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紫色泥岩崩解特性差异的试验研究
《土壤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头山组(K2m)、妥甸组(J3t)和禄丰组(J1l)紫色泥岩为研究对象,从水热相互作用泥岩的程度进行试验设计,分析了7种处理下3种泥岩崩解的差异性,结果表明:J3t的崩解速率明显大于K2m和J1l,不同处理下紫色泥岩的崩解速率差异较大。运用聚类分析把3种泥岩7种处理下的崩解速率分为3类,3个类间的崩解速率差异显著,引起3个类间泥岩崩解速率差异显著的因素主要是泥岩的饱和泡水和泡水后存在较大的温差变化。其中饱和组崩解速率大于表面浸湿组,大温差组大于小温差或恒温组。特别是温差变化中冰劈作用的存在,引起了泥岩的快速崩解。揭示了水作用对崩解的影响大于热作用,温差的存在有利于母岩崩解。通过对三种紫色泥岩的粘土矿物组成、Saf值(J1l(2.67)>K2m(2.50)>J3t(2.45))、ba值和成熟度(J3t(0.87、15.42)>K2m(0.85、11.46)>J1l(0.50、7.03))的分析,表明J3t最容易崩解,其次是K2m和J1l。


《山海经》三大神木的植物学考订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山海经》中有太阳东出扶桑、日中建木、西归若木的传说,长期以来一直存疑,争论不休,直到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青铜神树,才证明了传说的真实性。我们结合《山海经》等相关典籍,从植物学角度对扶桑、建木、若木的原植物进行探讨,基于典籍描述、考古资料、植物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等,初步考订扶桑的植物原型为桦木科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建木的植物原型为杉科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若木的植物原型为木棉科木棉(Bombax ceiba)。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大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EST-SSR标记技术对云南省不同区域采集的39份古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3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21条多态性谱带,有效等位基因变异占比重的73.88%。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05~0.74,平均为0.469。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3,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0.81,均高于0.5。遗传相似系数0.41~0.91,平均值为0.65,显示云南大茶树的遗传基础相对比较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SSR聚类分析表明,大茶树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部分云南大茶树的亲缘关系,有助于今后野生大茶树的保护及利用研究。
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几点体会
《兰台世界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人事档案是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的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人为单位进行整理后保存起来的以备查考的文件材料.人事档案工作看视平凡,但却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国家档案事业和组织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兰台世界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是省政府直接领导的多学科、综合性、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承担着云南省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技问题的研究任务.全院下辖12个职能处室,直属15个研究所,分布在全省的个州(市).全院在职职工1766人,离退休职


在推进科研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目标管理中得到的启示
《兰台世界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云南农业科技的排头兵,承担着国家农业区域性发展目标和省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全院共有在职干部职工1726名,如何最大限度把"人才资源"这一基础作用发挥好,给人事档案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实行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意在以有关规章制度和文件依据,立足收集整理,狠抓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提供利用,推进档案工作上新水平.1.抓根本,管理体制到位.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研究所二级法人的恢复,事


做好人事档案工作关键要解决五个问题
《兰台世界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的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人为单位进行整理后保存起来的以备查考的文件材料.做好人事档案工作,关键要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干部人事档案的定义、作用和价值,二是清楚需要收集归档的材料范围,三是清楚收集归档工作中的明确要求,四是清楚材料的分类整理标准,五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需要的工具.一、干部人事档案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和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工


生态系统恢复后干热河谷植物叶片N、P、K含量及物种优势度的变化
《应用生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对比恢复区与对照区(干扰区)的植物叶片N、P、K含量、比值及其与优势度的关系,研究了生态系统恢复对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恢复显著降低了植物叶片的N、P含量以及P/K,对K含量无显著影响.其中,恢复区内植物叶片N、P、K含量均值分别为10.405、0.604和9.619g·kg-1,比对照区分别下降了16.9%、34.9%和4.7%.恢复区中植物优势度与叶片P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对照区植物优势度与叶片K含量的负相关关系最显著.生态系统恢复改变了N、P、K之间标度关系的斜率和截距.而恢复区与对照区同一物种间叶片N、P含量差别不显著.研究区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改变主要是由群落物种替代引起的.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氮 磷 钾 生态系统恢复 金沙江干热河谷


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海拔高,水的沸点较低,普通米饭硬度大、食味性较差等问题,开展粳稻软米新品种选育研究。根据育种目标,用软米品系云粳优3号作母本,抗稻瘟病高产品系云粳优10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5年8代系谱选择,育成了国内第一个粳型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0号。该品种早熟、品质优、产量较高、抗稻瘟病、轻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等,其米饭香浓、柔软可口、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商品性好。为配合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出了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500~1 800 m稻区及周边省份相似生态型稻区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