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Yunnan(模糊匹配)
695条记录
云南省巩固阶段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增长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基于对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地调研、行业主管部门座谈及材料收集整理,研究巩固脱贫成果阶段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增长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省通过动态监测巩固就业、多方协作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公益岗位稳定就业、项目帮扶促进就业,有效实现了脱贫人口收入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工资性收入呈现占比高、增速快的特征,但脱贫人口内生动力不足、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欠佳、就业稳定性质量不高、开发式帮扶未充分发挥效能等因素制约了云南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可持续增长.从构建教育扶贫长效机制、持续推进脱贫地区产业兴旺、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脱贫人口非农就业质量、调整完善开发式帮扶就业等方面提出促进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脱贫人口 工资性收入 制约因素 对策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特色花生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云南花生单产低,约为全国花生单产(3.92 t/hm~2)的50%,严重阻碍了云南花生生产和产业发展。为提高云南的花生单产,增加效益,本文集成了“因地制宜机械化生产”、“种子包衣”、“增密播种”、“专用缓(控)释肥高效施肥”、“主要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等关键核心技术,初步建立了云南特色花生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该体系的应用成效显著,2022-2023年建成了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区3377 hm~2,示范区花生平均单产达到5.37 t/hm~2,是目前云南平均单产的2.73倍,平均产值达到120 791元/hm~2,同时减少约30%的化肥施用量,减少约55人/hm~2的劳动力投入,达到了节本、提质和增效的目的,为云南花生单产提升贡献了重要的科技力量。本文还提出了未来云南特色花生生产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花生生产提单产和增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 特色花生 绿色高效生产 产量提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长果桑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综合品质较高的长果桑种质资源,以满足多元化开发的食品需求.[方法]以云南省桑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的23份长果桑和3份其他果桑品种为材料,对果实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等18个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26个长果桑果实的单果重为1.15~8.38 g,硬度为1.17~2.08 kg/m2,含水率为63.23%~79.00%,出汁率为45.28%~77.97%,pH为2.22~4.05,可溶性固形物为17.07%~35.50%,氨基酸含量为6.29~27.93 mg/g, Vc含量为0.02~1.72 mg/g,总糖含量为114.60~352.93 mg/g,还原糖含量为25.30~205.24 mg/g,总黄酮含量为10.16~73.42 mg/g,生物碱含量为0.04~2.46 mg/g,总酚含量为0.61~2.68 mg/g,花色苷含量为0.01~1.02 mg/g, r-氨基丁酸(GABA)方法含量为88.43~938.27μg/g,总抗氧化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11.63~93.66、11.32~7.53和9.61~65.09 mg/g水溶性Vc当量的抗氧化活力.经主成分分析将18个性状综合成6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3.49%,能较好地反应果实品质的基础信息.[结论]PCA结果显示,云桑2号、红粉佳人、果3、红香橙、黑金椹、姹紫嫣红、红颜知己和紫金椹等资源果实品质最佳,适宜作为云南省深度开发的优良果桑资源;单果重、Vc、花色苷、SSC、氨基酸、总糖可作为长果桑果实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

关键词: 长果桑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在云南的试验调查

四川蚕业 2024

摘要:202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对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正反交)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进行粉体蒸煮饲料摄食性、适应性、饲育效果等指标的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9211·9215×川58·川62”平均24 h疏毛率96.4%,虫蛹统一生命率98.91%,全茧量2.12 g、茧层率22.70%,粒茧丝长1270 m、洁净94分。在云南低纬度高海拔气候条件下,该品种表现出发育整齐、抗逆性强、茧丝质量优等特点,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品种 9211·9215×川58·川62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野生猕猴桃资源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演化关系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SSR分子标记研究云南10个地理居群野生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演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不大;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在0.989 9~0.999 1之间,遗传分化系数(Gst)在0.001 1~0.174 3之间.威信居群与彝良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最高,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永善居群与云龙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最低,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10个居群可分为两大类群,师宗、绥江、西畴和永善4个居群聚为类群Ⅰ,麻栗坡、屏边、云龙、镇雄、彝良和威信6个居群聚为类群Ⅱ.类群Ⅰ内的遗传演化关系可分为2个进化层次,师宗居群与绥江居群之间以及西畴居群与永善居群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最近.类群Ⅱ内的遗传演化关系可分为5个进化层次,麻栗坡居群与屏边居群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最近,云龙居群与威信居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可为加快云南猕猴桃属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 野生猕猴桃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演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与路径

中南农业科技 2024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是云南省建设特色农业强省的关键.基于云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科研院所和行业部门座谈,剖析云南省在建设特色农业强省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从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市场竞争力、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有效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通过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云南省特色农业强省建设.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 高质量发展 障碍 路径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成品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

摘要:目的:通过梳理和分析云南成品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方法:基于对行业主管部门、茶叶产业专家、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实地调研、部门座谈和数据整理。结果:云南成品茶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生产规范标准化、经济效益、市场供需、品牌规模效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结论:从强化标准化生产、推动经济高效化、高质量做大做优市场、统筹提升品牌效应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云南 成品茶 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红花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

摘要:为了摸清云南省红花产业的发展现状,采用实地调研和结合文献整理,调查云南省红花的种植历史、红花产业发展机遇和发展优势,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研究认为,通过发掘优异种质资源,加快药用红花新品种选育、实现种子育繁推一体化、构建红花追溯体系等方式可以促进云南红花产业发展。

关键词: 红花产业 现状 发展建议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的云南生态茶产业内涵、实践与路径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生态茶产业是我国生态农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茶叶高质量发展和茶叶强省发展的目标和必然选择。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云南省生态茶产业具有供给生态优质茶产品、发挥高值生态服务效益、传承弘扬民族茶文化和支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生态农业内涵特征。梳理和剖析云南省茶产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实践与挑战,从构建现代生态茶叶生产体系、系统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打好民族茶文化牌和高质量发展生态茶产业方面,为云南生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多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生态茶产业 生态系统服务 茶叶强省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盖方式对云南夏秋娃娃菜生产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夏秋娃娃菜的产量和品质,实现节本增效,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云南夏秋娃娃菜生产的影响.设置防草地布(A1)、黑色地膜(A2)、无色地膜(A3)、露地(CK)4个处理,分析了3种覆盖方式对云南夏秋娃娃菜生长、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1、A2、A3根部土壤温度较CK分别升高1.0、5.0、2.4℃,产量较CK分别增加7.0%、5.2%、3.3%,净收益较CK分别增加14.8%、10.5%、3.5%.在夏秋高温多湿天气条件下,处理A1与A2、A3相比,A1增温幅度小,可以保证娃娃菜根部温度,同时又透气散热,不会造成娃娃菜根部高温障碍;处理A2、A3增温幅度大,根部温度高,生长受阻;处理A1与A2、A3相比,产量和种植效益差异显著(P<0.05).夏秋种植娃娃菜宜选择防草地布覆盖,保持土壤湿度,防止水分和养分流失,实现抑制杂草生长和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 覆盖方式 夏秋娃娃菜 种植效益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