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71条记录
绒柄牛肝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ICP-AES法测定了绒柄牛肝菌中11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显示,Mg和Fe含量最高(>100mg.kg-1),Mn,Zn,Cu含量较高(>10 mg.kg-1),Cr,Pb,Ni,Cd,As含量较低(>0.1 mg.kg-1),Hg含量最低(<0.1 mg.kg-1)。所测定的元素中,Zn和Cu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59。而Hg与As,Ni与Fe,Zn与Mg分别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72,-0.610,-0.617。本研究为绒柄牛肝菌的开发利用与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绒柄牛肝菌 野生菌 微量元素 ICP-AE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育种潜力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1 CSCD

摘要:【目的】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甘蔗组合或种质,以扩大甘蔗遗传种质血缘,提高甘蔗育种效率。【方法】以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1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及其与栽培种杂交组配的17个组合有性世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其株高、茎径、有效茎数、锤度、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父本)对其杂交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蔗茎产量的改变,对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为产量性状的变化,而双亲对后代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在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数4个性状。在亲本及所配组合中,以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性状的影响较大,其次为父本,母本影响相对较小。湿热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蔗茎产量的配合力表现突出,尤其是云割82-114、瑞割06-7-3,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种质。半湿润半干燥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的锤度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力,尤其是云割83-174、云割83-160和云南1号,可作为高糖育种的优良种质。粤糖93-159×云割82-114、CP65-357×瑞割06-7-3和CP77-1776×云割82-114等3个组合的蔗糖、蔗茎产量和锤度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是高糖、高产优良组合,应重点利用。【结论】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遗传潜力表现不尽相同,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多种类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创新种质,培育新型亲本,尽可能地丰富甘蔗育种遗传基础。

关键词: 甘蔗 生态型 细茎野生种 配合力 遗传力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筛选

茶叶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农艺性状、加工品质、生化成分、抗性等方面,对云南500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鉴定和评价。采用近100项评定指标,筛选出52份优质资源,其中:四项常规成分含量均衡的32份;发芽特早生的2份;超常规水平的高多酚(>38%)含量5份、高咖啡碱(>5.2%)7份、低咖啡碱(<1%)的2份、高茶黄素(>1.6%)10份;水浸出物含量>48%的26份;抗根结线虫较强的2份;抗假眼小绿叶蝉较强的1份;抗咖啡小爪螨虫较强的2份;抗寒性较强的6份。

关键词: 云南省 茶树 优异种质 鉴定评价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02428×合系35的RIL群体糙米总黄酮与总生物碱含量的遗传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水稻02428与合系35杂交培育的222个R IL(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的发芽糙米和糙米总黄酮和生物碱含量,对其进行遗传分析及探讨了发芽糙米和糙米中总黄酮、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R IL群体发芽糙米和糙米中总黄酮、生物碱呈现广泛的遗传变异,糙米总黄酮含量略高于发芽糙米,但两者均呈正态分布,类似于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R IL群体发芽糙米生物碱含量是糙米的1.5倍,且两者呈偏态分布;为功能水稻的遗传及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重组自交系 总黄酮 总生物碱 遗传分析 糙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水稻条纹病毒RNA3的分子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云南水稻条纹病毒(RSV)分子变异及其遗传多样性,采用RT-PCR技术,对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和昆明市宜良县2个分离物的RNA3进行克隆和测序,获得RNA3YWS和RNA3YYL全长序列,2个分离物的RNA3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489和2490 bp。并将获得的序列与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RNA3全长序列进行比较,并对22条RNA3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YWS和YYL与YBS、YA、FYi等分离物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与云南以外的中国分离物和日本T和M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远,表明RSV在自然界中的分子变异与地理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不同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差异,探讨了22条RNA3的分组情况,YWS和YYL同属于第一组,即云南组;同时对RNA3 2个编码基因及IR3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综合分析了云南RSV不同分离物RNA3的分子变异。推测云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能是造成云南RSV复杂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RNA3 分子变异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提取物对大豆疫霉菌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 CSCD

摘要:采用Paper Disk法测定了云南省200种植物的提取物对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光叶合欢(Albizia lucidior)、白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及黄豆树(Albizia procera)的提取物在浓度为10μg/μL时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在2.5μg/μL时只有黄豆树提取物显示出抗菌活性。并从黄豆树中分离出其抗菌的主要活性成分3-O-[α-L-arabinopyranosyl-(1→2)-β-D-fucopyranosyl-(1→6)-2-acetamidO-2-deoxy-β-D-glu-copyranosyl]echinocystic acid。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疫霉菌 大豆疫霉 抗菌活性 天然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的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病原为稻生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近10年来云南省水稻白叶枯病的危害向高海拔粳稻区扩散,在海拔2 200 m的剑川县,白叶枯病已成为最严重的水稻病害[1~2]。开展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的鉴定、分布和分化研究,对云南高海拔粳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人参属植物的EST-SSR信息分析及其在三七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人参属植物EST中SSR分布特点及其在三七SSR标记中的应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用primer3软件对dbEST数据库中人参属植物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的EST序列进行搜索,发现人参属植物EST-SSR出现频率为11.54%,平均每4.39kb出现1个SSR。人参属植物单核苷酸重复基元占主导地位,其次为三核苷酸重复基元和二核苷酸重复基元,分别占总SSR的54.48%、17.31%和16.36%。人参属EST-SSR的优势类型为A/T和AT/TA,分别占54.73%和8.21%。根据人参属植物EST中的SSR设计48对引物,在合适的PCR扩增体系下,用5个三七样品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引物有效扩增率85.42%,其中多态性引物占可扩增引物的70.73%。结果表明,利用人参属EST序列开发三七EST-SSR标记是可行的。

关键词: 人参属 三七 EST-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本土割手密血缘创新亲本材料的利用潜力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割F1,F2,崖城71-374(F2)及其后代与国内外常用亲本配成的30个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分析其有性世代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母本、父本及选配方式的不同后代的主要性状均表现极显著差异(P<0.01),平均遗传力依次为:组合(89.6%)>父本(76.4%)>母本(70.6%);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锤度>有效茎>茎径>株高>蔗产量>糖产量;云割F197-105,云割F197-147,云割F203-7,云割F203-78,云割F180-189,云瑞05-458,云割F203-72等7个材料做父本的一般配合力优于优良亲本崖城71-374,可作为优良创新种质、亲本材料重点利用;云蔗99-155,云割F203-315,云蔗89-7,桂糖92-66,内江00-118可作为高糖亲本利用;德蔗93-88×云割F203-7,CP65-357×云割F180-189,粤糖93-159×云割F180-189可作为高产、高糖优良创新组合重点利用;CP65-357×云割F197-105,粤糖93-159×云割F197-147,云瑞05-344×云割F197-105,Q141×云割F197-105,云瑞05-189×云割F203-78,云瑞05-344×云瑞05-458,农林03-1×云割F197-105等可作为高生物量能源甘蔗育种优良创新组合重点利用。

关键词: 割手密 创新亲本 配合力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草木灰对尖顶羊肚菌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浓度草木灰的培养基对尖顶羊肚菌菌丝和菌核形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6个配方中,当草木灰浓度为20 g/L时,尖顶羊肚菌菌丝及菌核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最为适宜。

关键词: 尖顶羊肚菌 草木灰 菌丝 菌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