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Yunnan(模糊匹配)
695条记录
云南省番茄潜叶蛾发生特点与防控建议

中国农技推广 2024

摘要:2018年3月番茄潜叶蛾在云南省临沧市首次发现为害,后已快速扩散至全省16个州(市),在30多个番茄生产重点县普遍发生。番茄潜叶蛾在云南省周年发生,呈发生范围广、为害时间长、为害重等特点。目前,云南省防控番茄潜叶蛾存在以菜农自防为主、防控体系不完善、监测防控技术缺乏、宣传培训工作不充分等问题。为加强应对重大外来入侵昆虫番茄潜叶蛾,笔者提出需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宣传培训等防控建议。

关键词: 云南 番茄潜叶蛾 发生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新品种云白魔1号和云白魔2号农艺性状评价试验

云南农业科技 2024

摘要:为鉴定新选育魔芋品种云白魔1号和云白魔2号的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和一致性,2021—2022年在云南魔芋种植适宜区实施了5个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云白魔1号和云白魔2号均比白魔芋混合群体(CK1)增产,软腐病、白绢病、叶枯病及其它病害发病率均低于白魔芋混合群体(CK1)和富源花魔芋(CK2)。

关键词: 云南 云白魔1号 云白魔2号 抗病性 种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热区优良牧草栽培和利用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云南热区面积广,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环境,适合各种植物生长.近年来,云南省草食畜产业发展迅速,饲草料需求量逐年加大.文章概括和归纳了云南热区优良牧草在高效生产、种草养殖、饲草加工和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热区优良栽培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并提出持续开展牧草资源种质创新,强化牧草多元化利用技术、草产品加工和利用技术、种草养殖和退化生态系统治理技术的建议,旨在为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优良牧草栽培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 优良牧草 栽培 利用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中国农业会计 2024

摘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已经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政策进行前瞻性的尝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区域成果转化的活力,为创新主体在成果转化方面提供了积极的导向,不过目前仍然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实际挑战和问题。本文全面剖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并深入识别其中的关键问题,从完善制度框架、深化协同管理、优化科研激励机制和营造良性政策执行环境等多个维度,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供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以推动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落地。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科技成果转化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样品多样性分析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通过整理2020-2023年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得到的8416份样本信息,对种质类型、作物分类、地理分布等进行了综合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种质类型方面,地方品种、野生资源、选育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占比分别达到了89.28%、9.51%、0.88%和0.33%;从作物类型来看,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经济作物和牧草绿肥的占比依次为55.18%、19.72%、11.92%、11.24%和1.94%;样本涵盖了78个科,241个属,391个种,其中,豆科、禾本科、蔷薇科、葫芦科的样本数目居前4位;在州(市)级别上,样本数排前3名的地区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市,分别占总样本数的9.87%、9.67%和8.50%;从云南的少数民族如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白族的资源利用情况来看,这些群体提供的样本数量较多;在不同的农业生态种植区中,滇中高原盆地的粮、烟、油、菜、果、桑区收集的样本数量最多,共3415份,占总数的40.58%。整个省内,随海拔升高,农作物样本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的海拔区间,各州(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rillouin丰富度指数表现各异;昭通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昆明市在不同海拔区间的优势度指数普遍高于其他地区。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Brillouin丰富度指数在6个海拔梯度上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在海拔1000~1500m和3000m以上区间内,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对此次调查收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初步摸清了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状况,为今后创新种质和开发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云南 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收集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沃柑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2024

摘要:探明云南沃柑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为云南沃柑采收期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干热区———潞江镇(LJ)和湿热区———瑞丽市(RL)的沃柑为材料,从10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对果实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LJ果园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呈显著上升趋势,12月中旬后进入缓慢生长期;果实皮厚在2月中旬呈显著下降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呈上升趋势,在2月中旬分别为12.9%、18.87,2月中旬后变化趋势变缓;可滴定酸呈下降趋势,4月中旬为0.56%。RL果园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变缓;色差指数L*和b*值在12月中旬达到峰值,此时a*和CI值从负值变为正值,果皮褪绿转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呈显著上升趋势,在2月中旬分别为14.17%、28.53,以后趋于平缓;可滴定酸呈下降趋势,4月中旬为0.46%。云南沃柑在12月中旬果实膨大结束,果实进入转色期;2月中旬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达到了适宜采收值,4月中旬,果实的可滴定酸在0.46%~0.56%,果实还可以继续留树。

关键词: 云南 沃柑 发育 成熟 品质 采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彩色食用花生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开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彩色花生是集观赏、鲜食、营养、保健于一体的多色种皮特色食用型花生。云南省是我国食用型花生的代表性产区之一。近年来,在传统种植的红皮小粒花生品种的基础上,发掘出种皮颜色七彩、紫色、黑色为代表的食用花生优异种质,育成云花23号等高糖、低油等特色食用型花生新品种10个,这些优异的食用型花生品种具有品质和销售价格上的优势,通常年份一般产值约7.5万元/hm~2、最高产值超过15万元/hm~2,大幅提升了区域花生产值,大大助力了产区的乡村振兴。

关键词: 云南 彩色花生 种质发掘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甘薯产业特征分析及发展建议

农业展望 2023

摘要:作为云南省第二大薯类作物,甘薯产业长期滞后于全国及周边发展水平,游离于国家产业体系及政策扶持之外,产业发展的问题和短板愈发突出。通过两年多来对云南甘薯主要生产区域、典型生产村镇、代表性企业和合作社进行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对部分产区数据和现存的文献资料进行重点收集,发现2021年云南省甘薯种植面积达14万hm2,产量超过300万t;总结出云南省甘薯种植生产具有立体气候与区位优势独特、生产发展多形态并存、边际山地高效利用典型、农业高质量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等四大突出特点,产业发展上具有鲜薯品质与市场供应优势突出、加工产业起点高结构好、紫甘薯产业优势独特、市场主导产业带动渐成主流等方面的产业链发展特征。基于此,从顶层设计、科技支撑、产业问题等方面分析了制约云南省甘薯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补齐产业短板,推动云南甘薯产业的有序、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云南 甘薯 生产特点 产业链特征 制约因素 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鲜菜消费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2002—2019年云南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各类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蔬菜作物播种面积、蔬菜及其各类作物产量和居民鲜菜人均消费量等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与粮食作物、各类非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播种面积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烟叶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粮食作物、其他作物和蔬菜作物.云南省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与蔬菜内部各类作物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瓜类蔬菜、水生蔬菜类、白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叶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葱蒜类蔬菜、甘蓝类蔬菜和菜用豆类蔬菜.蔬菜作物播种面积调整对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的关联度较小.蔬菜内部9大作物品种中,瓜菜类蔬菜、水生蔬菜类、白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4种作物的产量与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的关联度较大,其他5种作物的产量与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的关联度较低.为加快云南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业区域布局、紧跟市场需求变化调整蔬菜播种面积、挖掘地方特色培育高品质蔬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云南省 种植业结构调整 鲜菜消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区月季白粉病发生及抗性鉴定

南方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月季品种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并筛选抗性资源,为防控月季白粉病和抗病月季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云南地区月季生长的主要时期(5、8和11月),对国家林草植物新品种昆明测试站(嵩明)资源圃674份月季品种田间白粉病自然发病和抗性情况进行调查,每个品种随机选取5株调查病斑占叶面的百分率,根据病情指数进行抗性评价;采集大丰收月季白粉病新鲜病样(SM),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观察其形态特征;提取月季白粉病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采用NCBI将月季白粉病ITS序列与不同白粉病病原种进行BLAST同源比对,并基于该序列相似性构建不同寄主白粉病系统发育进化树;进行月季白粉病病原菌回接,对月季离体接种病原菌后进行抗性鉴定。【结果】对674份月季品种3个季节的田间白粉病自然抗性调查结果表明,春季(5月)表现为抗性的月季品种有211个,其中77个品种高抗,81个品种抗病,53个品种中抗,分别占11.42%、12.02%和7.86%;夏季(8月)表现为抗性的月季品种有129个,其中6个品种高抗,25个品种抗病,98个品种中抗,分别占0.89%、3.71%和14.54%;秋季(11月)表现为抗性的月季品种有120个,其中7个品种高抗,53个品种抗病,60个品种中抗,分别占1.04%、7.86%和8.90%。BLAST同源比对及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SM菌株的基因片段与Podosphaera pannosa基因相似性均在99%以上,SM菌株与来自不同区域白粉菌AB525939.1(蔷薇)、DQ139429.1(月季)和KF571742.1(月季)的亲缘关系最近,月季白粉菌具有高度专性寄生的特点;对每个等级3个品种共18个月季品种的离体叶片人工接种结果表明,人工离体接种结果与田间抗性表现一致。【结论】月季白粉病田间抗性主要受遗传影响,大部分供试月季品种资源易感白粉病;云南地区春季月季植株的抗性等级高于夏季和秋季;筛选出榴花秋舞、姜乳酒、金色庆典、紫虎、巴西诺和丰花玫瑰6个高抗品种,可为月季白粉病抗性基因挖掘和抗病月季品种培育提供抗性种质。

关键词: 月季 白粉病 抗性评价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