.9%、56.5%、31.8%和25.2%。【结论】滇东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主要来自中南半岛,风切变、低温屏障、降雨和下沉气流四者共同作用形成了白背飞虱在滇东南的频繁迁入。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早期迁入 越南 虫源地 降落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瑞10系列生产性创新亲本2种方法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生产性亲本的评价是提高甘蔗新品种选育效率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对创新性亲本的评价更为重要。文章采用灰色接近度分法、DTOPSIS分析法,对41份云瑞系列生产性创新亲本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估值排序均超过对照种新台糖22号(ROC22,CK1)、粤糖93-159(YT93-159,CK2)的材料有27份,其中排在前8位的材料是:云瑞10-449、云瑞10-1040、云瑞10-619、云瑞10-297、云瑞10-147、云瑞10-1052、云瑞10-495、云瑞10-527,这些材料应是重点利用的亲本材料;综合评估值排序小于ROC22、大于粤糖93-159的材料有12份,其中云瑞10-595在DTOPSIS排序中未超过粤糖93-159,在灰色接近度排序中超过粤糖93-159,这些材料可作为进一步观察的材料;2种方法的综合评估值排序均小于对照种ROC22、粤糖93-159的材料有2份,可考虑淘汰。2种分析方法中排序相同和相差1位的材料共有34份,占43份参试材料(含2对照)的79.1%,排序基本一致,其中,灰色接近度的区分度是0.1304,DTOPSIS的区分度是0.6098。综合评估结果与材料表现基本一致。

关键词: 甘蔗 亲本材料 创新亲本 灰色接近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植物叶片提取液对滇龙胆种子发芽率的化感作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6份不同居群的滇龙胆资源种子为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在同一浓度下的核桃叶、茶叶、桉叶提取液对不同来源滇龙胆种子的化感作用。测试结果采用化感作用效应指数(RI)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叶片的提取液在0.2%浓度下,对滇龙胆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化感作用的强弱依次为:桉叶>茶叶>核桃叶。根据不同提取液的种子萌发率均值进行聚类分析,当距离为1.79时,26份滇龙胆种质资源,可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Ⅰ、Ⅱ类群,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和一致性,化感效应指数低,生产上用该类种源与核桃树和茶树进行复合种植是可行的。

关键词: 滇龙胆 化感作用 发芽率 发芽势 化感效应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