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养分与云南黄连产量及有效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养分与云南黄连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了13个土壤化学性质指标,以及云南黄连根茎生物量和根茎中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的含量,对所测得的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从土壤化学性质指标中提取了3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86.9%),其中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与第1因子有较强的相关性,有机质、氮(N)、有效N、有效磷(P)、有效钾(K)与第2因子有较强的相关性。云南黄连产量与土壤中有效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达到0.931,与土壤有效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703;云南黄连根茎小檗碱含量与土壤有效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80。结论:在有效N和有效P含量高的土壤中,云南黄连产量和小檗碱含量较高。
关键词: 云南黄连 土壤化学性质 生物量 有效成分 多元分析


甘蔗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是异源多倍体植物,染色体数目多、体积小,染色体制片困难,导致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缓慢。以分裂旺盛的甘蔗根尖为材料,对不同采样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染色方法等各技术环节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条件下,于15:00进行采样,饱和对二氯苯与0.002mol/L8-羟基喹啉等体积混合液室温预处理4~4.5h,1mol/LHCl与45%乙酸等体积混合液于60℃水浴锅解离8min后,用改良苯酚卡宝品红进行涂片滴染,所获得的染色体制片效果最好。


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GABA含量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GABA含量,实验分别以143份云南籼稻核心种质与滇屯502,241份云南粳稻核心种质与合系35配制的杂种F6,BC2F4,BC3F3,BC4F2为材料,采用比色法对其糙米GAB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粳稻回交后代GABA含量高于籼稻回交后代;有色米高于无色米;不同回交世代GABA含量差异较大,籼稻的规律是(mg/(100 g)),BC2F4(9.50)>BC3F3(7.73)>轮回亲本(3.72)>BC4F2(3.3);粳稻的规律是,轮回亲本(12.28)>BC2F4(8.77)>BC3F3(6.11)>BC4F2(5.37).可见,在水稻GABA高含量育种方面,对早世代材料选择更易获得高GABA材料.


不同处理方式对东方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常规条件下东方百合种子难以萌发,对育种和相关研究带来不利影响。通过研究培养温度、光照条件、低温贮藏时间、硝酸钾溶液和温水处理对东方百合品种"佳娜Jann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20℃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24 h光照对萌发有促进作用;低温贮藏90 d的种子的发芽率最大(81%),但低温贮藏10~90 d的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明显;质量分数为1.0%硝酸钾溶液浸种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50℃温水处理1 h可以明显提高发芽势、改善发芽整齐度,但对提高发芽率作用不大。由此认为,用适当方法处理东方百合种子可以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


高肥力土壤下氮素对水稻产量效应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不同施氮水平下氮素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高肥力土壤条件下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肥力土壤上水稻生物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小于105kg/hm2时,水稻籽粒和秸秆产量同步增加;当施氮量大于105kg/hm2时,秸秆产量呈快速增加,而籽粒产量呈下降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每增加1kg氮素投入所带来的作物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增加量均呈下降趋势,但是籽粒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生物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