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低温胁迫下粳稻近等基因系形态性状与糙米功能成分间的关联性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粳稻近等基因系(十和田4//丽江新团黑谷/十和田)BC4F7群体105个家系及亲本为材料,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进行形态性状与糙米γ-氨基丁酸、抗性淀粉、总黄酮和生物碱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白邑冷水胁迫下该群体8个形态性状的平均值及其变异系数与昆明自然低温下相近,但主穗实粒数、秕粒数和结实率3个耐冷指标性状的平均值及其变异系数差异较大。自然低温下有29对形态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0.209*~-0.992**),而冷水胁迫下仅有23对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0.228*~-0.895**),2种鉴定所得孕穗期耐冷性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糙米总黄酮和生物碱在该群体家系间变异较大。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株高、穗颈长、穗下节长、实粒数和结实率对总黄酮作用较大,而秕粒数和结实率对生物碱影响明显。
云南蚕区33份桑树种质资源的桑叶和桑枝总黄酮含量测定
《蚕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省保存的鲁桑、白桑、广东桑、鸡桑、长果桑、长穗桑6个桑种的33份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Al(NO3)3-NaNO2比色法测定桑叶和桑枝中的总黄酮含量,筛选药食用途桑树品种的育种材料。33份桑树种质资源的桑叶总黄酮含量总体上符合正态分布,93.94%的检测样品的桑叶总黄酮质量比分布在10.00~35.00 mg/g之间,96.97%的检测样品的桑枝总黄酮质量比分布在2.00~15.00 mg/g之间,大多数桑树种质资源的桑枝总黄酮含量低于桑叶总黄酮含量。不同桑树种质资源间的桑叶、桑枝的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基于6个桑种间以及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之间的比较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供试的33份桑树种质资源中,白桑种地方品种苍溪桑的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质量比为35.27 mg/g,长穗桑种地方品种普洱8的桑枝总黄酮含量最高,质量比为19.49 mg/g,这2个地方品种适合作为育种素材用于培育药食用途的桑树新品种。
不同蜂胶制品的品质和黄酮含量分析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分析了同一品牌不同蜂胶制品的品质,并参照蜂胶国标对蜂胶主要有效成分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使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了提纯蜂胶、蜂胶胶囊、毛胶、蜂胶片、蜂胶液中的黄酮含量。由于不同蜂胶制品的加工工艺不同,其黄酮类物质含量有所差异。提纯蜂胶是由毛胶提纯而来,未加入任何添加剂,黄酮含量为较高(45.56%);蜂胶胶囊中的添加辅料较少,黄酮含量也相对较高(27.78%);而毛胶含的杂质较多,黄酮含量稍低(14.25%);而蜂胶片、蜂胶液制品中的辅料相对较多,故黄酮含量相对低(分别为8.91%、3.99%)。
关键词: 蜂胶制品 黄酮类物质 分光光度比色法 黄酮含量 感官
超声提取云南甜荞籽粒总黄酮工艺研究
《中国食品添加剂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云南甜荞籽粒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提取荞麦总黄酮,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为云南荞麦黄酮功能性成分的工业化提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超声时间、温度、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对荞麦总黄酮的影响,确定各因素的适宜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云南甜荞籽粒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醇提法对云南甜荞籽粒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提取效果;超声提取甜荞籽粒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超声温度70℃、料液比1∶50(g/mL)、超声时间30min、超声功率150W;各因素的影响主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该条件下,荞麦总黄酮的得率为0.562%,是不经超声处理的乙醇浸提法的1.45倍。
石榴花蜂蜜中黄酮含量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3
摘要:[目的]分析石榴花蜂蜜中黄酮含量。[方法]以丙酮为萃取剂,以芦丁为标准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011年和2012年采集的24个云南蒙自石榴花蜂蜜样品的总黄酮含量。[结果]2011年石榴花蜂蜜黄酮平均含量(2.36±1.36)mg/100g,显著高于2012年平均含量(1.71±0.53)mg/100g。各年不同生产批次蜂蜜黄酮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石榴不同花期生产的蜂蜜中黄酮含量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规律,盛花期蜂蜜黄酮含量最高,末花期次之,初花期最低。[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特色蜂蜜——石榴花蜂蜜的开发利用、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特异茶树资源生物碱测定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5份茶树资源中的咖啡碱、可可碱组分进行测定,发现咖啡碱含量高的茶树资源可可碱含量低,而咖啡碱含量低茶树资源的可可碱被积累。利用RT-PCR分析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sAMS)、次黄嘌呤苷-5-单酸脱氢酶基因(TIDH)、咖啡碱合成酶基因(TCSI)在咖啡碱含量不同的茶树品种间的表达水平差异,并结合咖啡碱含量数据发现,sAMS和TIDH的表达水平对咖啡碱含量变化影响不明显。TCSI在高咖啡碱和低咖啡碱材料中均有表达,且TCSI在高咖啡碱材料中的表达比在低咖啡碱材料中高。推测可能是低咖啡碱茶树资源中咖啡碱合成酶活性低或者存在其他的调控机制,导致咖啡碱的生物合成受阻,使得可可碱被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