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蓝色粘虫板对桑蓟马的寄主趋性及发生动态监测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桑蓟马对桑树品种的趋性及发生规律,采用蓝色粘虫板诱捕法调查了桑蓟马在桑树湖桑32号、云桑2号和农桑14号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3个桑树品种桑蓟马发生量的顺序为湖桑32号>云桑2号>农桑14号,湖桑32号的每板虫量显著高于云桑2号和农桑14号;桑蓟马种群从2月至4月迅速增加,其大发生主要集中在4~5月,桑树夏伐后其种群数量降低,湿度可能是其种群消长的重要因素,相对湿度为50%左右时有利于其大发生。因此,桑蓟马更趋向于湖桑32号,在相对湿度较低季节,应重视桑蓟马的防治。


云南苹果腐烂病调查及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苹果生长季节采用目测法对云南省昭通市苹果树腐烂病进行普查及发病规律调查,结果显示:在昭通市苹果树腐烂病的总体病株率达到29.6%,病疤率达到41.6%。云南昭通各地发生为害程度差别较大。病疤类型以新生病疤为主,主要出现在主干或中心干上,向阳面偏多。树龄大和营养状况差仍然是腐烂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剪锯口发病最多,冻伤、分支裂口对腐烂病的发生也有影响。在苹果生长季节,4—5月下旬病疤直径增长相对较快,6—9月中旬,病疤直径增长缓慢,中间出现两次小的波动,秋季再次出现小的病疤面积增长小高峰。本研究为云南省苹果腐烂病的综合防控和苹果产业发展措施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类型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田间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对樟-茶间作、纯茶园两种不同类型茶园中的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樟-茶间作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发生峰值高于纯茶园,两种茶园全年均有2个为害高峰期,即主高峰6月下旬~7月中旬与次高峰9月下旬~10月;两种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均以成虫状态越冬,越冬时间基本相同。


蒙自桑煤污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广西蚕业 》 2013
摘要:桑煤污病在蒙自市桑园秋季发生比较普遍且程度比较严重,致使大部分桑叶不能喂蚕而造成损失,严重影响了蚕桑产业的发展。通过近几年对桑煤污病的观察,掌握了桑煤污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对策,以供蚕农参考。


桑园桑粉虱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四川蚕业 》 2013
摘要:蚕桑是云南的主要产业,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遭受桑粉虱的危害,并有加重的趋势。介绍桑粉虱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方法,仅供参考。


桑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农业与技术 》 2012
摘要:对云南蚕蜂所饲养原种桑园的桑根结线虫病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表明此病在本地具有扩展的趋势;对发病区的线虫种类进行鉴定,明确主要有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危害;根据当地情况,提出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