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蕉优质新品种河谷青的选育
《中国果树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河谷青是我们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从巴西蕉体细胞变异后代选出的香蕉优质新品种。果穗长圆柱形,紧凑,平均每个果穗7梳,每个果穗总果指169~182根;果形弯曲,果指长15.20cm、粗(周长)16.70 cm,单果重233.0 g;生果皮深绿色,催熟后金黄色;果肉象牙色,果肉质地实滑,淡甜香,品质优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0%,可溶性糖含量17.32%,可滴定酸含量0.44%,维生素C含量73.00 mg/kg;果实较耐贮藏,催熟后在室温条件下贮存约5天果皮无开裂,不易脱把,果皮基本无香蕉炭疽病斑;在云南省干热河谷地区,耐旱性较好,抗裂果能力较强,适合在云南省高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3月种植,翌年3月自然成熟。2011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香蕉 品种 选育 河谷青 优质 高产 耐旱 抗裂果


高山杜鹃与大喇叭杜鹃种间杂交过程的观察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山杜鹃‘Nova Zembla’为母本,大喇叭杜鹃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授粉,利用荧光显微镜对杂交组合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并统计其杂交的田间坐果率。结果显示:(1)授粉后1d花粉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其萌发率在授粉后1~5d内显著增长,其后增长缓慢,到第12天萌发率最高达37.36%。(2)花粉萌发后花粉管生长速度由慢变快,授粉后2d花粉管进入花柱,7d进入子房,10d进入胚珠;实验中杂交花粉管与胚珠虽有结合,但与胚珠结合率低,授粉后12d仅7.42条花粉管进入胚珠。(3)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伴有大量异常现象,表现为授粉后柱头细胞、花粉管、花柱引导组织、子房组织、胚珠中的胚囊等部位依次出现胼胝质沉积反应,花粉管生长中出现的膨大、先端沉积胼胝塞而中途停止生长、螺旋扭曲、粗细不均、杂乱生长或螺旋膨大且逆向生长等异常。(4)该实验杂交的田间坐果率为零。研究表明,高山杜鹃‘Nova Zembla’与大喇叭杜鹃杂交不亲和,杂交后花粉管生长的异常行为可能是种间杂交不亲和的主要原因,且受精前障碍与受精后障碍可能同时存在。
关键词: 高山杜鹃‘Nova Zembla’ 大喇叭杜鹃 种间杂交 花粉管生长 坐果率 亲和性


疣粒野生稻应答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oo)的基因芯片
《植物生理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疣粒野生稻应答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oo)的基因芯片制作,通过芯片杂交筛选抗病相关基因。芯片含有2436个片段,来自于应答Xoo的疣粒野生稻差减文库和cDNA文库,通过芯片杂交及微阵列分析基因表达,选其中800个样品点测序比对。其中,35个无同源序列,大部分有同源序列的功能未知,已知功能的序列中明显上调表达的基因有:富含脯氨酸蛋白、泛素连接酶、伸展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II、脂类转移酶等,明显下调表达的基因有: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醛缩酶、金属硫蛋白、硫氧还蛋白、热激蛋白等,表达无明显变化的基因有: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转铜伴侣、脂酶、花丝温敏H2A蛋白等。高通量基因芯片的利用及微阵列分析是筛选抗病相关基因、获取大量抗病相关信息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芯片制备 疣粒野生稻 微阵列 基因表达 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


氮肥用量对药用菊花生长及其药用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药用菊花(药菊)生长及其药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可促进植株生长、花芽分化和提前开花,提高菊花产量。当氮肥用量为0.5069 g/kg土时,药菊单株鲜花总产量最高,为542.01 g/株。菊花中绿原酸、总黄酮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氮肥用量成反比,高氮肥处理时上述成分最大下降幅度可分别达35.48%~45.26%、28.58%~35.58%和6.42%~9.51%。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药菊植株次生代谢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菊花中磷(P)、钾(K)、钙(Ca)元素含量大幅降低,而N/P、N/K和N/Ca比值和可溶性氨基酸含量升高。高氮处理因提高植株氮含量、降低PAL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从而抑制植株绿原酸和黄酮等酚类物质合成,进而影响菊花的药用品质。试验还表明,当氮肥用量为0.4180~0.4598 g/kg土时,菊花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累积量最高。综合比较氮肥用量对菊花药材产量、外观品质、活性成分含量与累积量等因素的影响,建议菊花生育期内氮肥用量在0.30~0.40 g/kg土范围为适宜。
关键词: 氮肥用量 药用菊花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绿原酸 总黄酮


昆明烟区育苗点烟草花叶病毒初侵染源的检测与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草花叶病毒在烟草种植上为害严重。在烟草育苗前期,对育苗基质、水源、漂盘残根、育苗棚周围植物及烟草种植区病株残体、土壤用烟草花叶病毒TAS-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在水源、漂盘残根、烟草种植区病株残体、土壤中均可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在育苗棚周边8个科的14种植物中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此类毒源可能成为苗期烟草花叶病发生蔓延的初侵染源。


马铃薯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马铃薯品种(系)为试材,进行叶片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云薯501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mg/L+NAA 0.3 mg/L+GA310 mg/L,愈伤诱导率为100%,诱导不定芽分化的优化培养基为MS+6-BA 3 mg/L+GA310 mg/L,芽的分化率为86.3%;会-2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5 mg/L+GA310 mg/L,愈伤诱导率为95.7%,诱导不定芽分化的优化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02 mg/L+GA310 mg/L,芽的分化率为65.4%。上述2个品种适宜用作马铃薯转基因实验的载体,其他6个马铃薯品种(系)的愈伤诱导率很低,有的品种(系)没有愈伤组织产生,不能作为马铃薯基因转化的载体。


药食植物玛咖粉末性质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药食植物玛咖与3种天然植物辅料粉末的性质和复合玛咖粉末直接压片的工艺参数。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松密度和振实密度、休止角、溶胀性等对粉体性质进行考察,应用SA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天然植物A、B与玛咖粉末的充填性好,流动性对复合玛咖粉体粉末的分剂量产生重要影响;植物A、B粉末为辅料对玛咖的松密度有显著影响(P=0.0125),对溶胀体积比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89),而对玛咖的振实密度(g/mL)影响不大;复合玛咖粉末的溶胀体积比最适宜工艺条件是:A为0.15份,B为0.10份,C为0.05份,其溶胀体积比为2.459。该工艺处方合理、充填性好,溶胀性、流动性好,可为工业化生产的处方筛选和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茶叶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构建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树育种、品种鉴别、品种权益保护、苗木纯度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SR标记对28份无性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22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56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55个;共检测到97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4.41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79~0.709,平均0.527,表明SSR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42~0.973之间,平均为0.797,表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较窄。根据SSR标记特点,将SSR引物扩增统计的"0"、"1"转换成基因型,通过不同基因型组合,构建了云南无性系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使每个品种都获得了1个22位数的指纹图谱号码,进而可将不同品种完全区分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