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848条记录
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水热及生菜产量的影响

人民长江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微喷灌、不覆膜滴灌、覆膜滴灌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要灌溉方式,可改变农田局地小气候,协调农田水热状况,影响作物产量.为探讨生菜生育期内土壤水热及产量对微喷灌、不覆膜滴灌、覆膜滴灌的响应规律,于2020~2021 年在云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了生菜灌溉试验.结果表明:与微喷灌相比较,不覆膜滴灌和覆膜滴灌可提高生菜根系层内土壤水储量,2020 年分别提高了41.6%和37.5%,2021 年分别提高了33.5%和29.5%.与微喷灌和不覆膜滴灌相比较,覆膜滴灌提高了生菜根系层内土壤温度,2020 年分别提高了9.6%和12.3%,2021 年分别提高了9.5%和10.3%.对于地温梯度,微喷灌最大,其次为不覆膜滴灌,最小为覆膜滴灌,2020 年三种灌溉方式下的地温梯度值分别为0.067 4,0.058 7,0.037℃/cm,2021 年分别为0.066 9,0.062 9,0.046 7℃/cm.受土壤水热条件等的影响,覆膜滴灌条件下的生菜产量显著大于不覆膜滴灌和微喷灌,不覆膜滴灌生菜产量大于微喷灌.研究结果可为滇中地区生菜灌溉方式的调整等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水热 生菜产量 微喷灌 不覆膜滴灌 覆膜滴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材料技术在香石竹切花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瓶插寿命是决定其品质和消费者喜好的重要因素;且香石竹为典型的乙烯敏感型切花,贮运过程中损耗率高。因此,各种化学和物理的采后处理方法被用于控制香石竹切花的采后处理,但这些方法具有生产成本高、保质期短、残留物会造成环境污染等局限性。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热稳定性、较强表面活性和催化性能等优点,与纳米材料技术相关的延长保质期策略有可能弥补传统保鲜方法的缺点,在切花保鲜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从纳米材料的种类、浓度、试验材料的基因型、处理方式等方面综述了纳米材料技术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分别综述了金属纳米颗粒、碳纳米材料、1-甲基环丙烯/NS复合物、β-环糊精纳米海绵-1-MCP复合物及氢纳米气泡水等纳米材料的保鲜机制,旨在为香石竹采后处理中纳米保鲜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香石竹 保鲜 金属纳米 碳纳米 环糊精纳米海绵 氢纳米气泡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宜良不同季节红火蚁发生危害调查

植物检疫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红火蚁属于危害性很强的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业生产和公共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为了明确云南宜良不同季节红火蚁发生危害情况,本文在2018年采用目测法和称重法调查蚁巢中红火蚁数量,采用样方法调查红火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蚁巢体积没有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F=0.964 3,P>0.05),不同季节蚁巢中红火蚁总数量、生殖蚁数量、职能蚁数量呈显著性差异(分别为F=50.466 5,P<0.05; F=88.231 4,P<0.05;F=48.101 5,P<0.05),夏季红火蚁总数量、生殖蚁数量和比例最高,分别为141 417头/巢、4 317头/巢、3.05%;其次是秋季。不同季节活蚁巢密度呈显著性差异(F=4.857 1,P<0.05),夏季和秋季活蚁巢密度分别为1.50个/100 m~2、1.25个/100 m~2,危害程度重。综合来看,夏秋季是红火蚁数量、活蚁巢发生的高峰期。因此防治红火蚁的关键时间在夏秋季,给当地红火蚁防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宜良 红火蚁 季节 危害调查 危害等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叶缘锯齿调控的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片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叶缘锯齿(裂刻)在生产实践中有多种优势,叶缘锯齿调控研究对作物育种、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梳理了叶缘锯齿形成的调控机制,植物激素、基因表达、miRNA等协同作用调控叶缘锯齿形成。生长素(Auxin)在叶缘的不平衡积累能促进锯齿产生,细胞分裂素(CK,cytokinins)依赖Auxin在叶缘的积累促进叶形复杂度,而赤霉素(GA,gibberellin)负调控叶形复杂度。归纳了植物激素与基因参与叶缘锯齿形成的3条主要作用通路:TCP-CUC-PIN1-Auxin、KNOX-GA/CK、LMI1-CK。miR164、miR319、polycomb group表观遗传修饰和α-1,2糖基转移酶等也参与叶缘锯齿形成。研究表明环境因子温度和光强通过KNOX-GA通路调控叶片发育,高温和低光强均能降低叶形复杂度。不同植物控制叶缘锯齿性状的遗传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叶缘锯齿相关基因发掘以经济作物研究较多,未来果树育种应着手推进赏食兼用研究。

关键词: 叶片发育 叶缘锯齿 植物激素 调控机制 遗传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37份云南省地方稻抗白叶枯病多菌系多基因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育水稻抗性品种和发掘抗白叶枯病基因,以来自中国、日本和菲律宾的9株革兰氏阴性菌黄单胞菌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菌株为供试菌株评价137份云南省地方稻种质资源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同时检测供试材料中含14个已克隆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情况。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中至少对1株黄单胞菌水稻变种菌株有抗性的材料有104份,抗1、2、3、4、5、6、7、8和9株黄单胞菌水稻变种菌株的材料分别有25、19、14、19、11、6、5、2和3份;其中白杂一号、珍白18、麻旱谷、老来红、晋糯、香谷、毫冷薅、齐头蚂蚱谷、九谷和来之不易10份材料抗谱较广。大部分抗性材料携带1~7个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或其同源基因,未检测到含有Xa7、xa13、Xa21和Xa45(t)基因或其同源基因的材料。供试材料携带的抗性基因数量与抗性水平均呈极显著相关。

关键词: 云南地方稻 白叶枯病 表型鉴定 基因分析 广谱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几个主要育种目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北方园艺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南瓜的营养价值较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市场潜力大。现根据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南瓜的不同需求,对目前南瓜的几个主要育种目标矮生、果皮颜色、风味、抗白粉病等性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南瓜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南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育种目标 矮生 风味 白粉病 果皮颜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侧刺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行为和捕食能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侧刺蝽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控害潜能,本研究测定了侧刺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及其功能反应,观察并总结了其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侧刺蝽4龄和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5龄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侧刺蝽5龄若虫日均捕食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8.30头,4龄幼虫6.33头,5龄幼虫3.80头,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量最高;侧刺蝽4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和4龄幼虫日均捕食量分别为4.67头和2.93头;侧刺蝽3龄若虫仅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有较强的捕食能力,日均捕食量为3.50头。侧刺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不同龄期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增加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侧刺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的搜寻能力、处理时间及日最大捕食量均显著优于3龄若虫,控害效能更强。本研究结果为利用侧刺蝽控制草地贪夜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侧刺蝽 草地贪夜蛾 捕食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野生稻拮抗稻瘟病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稻瘟病是水稻的三大重要病害之一,每年对水稻生产都会造成较大的损失,生物防治稻瘟病已成防治该病害的重要手段,而目前鲜少有报道从药用野生稻中分离内生菌用以防治稻瘟病。【目的】从药用野生稻内生菌中挖掘对稻瘟病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分离法从勐遮药用野生稻中先分离出内生菌,再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对稻瘟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同时筛选该菌株的最适培养基、pH、培养温度和摇床转速。【结果】筛选得到拮抗菌株Z5,在LB培养基上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96.43%,经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在NYBD、CM、LB、NA和YSP这5种培养基中,菌株Z5的最适培养基为NYBD培养基、最适pH值为8.0-9.0、最适培养温度为35℃、最适摇床转速为250 r/min。【结论】短小芽孢杆菌Z5对稻瘟病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该菌株耐高温、较耐酸碱,作为稻瘟病生防制剂研发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稻瘟病 生物防治 内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云南大米矿质元素品质评价

食品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该试验旨在研究云南大米矿质元素含量分布差异,以及矿质元素相关性,并对矿质元素进行综合评价。搜集了云南产区35个大米样本,测定了Ca、Cu、Fe、K、Mn、Mg、Na、P、Zn、Se以及淀粉、水分,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找出元素间的相关性并进行综合评价。云南大米中大量矿质元素含量呈现出P>K>Mg>Ca的特征,微量矿质元素含量顺序为Zn>Mn>Na>Fe>Cu>Se,矿质元素变异系数较大,变化范围为6.76%~90.20%。相关性分析表明Ca、K、Mg、P、Fe、Mn、Zn之间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Cu与Zn呈极显著正相关, K与淀粉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这些指标被划分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0.499%,综合评分前5的分别为德宏州梁河县的红软米、普洱市墨江县紫米、红河州绿春县梯田红米、昆明市嵩明县红米、红河州绿春县梯田红糯米。云南大米矿质元素之间存在差异,并且在矿质元素吸收积累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在有色大米中红米的矿质元素含量更为丰富。

关键词: 云南大米 矿质元素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分子标记筛选马铃薯抗孢囊线虫资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孢囊线虫(PCN,potato cyst nematode)是马铃薯中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可造成马铃薯减产80%。近年来,据报道西南地区多个马铃薯主产区发现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为了我国马铃薯生产安全,筛选马铃薯孢囊抗性种质资源、选育抗性品种迫在眉睫。本研究利用前人报道的抗性分子标记N146、N195、57R、TG689、Gro1-4-1和Gpa2-2,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保存的875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马铃薯孢囊线虫抗性标记筛选。筛选到211份资源含有马铃薯金线虫抗性基因H1分子标记(N146、N195、57R和TG689),其中114份资源中同时含有4个分子标记;7份资源含有马铃薯金线虫抗性基因Gro1-4分子标记Gro1-4-1;237份资源中含有马铃薯白线虫抗性基因Gpa2分子标记Gpa2-2。本研究结果将为马铃薯孢囊线虫抗性育种提供技术支撑和材料基础。

关键词: 马铃薯种质资源 孢囊线虫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PCN抗性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