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桑蚕(模糊匹配)
160条记录
"华康2号"在云南红河蚕区的试养与应用

四川蚕业 2021

摘要:“华康2号”在红河蚕区试养,龄期经过、公斤茧粒数等指标与当地品种相差不明显,但抗性表现突出.推广过程中需加强白僵病与细菌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 家蚕 华康2号 农村试养试验 血液型脓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丝氨酸蛋白酶基因BmSPH33对BmNPV诱导的免疫响应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BmSPH33基因在家蚕免疫应答方面的作用。【方法】BmSPH33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GeneDoc与MEGA 5.0软件对BmSPH33与其它物种SPH33进行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利用半定量RT-PCR对其组织转录情况进行分析; qRT-PCR检测家蚕添食BmNPV后BmSPH3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BmSPH33基因ORF全长840 bp,其氨基酸序列长度为279 aa,软件预测无信号肽序列,分子量大小为22.95 kDa,等电点为5.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BmSPH33与蓓带夜蛾SPH33含有保守的类胰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组织转录情况表明,该基因在家蚕幼虫的中肠组织特异表达。BmSPH33在家蚕感染BmNPV 4 h时转录水平升高,在8、12、24和48 h时均表现为下调,表明BmSPH33的表达受到BmNPV感染的诱导。【结论】BmSPH33在家蚕感染BmNPV后发生响应,推测该基因参与家蚕免疫应答。

关键词: 家蚕 BmSPH33基因 表达 BmNPV感染 转录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BmSuc1表达特征及其对激素的响应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BmSuc1基因在家蚕不同组织及不同时期的表达特征及经昆虫激素处理后的表达变化规律,明确昆虫激素对BmSuc1基因的调控作用,为深入解析BmSuc1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Suc1基因在家蚕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及外源激素处理后的表达特征,并通过双链RNA(dsRNA)干扰试验检测家蚕20-羟基蜕皮素(20E)受体基因(USP)干扰效果及BmSuc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BmSuc1基因在家蚕中肠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丝腺、表皮和血淋巴,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很低或几乎不表达;BmSuc1基因呈脉冲型的表达模式,在家蚕每个龄期的将眠时、五龄后期(上簇前)及预蛹时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利用外源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分别处理五龄第2 d发育良好的家蚕,发现经20E处理后12和18 h,BmSuc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注射0.1%二甲基亚砜(DMSO)的对照组(Ρ<0.01,下同),但在测定时间范围内JH处理组的BmSuc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Ρ>0.05)。以体外转录合成USP基因的dsRNA注射五龄第3 d家蚕,注射后24和36 h,USP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调,即dsRNA干扰成功。利用RNAi技术干扰USP基因能阻断20E信号转导,致使BmSuc1基因表达受抑制,其相对表达量在干扰USP基因后24和36 h显著下调(Ρ<0.05)。【结论】BmSuc1基因主要在家蚕蜕皮和变态时高表达,暗示其可能参与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添加外源20E可诱导BmSuc1基因转录,而阻断20E信号转导途径会抑制BmSuc1基因表达,即BmSuc1基因作为20E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下游靶基因,直接或间接受到20E信号调控。

关键词: 家蚕 β-呋喃果糖苷酶 BmSuc1基因 20-羟基蜕皮素 保幼激素 表达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溴氰虫酰胺对桑粉虱的毒力及其亚致死浓度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蚕业 2021

摘要:为明确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对桑粉虱的毒力及其亚致死浓度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试管药膜法和叶碟喷雾法分别测定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对桑粉虱成虫和卵的毒力,并以食下毒叶法测定了其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5种亚致死浓度[0.002 mg/L(LC1)、0.004 mg/L(LC3)、0.008 mg/L(LC7)、0.015 mg/L(LC15)、0.030 mg/L(LC30)]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6.25~400.00 mg/L对桑粉虱成虫和卵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7.01%~97.95%和13.65%~86.50%,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50 mg/L和53.78 mg/L,毒杀效果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对家蚕3龄幼虫48 h的LC50为0.06 mg/L,属于剧毒级,家蚕中毒症状为吐液、拒食、尾缩等;在饲喂用LC1~LC30分别处理的桑叶的4龄起蚕和饲喂用LC1~LC15分别处理的桑叶的5龄起蚕中,LC1~LC7处理的蚕均能正常上蔟结茧,除4龄蚕中LC1和LC3及5龄蚕中LC1的处理外,其余各组处理均导致上蔟时间延长;4龄蚕中LC7~LC15处理和5龄蚕中LC3~LC7处理的家蚕除茧层率外,其他经济性状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在同一浓度的处理中对5龄家蚕影响更大,4龄起蚕饲喂LC30和5龄起蚕饲喂LC15~LC30处理的桑叶的家蚕在饲养过程中逐渐体缩失水死亡。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对桑粉虱具有显著的毒杀活性,对家蚕剧毒,为减少其对养蚕业的影响,建议桑园禁止使用该杀虫剂,桑园周边农田使用该药剂也需谨慎。

关键词: 溴氰虫酰胺 桑粉虱 家蚕 亚致死效应 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推进云南省家蚕人工饲料育发展的思考

中国蚕业 2021

摘要:为促进云南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在分析云南省发展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必要性、技术和环境基础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集约型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明确家蚕人工饲料育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相关技术研发及技术服务体系、做好家蚕人工饲料育"十四五"规划等推进云南省家蚕人工饲料育发展的措施和建议。认为家蚕人工饲料育是一项划时代的技术革新,推广难度大,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面积推广,还应根据实际确定家蚕人工饲料养蚕模式、慎重选择家蚕人工饲料育推广示范点、切实做好家蚕人工饲料育推广技术服务工作。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蚕桑体制机制 示范推广 小蚕共育 技术培训 技术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激素对家蚕血淋巴和体壁酚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昆虫激素对家蚕酚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明确昆虫激素对酚氧化酶的调控作用,为深入解析家蚕酚氧化酶的功能及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五龄第3d发育良好的家蚕幼虫注射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以注射等量0.1%二甲基亚砜(DMSO)为对照,分别在注射3、6、12和24 h后解剖家蚕幼虫采集血淋巴和体壁,检测分析家蚕酚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外源JH和20E均能促进家蚕血淋巴酚氧化酶原基因PPO1和PPO2的表达,有效增加酚氧化酶活性.家蚕血淋巴PPO1和PPO2基因对JH和20E的响应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经JH处理后2个酚氧化酶原基因(PPO1和PPO2)仅在处理6和12 h时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上调表达;而经20E处理后PPO1和PPO2基因从3 h开始一直持续到12 h均呈上调表达趋势.JH和20E对家蚕体壁PPO1和PPO2基因的影响恰好相反,具体表现为:JH能有效抑制家蚕体壁PPO1和PPO2基因的表达,降低酚氧化酶活性;20E则促进家蚕体壁PPO1基因上调表达,但不影响PPO2基因表达.[结论]家蚕酚氧化酶原基因PPO1和PPO2表达受JH和20E的调控,且激素对酚氧化酶原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与其酶活性变化规律一致,提示酚氧化酶不仅参与昆虫激素的代谢,还与激素协同调控家蚕的蜕皮变态.

关键词: 家蚕 昆虫激素 酚氧化酶 血淋巴 体壁 蜕皮变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激素对家蚕ALP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昆虫激素对家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五龄第3天家蚕(大造)幼虫为试验材料,注射外源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分析检测家蚕血淋巴和中肠ALP基因及ALP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E或JH处理后6 h、12 h和24 h,家蚕血淋巴ALP均明显上调表达,而中肠ALP仅在12 h和24 h上调表达.其中20E处理组,血淋巴ALP在6 h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2.3倍;中肠ALP在12 h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2.8倍.JH处理组,血淋巴和中场ALP均是在24 h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3.7倍和4.7倍.另外,20E和JH均能显著激活家蚕血淋巴和中肠的ALP酶活性.20E处理组,血淋巴ALP酶活性在20E处理6 h、12 h和24 h显著高于对照组;在12 h活性最高,为33.34 U/mg.中肠ALP酶活性是在12 h和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活性分别为37.68 U/mg和40.95 U/mg.JH处理组,血淋巴和中肠ALP酶活性在6 h,12 h和24 h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血淋巴的ALP酶活性在6 h出现最高值(42.29 U/mg),而中肠ALP酶活性在12 h升至最高值(46.84 U/mg).上述结果表明,家蚕ALP基因受激素20E和JH的调控,且激素对ALP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与ALP酶活性变化规律一致.

关键词: 昆虫激素 家蚕 碱性磷酸酶 酶活性 基因表达水平 蜕皮激素 保幼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对家蚕海龟蛋白(Bmtut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感染不同时间对家蚕Bombyx mori幼虫不同组织中家蚕海龟蛋白(Bombyx Turtle, Bmtut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揭示家蚕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家蚕海龟蛋白3种亚型Bmtutl-464, Bmtutl-519和Bmtutl-810的序列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qPCR检测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后12, 24, 48, 72, 96和120 h,家蚕幼虫中肠、血淋巴与脂肪体组织中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家蚕海龟蛋白3种亚型的二级结构均主要由无规则卷曲、α螺旋、β转角和延伸链组成,其中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最高.但是PredictProtein分析发现,Bmtutl-464, Bmtutl-519和Bmtutl-810之间的蛋白/多核苷酸结合位点存在较大差异.qPCR结果表明,感染家蚕微孢子虫后,家蚕幼虫中肠、血淋巴与脂肪体组织中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的整体表达处于被抑制状态,尤其在脂肪体中最为明显: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的表达在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后的72 h开始受到显著抑制,特别是Bmtutl-519基因,其相对表达水平均不到对照的5.0%.[结论]家蚕海龟蛋白这3种亚型的序列结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家蚕幼虫中肠、血淋巴与脂肪体组织中Bmtutl-464,Bmtutl-519和Bmtutl-810基因尤其是Bmtutl-519的表达.结果说明,与其他两种家蚕海龟蛋白亚型相比,Bmtutl-519蛋白可能在家蚕微孢子虫侵染宿主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家蚕 家蚕微孢子虫 家蚕海龟蛋白 序列分析 时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褐斑病叶的营养成分变化及对家蚕的健康效应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桑褐斑病叶营养成分的变化及对家蚕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桑褐斑病暴发季节,采集健康桑叶和感病桑叶,测定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并结合养蚕试验分析桑褐斑病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感病桑叶中的粗蛋白、粗纤维、总糖、可溶性还原糖、氨基酸总量的含量显著下降,粗灰分和矿质元素(除P含量降低外)的含量极显著增加。养蚕生物试验表明,被害叶对家蚕的虫蛹统一生命率、幼虫体重、幼虫期和消化吸收率影响较大,但对茧质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桑叶感染桑褐斑病后对桑叶的营养成分和家蚕的健康影响较大,因此,对褐斑病普遍发生的蚕区应合理计划采叶,避免在褐斑病危害严重时才用叶。

关键词: 桑褐斑病 营养成分 家蚕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蚕区58个家蚕品种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抗性调查及聚类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云南蚕区家蚕品种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病进行抗性分类,为抗病育种、抗病关键基因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选取58个家蚕品种对其进行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率的调查,3龄起蚕添食相同浓度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液,接种后第7天,镜检确定感染数,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聚类分析等方法相结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家蚕品种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感染率差异显著(P<0.01),采用聚类分析K-Mean法获得4个抗性分类,10品种和14品种为高抗品种,高感品种有23个.采用系统聚类法谱系图获得2大类,4个小分类,高抗品种5个,高感品种10个.[结论]云南蚕区部分家蚕品种资源对BmCPV的抗性能力分为4个水平,根据系统聚类法,高抗品种占9%,高感品种占17%,中感品种占34%,中抗品种占40%.

关键词: 家蚕 质型多角体病毒 抗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