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morphology(模糊匹配)
65条记录
农林复合系统中滇龙胆形态和生物量变化研究

广西植物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幼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sinensis)、十年茶树、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间作模式和荒坡栽培滇龙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长、根粗、生物量等性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其形态和生物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荒坡栽培、滇龙胆与十年茶树间作其株高最高,为(37.32±8.36)cml和(37.31±9.62)cm,与大叶桉间作其株高最低,为(19.08±12.40)cm;荒坡栽培植株茎粗数值最高,为(0.36±0.13)cm,大叶桉间作茎粗数值最低,为(0.23±0.04)cm;与茶树间作植株根系最长,为(18.42±7.23)cm、和(17.71±7.34)cm,与尼泊尔桤木间作植株须根数最少,为(7.32±2.23).m、;根粗受栽培模式影响不显著(P>0.05);荒坡栽培全株生物量最高,为(14.52±13.37)g,大叶桉间作全株生物量最低,为(2.17±1.42)g。相关性分析显示,株高、茎粗和须根数与全株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514,P<0.01;R=0.510,P<0.01;R=0.339,P<0.01)。根茎比与全株生物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29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各性状对全株生物量的积累贡献程度不同,株高、茎粗、须根数和根粗是影响滇龙胆生物量积累的主要性状。荒坡栽培光照条件较好,有利于植株生物量的积累;与桉树间作,滇龙胆可能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共同影响,使其植株矮小,生物量偏低。6种栽培模式中荒坡、滇龙胆与茶树、木瓜间作栽培为高产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农林药用复合种植中物种搭配、时间和空间种植技术优化升级以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林系统 滇龙胆 形态 生物量 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蜂一代杂交种蜂王浆生产性能形态学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美意种王和蜂王浆高产2个西方蜜蜂品种为亲本,对其杂交一代蜂王浆生产性能形态学进行分析研究,测定了正反交西蜂一代杂交种工蜂的咽下腺长度和重量、工蜂体重和头重。结果表明,同一工蜂的左、右两条咽下腺长度、重量差异均不显著;正交种和反交种工蜂体重分别是0.119 3 g和0.114 5 g,二者差异显著;工蜂头重正交种为0.013 5 g,反交种为0.012 9 g,二者差异显著;工蜂咽下腺长度正交种为12.51 mm,反交种为11.21 mm,二者差异极显著;工蜂咽下腺重量正交种为0.001 3 g,反交种为0.0012 g,二者差异不显著;试验蜂群正交种和反交种蜂王浆产量分别是128.2 g和68.37 g,二者差异显著,说明工蜂咽下腺长度与蜂王浆产量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 西蜂 杂交一代 蜂王浆 咽下腺 形态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咖啡食叶害虫白痣姹刺蛾的发生与为害

中国热带农业 2015

摘要:白痣姹刺蛾是小粒咖啡上重要的食叶害虫。该虫在云南省普洱、临沧和保山地区小粒咖啡种植区普遍发生,以幼虫在小粒咖啡叶片取食造成为害。本文介绍了白痣姹刺蛾的分布、发生、为害及形态特征

关键词: 白痣姹刺蛾 形态特征 发生与为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蚕区新入侵桑树害虫双钩巢粉虱的初步鉴定

蚕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蚕区受害桑树的叶片背部采集到一种新的粉虱类害虫,在实验室观察其成虫和卵的形态特征,并结合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mtDNA COⅠ)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分类鉴定。观察采集粉虱样本的成虫及卵粒四周有粉状物和蜡丝包覆,雄成虫阳茎具有一个双钩结构;提取粉虱样本的基因组DNA,以mtDNA COⅠ基因的通用引物扩增、测序,将拼接序列提交NCBI数据库比对,与数据库中双钩巢粉虱同源序列(GenBank登录号:HM150635.1)的相似度为99%,截取657 bp片段序列比对,二者仅存在1个碱基差异。经过对该粉虱样本的形态识别与mtDNA COⅠ基因分子标记鉴别,初步鉴定其为入侵桑树的双钩巢粉虱(Paraleyrodes pseudonaranjae)。

关键词: 桑树 入侵害虫 双钩巢粉虱 形态特征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北球花报春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学观察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5

摘要: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滇北球花报春为材料,结合外部形态观察,以茎尖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其花芽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滇北球花报春的花芽分化始于5月底,经过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序原基和小花原基分化期、花器官分化期、花序形成期5个时期。滇北球花报春植株的外部形态变化与其花芽分化紧密结合,其中心叶片的莲座化程度与其花芽分化进程紧密相关。

关键词: 滇北球花报春 花芽分化 外部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中国黑块菌的介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食用菌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黑块菌是一类珍稀的外生菌根食用菌。着重描述印度块菌和夏块菌的形态特征和鉴别特征,并介绍它们的生境及分布区域。同时,对块菌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黑块菌 形态特征 鉴别特征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威信、镇雄与蒙自东方蜜蜂形态对比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威信、镇雄年均日照时间较少,降水量较多,采集威信东方蜜蜂3群蜂群蜜蜂样本和镇雄东方蜜蜂1群蜂群样本,与蒙自东方蜜蜂6群蜂群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每群测定分析15只,每只工蜂共有38个测定的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镇雄东方蜜蜂形态特征上与威信和蒙自东方蜜蜂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对进一步揭示威信、镇雄东方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价值,为建立保种区域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东方蜜蜂 威信 镇雄 生物学特性 形态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云贵高原中蜂与滇南中蜂形态学初探

中国蜂业 2014

摘要:为了研究云贵高原中蜂与滇南中蜂在形态学上的差异,对云南省各地的中蜂样本进行了形态测定分析。38个形态特征的测定结果表明滇南中蜂比云贵高原中蜂颜色较浅,体型相对较小;聚类分析得出: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主要是滇南中蜂的分布区,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主要是云贵高原中蜂的分布区。由此可知,北回归线对滇南中蜂和云贵高原中蜂划分具有重要的地理分隔意义,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两个地方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云贵高原中蜂 滇南中蜂 形态学 北回归线 划分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蜂形态测定方法研究

中国蜂业 2014

摘要:目前,国际上蜜蜂分类应用研究已经上升到分子鉴定水平,但形态分析仍是基因材料特征描述的主要手段,在了解蜜蜂外部形态及蜜蜂形态分析的过程中,蜜蜂形态的测定必不可少。本文结合国内外的蜜蜂形态学研究方法,总结了蜜蜂形态测定的详细方法,从而为蜜蜂形态学和分类学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蜜蜂 形态学 测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方蜜蜂抗螨蜂种子代形态测定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蜜蜂外部形态特征是蜜蜂分类鉴别的重要依据,而且形态特征与蜂群的经济性能紧密相关,因此,在抗螨蜜蜂遗传育种上可作为遗传标记辅助相关生产性状的选育。本实验采集西方蜜蜂抗螨蜂种子一代和子二代与本地意蜂、浙大蜜浆高产蜂种4个类型共20群蜜蜂样本,每群测定分析15只,每只工蜂共有38个测定的形态指标。结果表明抗螨蜂种子代在形态特征上与本地意蜂和浙大蜜浆高产蜂种存在显著差异;区辨和聚类分析得出,抗螨蜂种子代之间为一个类群,与浙大蜜浆高产蜂种聚为一个分支,与本地意蜂相对分开。

关键词: 西方蜜蜂 抗螨蜂种 子代 形态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