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蓝莓枝干溃疡病病原菌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2010年云南省昆明市周边及丽江市蓝莓商业化种植区发生了一种蓝莓新病害,典型症状为茎干和枝条枯萎死亡,发病早期部分枝条和叶片枯萎但不脱落,韧皮或木质部横切面呈轻棕黄色或灰黑色变色。采用温室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及分子鉴定等方法对蓝莓枝干溃疡病病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各种植区采集病样15份,分离获得来自蓝莓病株茎干、枝等器官的15个生长较一致的真菌分离物;致病性试验证实,均为蓝莓枝干溃疡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利用ITSI-5.8S-ITS4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其序列分析结果与B.dothidea的同源性为99%~100%,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该病原菌在蓝莓果树上的危害在云南省内尚属首次报道。
‘灿烂’蓝莓组培与快繁技术
《亚热带植物科学 》 2014
摘要:以蓝莓良种‘灿烂’半木质化茎段为材料,通过对增殖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建立蓝莓高效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1/2MS+2.0 mg·L-1 ZT+0.01 mg·L-1 NAA+30 g·L-1白糖+6.5 g·L-1琼脂,芽诱导率为87%,增殖系数达3.6;ZT 1.0~2.0 mg·L-1对不定芽诱导效果明显,随着ZT浓度的提高,愈伤组织产生越明显,影响增殖苗的质量。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5 mg·L-1 IBA+0.01 mg·L-1 NAA+25 g·L-1白糖+7.0 g·L-1琼脂,pH值5.8,生根率70%,IBA浓度从0.5 mg·L-1提高到1.5 mg·L-1,生根越多,根系越壮,但也产生更多愈伤组织影响生根质量。炼苗10 d后移栽至草炭土,成活率78%。
滇西北不同生态条件下蓝莓品种的表现
《农学学报 》 2014
摘要:为了滇西北地区蓝莓产业的发展,实现蓝莓品种的区域化,指导当地种植户在发展蓝莓产业中根据生产目的来选择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品种,笔者主要研究不同蓝莓品种群的物候期,通过对兔眼品种群的‘灿烂’、南高丛品种群的‘薄雾’和北高丛品种群的‘蓝丰’在滇西北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物候期的系统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条件下,或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物候期都有明显差异。
蓝莓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化现象的防止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玻璃化是蓝莓组织培养中的一大障碍,试验研究了ZT、NAA、琼脂、蔗糖、活性炭等因素对蓝莓组培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提高琼脂的用量,培养基中加入0.5 g/L活性炭对克服蓝莓组培苗玻璃化有明显的效果;增加蔗糖的用量对蓝莓玻璃化的防止没有明显的作用;蓝莓组织培养中能有效防止玻璃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WPM+ZT 2.0 mg/L+NAA0.1 mg/L+蔗糖25 g/L+琼脂6 g/L+活性炭0.5 g/L。
蓝莓叶片儿茶素类茶多酚含量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目的]分析蓝莓幼嫩芽叶中的儿茶素类茶多酚成分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南高丛蓝莓"夏普蓝"叶片儿茶素类茶多酚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试验表明,蓝莓幼嫩芽叶含有5种主要儿茶素类茶多酚,分别为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酸(GA),此外还含有咖啡因(CAF)。[结论]研究可为蓝莓作为一种理想的茶用资源植物提供科学依据及植物化学方面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