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木薯种茎长度与节点数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的种植种茎长度和节点数对木薯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华南9号木薯为材料,对木薯种茎的长度(L)和节点数(S)分别设置3个处理(L1、L2、L3和S1、S2、S3)共计9个组合,按照相同管理方式种植。结果表明:木薯种茎的节点数与株高、茎粗、第一分支高度、茎秆叶鲜重、鲜薯重和鲜薯数均无显著相关性,种茎的长度与茎秆叶鲜重和第一分支高度显著相关,增大木薯种茎长度可以提高鲜薯重、茎秆叶鲜重及第一分支高度,试验中处理L3S3鲜薯重比对照(CK)高9.8%,茎秆叶鲜重比对照高19.1%,第一分支高度比对照高10.5%。
6个番茄新品种在怒江干热河谷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以怒江干热河谷地区当地种植品种‘满田2199’为对照(CK),对引进的6个番茄品种(‘汉姆1号’‘汉姆7号’‘凯文’‘永丰103’‘番茄1503’‘图腾’)进行适应性研究,对参试品种的植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汉姆7号’单果重225.17 g,比对照品种高31.2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8%,比对照品种高65.85%;维生素C含量27.6 mg/100g,比对照(CK)高87.76%。‘汉姆7号’产量高,品质好,适宜在怒江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
种茎种植方式及芽向对木薯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8
摘要:以华南205木薯为材料,开展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植后2个月调查各小区的成活株数,收获时调查各小区的农艺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和芽向均对木薯农艺和产量性状产生明显影响,种植方式的影响大于芽向;平放比斜插增产鲜薯22.5%、薯干19.9%、淀粉17.6%,鲜薯和薯干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不同芽向的木薯产量均表现为芽眼向南>向东>向西>向北,向南处理比向北增产鲜薯34.1%、薯干38.0%、淀粉42.0%,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其中,平放种植的木薯产量均表现为种茎芽眼向南>向东>向北>向西,为逆时针趋势,向南处理比向西增产鲜薯40.82%、薯干42.68%、淀粉44.29%,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斜插种植的木薯产量均表现为种茎芽眼向东>向南>向西>向北,为顺时针趋势,向东处理比向北增产鲜薯50.02%、薯干60.94%、淀粉71.80%,差异达显著水平。
复盐胁迫对木薯苗期生长和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8
摘要:以木薯新选048、GR911、SC8为材料,用2种中性盐NaCl和Na_2SO_4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对木薯进行30d复盐胁迫处理,测定木薯的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探讨了NaCl-Na_2SO_4胁迫对木薯苗期生长和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量和根冠比变化因品种和盐浓度而异,总体表现为低浓度NaCl-Na_2SO_4胁迫(0.05 mol/L)抑制作用不大,甚至有促进作用,但随着NaCl-Na_2SO_4胁迫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低浓度NaCl-Na_2SO_4盐胁迫对木薯幼苗根系生长影响不明显,但高浓度盐胁迫明显抑制木薯幼苗根系的生长。NaClNa_2SO_4胁迫对新选048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GR911次之,SC8最小。因此,SC8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强于新选048、GR911、SC8的耐盐性较强。
云南胡椒属野生近缘种蒌叶果实物理及化学特性分析研究
《农产品加工 》 2018
摘要:为进一步探索优异胡椒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研究开发胡椒新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对胡椒产品的需求,以云南胡椒属野生近缘种蒌叶果实制备成的黑胡椒为研究对象,通过参照国家黑胡椒标准(GB/T 7901—2008/ISO959-1∶1998)对蒌叶黑胡椒初加工产品物理特性(外来物、轻质果、针头果或破碎果、堆积密度、千粒鲜果质量、千粒干果质量及干鲜比)要求及化学特性(水分含量、霉菌、总灰分、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胡椒碱含量、酸不溶性灰分、不可溶粗纤维、淀粉、粗脂肪及粗蛋白)要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蒌叶果实制备成的黑胡椒初加工产品除胡椒碱含量偏低外,其他物理特性及化学特性要求均满足黑胡椒国标要求,野生近缘种蒌叶黑胡椒初加工产品的初次探索及研发,将为胡椒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及胡椒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思路,为胡椒产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木薯种质资源在云南的形态多样性及其形态标记聚类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形态标记对来自菲律宾、云南、海南等6个地方的50份木薯种质资源进行形态多样性及形态标记聚类分析,为木薯育种选配亲本提供参考,同时促进云南木薯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和种质创新。形态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木薯种质资源在云南的形态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脉色,达85.5%;其次是结薯集中度,为75.76%;最小的是中间裂叶长度,为9.33%;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中间裂叶长度,为5.64;最小的是烂根情况,为2.58,平均为5.34;总体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遗传距离为0~1.22,平均为0.80,试验材料之间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差异大,并在欧氏距离1.00处可将50份木薯种质资源划分为6大类:第Ⅰ类包括33份材料,此类筛选出淀粉含量较高的有9份,鲜薯产量较高的8份,其中淀粉含量最高的是SC11,达36.7%,且叶片较特殊;第Ⅱ类包括12份材料,此类淀粉含量较低,鲜薯产量较高的有3份;第Ⅲ类包括2份材料,以鲜薯产量较高为主;第Ⅳ类材料F876,淀粉含量相对高,鲜薯产量最高,分别是29.78%和238.5t/hm2;第Ⅴ类材料GR024-7,鲜薯产量相对较高,达145.5t/hm2;第Ⅵ类材料为H502;亲缘关系最近的为S4和E361,其次是F556和F821,与其他种质亲缘关系较远的是F876、GR024-7和H502,且后两者间亲缘关系较近,性状相似。
怒江干热河谷区域5个木薯品种的综合性状比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广西引进的GR3(CK)、GR4、GR891、GR911、新选048共5个木薯品种各项性状及品质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适宜怒江干热河谷种植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GR4主茎粗与其他4个品种均存在显著差异,GR911与新选048的第一分枝高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GR3与其他4个品种在株高、单株鲜茎叶质量、单株鲜薯质量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GR4农艺性状及品质表现均为最优,综合排名第1,适宜作为加工型及饲用型品种;GR891品质表现优异,综合排名第2,适宜作为食用型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