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云南苹果病害的调查与鉴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系统调查了云南省昆明、昭通、曲靖、丽江等4个市苹果主产区的苹果病害,并对病原进行了鉴定,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云南苹果常见病害共23种。其中,真菌病害16种,病毒及类病毒病害3种,生理性病害4种。与全国总体病害调查情况比较,云南腐烂病的发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与全国其他省份相似,是昭通危害生产的主要病害。苹果白粉病、病毒病和锈果病等为云南苹果常见病害。苹果锈病、灰斑病为云南首次报道的新分布。本文还讨论了病害对云南苹果产业的潜在影响和苹果病害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 苹果 病害 调查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光107

杂交水稻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光107系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自育光敏核不育系云粳202S与自育强恢复系云粳恢7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分蘖强、成穗率高、大穗中粒、株高和生育期适中、丰产、抗病、结实率高、米质优等特点,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 云光107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河谷元谋区红地球葡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中国南方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云南省元谋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21.7℃,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2.1~0.1℃,≥10℃年积温7 996℃,年平均降水量623.95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550小时,无霜期350~360天。春夏光照充沛,昼夜温差大,属葡萄适生区。自上世纪80年代红地球葡萄被引进种植,由于鲜食红地球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理苍山不同海拔梯度和土壤对野生滇龙胆生长及其成分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9个不同海拔梯度(2203~3327 m)野生滇龙胆的表型性状、生物量及龙胆苦苷含量。结果表明,滇龙胆植株表型性状与不同海拔梯度间相关性不显著;海拔2 783 m时,单株地上部干重和单株地下部干重之比为0.99,即地上和地下部干重基本相等;其余海拔梯度均为单株地上部干重高于单株地下部干重,海拔3046 m时,滇龙胆地上部干重是地下部干重的2.56倍;地下部龙胆苦苷含量均高于地上部龙胆苦苷含量,除了海拔3327 m处龙胆苦苷含量地下部与地上部之比仅为1.46倍之外,其余海拔梯度滇龙胆地下部龙胆苦苷含量均是地上部龙胆苦苷含量的2倍以上;相关分析表明,滇龙胆龙胆苦苷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和海拔梯度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滇龙胆 海拔梯度 表型性状 龙胆苦苷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南古树晒青茶品质化学成分特征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自云南省南部普洱茶主产区的35份古树晒青茶进行研究,检测古树晒青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等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晒青茶咖啡碱和儿茶素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晒青茶进行动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古树晒青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儿茶素总量和没食子酸含量均值分别为46.95%、22.76%、2.49%、3.45%、8.73%和0.13%,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58%、8.14%、22.24%、24.06%、19.31%和29.85%;SNK多重比较表明,同一化学成分不同地区古树晒青茶间含量差异显著;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5份茶样共分为6类;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云南古树晒青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丰富且多样。

关键词: 古茶树 晒青茶 品质生化成分 特征

高原粳稻抗倒性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影响高原粳稻抗倒性的主要因素,以26份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对高原粳稻抗倒性及其相关的2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抗倒性在不同性状间存在较大差异和相关性。株高和穗下第4、3、2节间壁厚4个性状对抗倒性影响最大,而穗下第3、2、4、1节直径、穗下第4、3节间距离和穗下第1节间壁厚7个性状对抗倒性影响较小,其余9个茎秆性状不影响或者通过上述茎秆性状而间接影响抗倒性。株高、穗下第4、3节间距离、穗下第1、2、3、4节间壁厚和节直径共11个农艺性状与抗倒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穗长、穗重、穗下第1、2节间距离、穗下第1、2、3、4节间和第5节直径共9个性状与抗倒性相关不显著。在高原粳稻的育种中,应注重这些主要影响因素的改良以提高高原粳稻品种(系)抗倒性。

关键词: 高原粳稻 抗倒性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1﹕5万比例尺数字土壤的构建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历史土壤调查结果进行信息抽提与整合近年来得到国际科学界高度重视。高精度土壤时空信息可用于土壤与环境质量评价、耕地保育、抗旱防涝减灾、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土壤与农产品污染防治等众多领域,是现代科学研究和管理不可或缺的新型基础工具。中国近代进行过多次土壤调查,积累了大量土壤调查资料,已具备构建土壤时空数据库基础条件,但多年来各地调查资料分散存留,丢失损毁严重,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本研究目标是对中国不同时期土壤调查完成的大比例尺土壤图件、具有坐标的土壤剖面点与土壤采样点信息进行收集、提取与整合,构建中国数字土壤图数据库CDSM(China digital soil maps),以满足科学研究和管理对高精度土壤时空信息的需求。【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土壤调查资料状况与国际土壤调查主题变化趋势,完成了CDSM数据模型设计,确定了对全国各地土壤调查资料进行信息抽提与整合建库的工作边界。还建立并采用了海量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智能化海量空间信息分析软件包IMAT(Intelligent mapping tools),通过总计180多个分段流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完成了对各地异源、异质、异构、异形土壤资料的信息抽提和CDSM构建。【结果】CDSM库收入的土壤资源与土壤质量信息在时间上覆盖了30多年,空间覆盖中国全境,要素类型有描述土壤要素地带性分布特征的面图层和描述土壤采样点信息的点图层两种。面图层精度主要为1﹕5万大比例尺。点图层为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二普)完成的10万个剖面和二普后完成的具有地理坐标的土壤剖面采样点和耕层采样点数据。CDSM规模宏大,能以100 m×100 m空间分辨率提供具有时间序列和地理坐标的土壤信息,信息内容既含土壤类型、母质、土体构型、分层质地、机械组成等慢变化土壤信息,也含土壤有机质、氮、磷、钾、酸碱度、中微量元素含量等快变化土壤质量信息,不仅可用于了解土壤质量现势状况,也可用于预测土壤质量变化。【结论】CDSM库数据模型既能有效收录中国各地30多年来进行的各类土壤调查科学记载,实现按时空序列或按主题类型的调用和分析,也便于延展和扩充,可将各地在新一轮土壤调查中完成的土壤采样点信息汇入S90PT点图层中。在CDSM构建过程中,其阶段性数据产品已为多家科研单位、多个部门应用,今后随着CDSM库增补、在时间尺度上的延伸和主题类型上的增加,CDSM库土壤时空信息将会在各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中国土壤图数据库 时空数据 数据模型 土壤质量 土壤剖面数据

5种农药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及使用技术,筛选有效防治甘蔗螟虫的理想杀虫剂,采用5种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分析各种农药对甘蔗螟害株和螟害节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甘蔗糖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新植蔗还是宿根蔗,与空白对照相比,各药剂处理对甘蔗螟虫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甘蔗糖分和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75 kg/hm2对螟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螟害株防治效果和螟害节防治效果分别为76.59%和87.83%,处理后甘蔗糖分和实测产量也均为最高,分别达15.72%和101382.15 kg/hm2,较对照增加0.64%和7832.40 kg/hm2;3.6%杀虫双颗粒剂90 kg/hm2次之,螟害株防治效果、螟害节防治效果、甘蔗糖分和产量分别为72.34%、84.26%、15.66%和100234.35 kg/hm2,甘蔗糖分和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0.58%和6684.60 kg/hm2。因此,在甘蔗大培土期,使用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75 kg/hm2或3.6%杀虫双颗粒剂90 kg/hm2可有效防治甘蔗螟虫,增产增糖效果明显。

关键词: 甘蔗 螟虫 杀虫剂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近缘种蔗茅Erianthus fulvus考察收集与表型性状初步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评价和利用蔗茅种质资源,挖掘其优良性状,以滇、黔、川考察收集的29份蔗茅为材料,选取5个数量性状为指标,对其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数量性状与经纬度、海拔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共采集到25份高海拔种质资源,其中海拔超过2800m的有4份,进一步丰富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库;(2)蔗茅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其中株高的最高为1.441,锤度的最低为1.291;数量性状遗传变异较丰富,各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21%~38%,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株高(38%),最小的为叶长(21%);(3)蔗茅种质资源性状差异显著,叶长、叶宽、株高、茎径存在较大相关性,而与锤度不相关;叶宽与经度呈正相关,与纬度、海拔呈负相关。(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蔗茅种质资源可分为4大类群,其中第Ⅱ类群(EF-27)具有良好的数量性状和锤度品质潜力,可推荐作为甘蔗育种杂交利用首选材料。

关键词: 蔗茅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运筹对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中国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合理营养运筹是提高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大量营养(N、P、K)、中量营养(Ca、Mg、S)和微量营养(B、Mn、Cu、Zn、Fe等)运筹对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大小、色泽、维生素C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水分调控和平衡营养运筹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热带亚热带果树科学、平衡营养运筹提供依据。

关键词: 营养运筹 热带亚热带果树 果实品质 水分调控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