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谈谈如何做好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兰台世界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在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其特殊性,结合单位发展实际,笔者在从事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的职业发展路径中发现会计档案的过程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新常态新经济形势下,事业单位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国家在宏观战略上越来越关注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农业科研项目经费审计检查也越发频繁,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意识,加强和改善会计档案管理,提升会计档案管理水平,是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必然需要,也是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一、当前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面


云南高原稻作区影响水稻单株籽粒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云南不同稻作生态区水稻高产育种性状的选择目标。以粳稻丽江新团黑谷孕穗期耐冷近等基因系(十和田4//丽江新团黑谷/十和田)BC4F8群体的105个家系为材料,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深入探讨云南寒冷粳稻区、冷凉粳稻区和籼粳交错区水稻育种中各农艺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单株穗数、穗颈长、穗下节长、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粒数以基因型控制为主,株高、剑叶长、秕粒数、单株稻草干质量和单株生物产量变异主要是环境差异所致,剑叶宽、倒2叶宽、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单株籽粒产量以基因型×环境互作为主。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单株籽粒产量的主成分因子是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剑叶长宽、花药发育、穗抽出度和干物质积累。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寒冷粳稻区决定单株籽粒产量的主导因子依次为千粒质量>结实率>一次枝梗数,其共同决定单株籽粒产量83.1%的变异,且均有较大的直接正效应调控作用;冷凉粳稻区为结实率>1-2节长>剑叶长>穗颈长,共同决定单株籽粒产量87.2%的变异,其中结实率和剑叶长对单株籽粒产量有较大的正效应;籼粳交错区为穗粒数>千粒质量>单株稻草干质量>剑叶宽>单株穗数>花药体积,共同决定单株籽粒产量85.5%的变异,6个性状均对单株籽粒产量有直接的正效应。根据产量结构因子的多重统计分析,在云南寒冷和冷凉粳稻区实现高产的途径是选择重穗与穗粒协调的品种;而在籼粳交错区是选择大穗、大粒及多穗的品种。
关键词: 水稻 近等基因系 生态区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通径分析


红云红河卷烟原料‘K326’的种植海拔及土壤条件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适合烤烟品种‘K326’种植的海拔和土壤条件,对云南主要烟区5个不同海拔区域(1 400,1 600,1 800,2 000,2 200 m)、4种不同土壤类型(红壤、水稻土、紫色土和黄壤)、3种不同土壤质地(粘土、壤土和砂土)上种植的K326品种烟叶进行经济性状调查、感官质量评吸和致香成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主要烟区‘K326’品种最适宜种植的海拔范围是1 400~1 800 m,最适宜种植的土壤类型是红壤和水稻土,最适宜种植的土壤质地是壤土。


建立家庭档案的必要性
《兰台世界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庭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比过去丰富得多,人们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由家庭保存的各种文件越来越多,一张张购物发票、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密码、各种证件证书,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东西,日积月累下来多得很。我们常会因保管不当,随手而放,零散无序;或过分保管,塞到当时自己以为很安全保险的地方,时间一久,后来却记不起放哪里了,密码是什么也记不起了,好多家庭,常


温度对烟蚜茧蜂羽化率、寿命及性比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研究了在10、15、20、25、30、32、35℃不同温度对烟蚜茧蜂羽化率、寿命、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有负面的影响,温度32℃时,烟蚜茧蜂羽化率为29.44%,成蜂寿命为1.5 d,性比[♀/(♀+♂)]为27.03%;温度35℃时不能正常羽化;在大温棚内繁殖烟蚜茧蜂温度应控制在20~25℃,以20℃为最适合温度,在20℃时羽化率为68.33%,寿命为5.30 d,性比[♀/(♀+♂)]为66.71%。田间释放僵蚜或烟蚜茧蜂,选择晴天室外温度在(20±1)℃条件下为宜,有利于烟蚜茧蜂自然繁殖及发挥控害作用。


昆明市2013—2014年冬春季园林植物低温冻害研究
《福建林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实地调查法,对2013—2014年冬春季昆明出现的极端低温和持续低温天气导致的园林植物受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受冻害园林植物总计63科107属133种,划分了受冻害等级,统计了不同受害等级的植物数量,对产生冻害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园林植物防冻害及保护建议。


农林复合系统中滇龙胆形态和生物量变化研究
《广西植物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幼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sinensis)、十年茶树、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间作模式和荒坡栽培滇龙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长、根粗、生物量等性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其形态和生物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荒坡栽培、滇龙胆与十年茶树间作其株高最高,为(37.32±8.36)cml和(37.31±9.62)cm,与大叶桉间作其株高最低,为(19.08±12.40)cm;荒坡栽培植株茎粗数值最高,为(0.36±0.13)cm,大叶桉间作茎粗数值最低,为(0.23±0.04)cm;与茶树间作植株根系最长,为(18.42±7.23)cm、和(17.71±7.34)cm,与尼泊尔桤木间作植株须根数最少,为(7.32±2.23).m、;根粗受栽培模式影响不显著(P>0.05);荒坡栽培全株生物量最高,为(14.52±13.37)g,大叶桉间作全株生物量最低,为(2.17±1.42)g。相关性分析显示,株高、茎粗和须根数与全株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514,P<0.01;R=0.510,P<0.01;R=0.339,P<0.01)。根茎比与全株生物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29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各性状对全株生物量的积累贡献程度不同,株高、茎粗、须根数和根粗是影响滇龙胆生物量积累的主要性状。荒坡栽培光照条件较好,有利于植株生物量的积累;与桉树间作,滇龙胆可能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共同影响,使其植株矮小,生物量偏低。6种栽培模式中荒坡、滇龙胆与茶树、木瓜间作栽培为高产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农林药用复合种植中物种搭配、时间和空间种植技术优化升级以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对提高电算化会计档案利用水平的探讨
《兰台世界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发展与日趋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手工记账形成的会计档案。电算化会计档案作为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出其他信息资源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其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本文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重要价值以及提高其利用水平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一、电算化会计档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价值1.是促进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电算化会计档案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重


不同级别麻疯树种子及苗木性状差异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麻疯树种子的利用效率,将云热-1号麻疯树种子分为≥0.60 g/粒、0.50~0.59g/粒、0.40~0.49 g/粒及<0.40 g/粒共4个级别,研究其表观性状、萌发能力及苗木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随单粒种子质量的增加,种子及其组成部分质量、种子及其种仁尺寸、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明显增加,劣质种仁比率则明显下降;质量较大种子的苗木各器官生长量及苗木质量指数明显大于质量较小种子;同一级别较大质量种子的苗木生长优势在不同播种季节也有差异。贮藏后,质量较小种子劣变较快,其中<0.40 g/粒种子贮藏8个月后基本丧失萌发能力。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种内质量小于0.40 g/粒的麻疯树种子不宜留作播种育苗使用。


不同光质对烟草叶片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通过覆盖白、红、黄、蓝、紫色滤膜获得不同光质,研究了烟草叶片在70 d生长发育期内,光质对烟叶生长进程、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白膜处理相比,处理14 d,红、紫膜处理的叶长显著增加,各处理叶宽、株高、茎围差异不显著;在14~42 d处理下,蓝膜处理对叶长、叶宽、株高抑制明显,增加茎围粗度;2处理14~42 d,蓝、黄膜促进光合色素含量降解,处理42~70 d,蓝、紫膜延缓烟叶衰老,红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促进光合色素的合成;3处理14~70 d,与黄膜处理相比,红、蓝、紫膜处理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_n、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Ф_(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结果表明,烟草不同生长期对光质的反应不同,红光、蓝光、紫光有利于烟叶的生长发育,黄光对烟叶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