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野生余甘子保护及开发利用
《农学学报 》 2019
摘要:为系统总结回顾云南干热河谷余甘子的保护和利用状况,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对策,通过对云南野生余甘子的利用价值、生境及分布特点、保护利用现状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综述,总结了云南野生余甘子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分布区域及生境概况、群落分布特点、野生群落现状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由于国家建设开发的需求及民间掠夺性的采伐,云南干热河谷野生余甘子种质资源群落在逐年减少,野生余甘子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极大威胁.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余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云南省干热河谷野生余甘子进一步保护、开发的相应技术措施和方法,为余甘子产业发展和种质资源的进创新利用提供保障.


低异交率短翼瓣型蚕豆材料的发掘及利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9
摘要:蚕豆属常异花授粉作物,平均异交率30%左右,高异交率导致其在推广应用中品种一致性、稳定性降低.受媒介及气候因素影响,由传统种质中选育得到的低异交率品种稳定性差.选育具有特殊花器结构的蚕豆品种,减少虫媒觅食授粉,可降低自然异交率,使品种一致性、稳定性得以稳定保持.本研究从云南地方资源中发掘自然变异短翼瓣型蚕豆材料1份,命名为81-37.短翼瓣型花器可避免虫媒与花器接触,即短翼瓣花器结构不利于虫媒驻足采蜜,大幅减少虫媒为介质的异交现象,实现自花授粉,使异交率由30%左右降低至5%以内.以短翼瓣型蚕豆材料、普通型蚕豆材料为亲本进行杂交或回交,从子代中选育具有短翼瓣型花器结构的高产优质蚕豆品种进行推广应用,使品种熟期、花色、种皮种脐颜色、子叶颜色、株高、荚形及营养品质得以稳定保持,提高农产品质量,稳固产量;使品种抗逆性、适用性得以稳定保持,增加原种使用年限,推进产业发展.为蚕豆种质资源保存、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提供优良材料及技术支撑.


低纬高原甘蔗螟虫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中国糖料 》 2019
摘要:本研究针对低纬高原灾害性蔗螟防控难题,历时10年协同攻关,系统攻克了蔗螟综合防控瓶颈,形成了一批核心产品技术,促进了甘蔗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并取得几方面的创新性成果:首次明确了低纬高原蔗区灾害性螟虫种类、种群结构及灾害特性,为制定综合防控技术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构建了低纬高原蔗区螟虫种群监测技术体系和预警监测网点,实现了蔗螟种群动态精准监测,为综合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开发了低纬高原蔗区螟虫无人机飞防施药技术且大面积成功应用,为有效防控螟虫成功开辟了一条轻简高效新途径;研究形成灯诱和性诱诱杀成虫技术规模化应用,推进了螟虫绿色防控技术进步;在低纬高原蔗区集成无人机飞防、生物制剂、理化诱控、性诱剂诱捕等综合防控技术,制定了标准化技术规程,显著提高了大面积整体防控效果;多年来在低纬高原蔗区云南8个主产州(市)组织进行了甘蔗螟虫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控制了危害,防控效果显著.2017—2018年累计推广应用278 khm2(无人机飞防13334 hm2),共挽回甘蔗损失3.666 Mt,增加蔗糖469 kt,新增销售额39.79亿元,新增利润12.51亿元,增税1.88亿元.研究成果技术集成度高、实用性强、转化程度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为低纬高原蔗区蔗糖业持续稳定发展、减损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边疆民族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贫做出了重大贡献.


EM菌的制作及其在猕猴桃生产中的应用
《热带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将EM菌应用在猕猴桃种植上,分析土壤氮、磷数值,以及物候期、生长势、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产量、果实品质等.结果发现,在猕猴桃种植生产上施用有机肥后,加施EM菌,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全氮、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增加猕猴桃枝条生长长度,增粗猕猴桃枝条,提早展叶和开花,提高单株产量和单果重量,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干物质含量,提早采收期.


浅析农业科技推广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卷宗 》 2018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也非常普遍,新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春种秋收。而农业科技推广档案管理也是现在科技新农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就农业科技推广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加强和改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云南黄精属植物资源及其药理作用的调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通过对云南境内黄精属植物资源及其药理作用的调查,摸清云南黄精属药材用药的现状,为研究和开发利用黄精植物提供依据。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野外实地考察、资料整理等方法,以确定云南黄精属植物资源种类、植物学特征、生境分布、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应用等信息,分析其使用价值。云南省黄精属植物初步统计有12种,其中野生11种、外来引种1种,有药效记载的只有9种;滇黄精和卷叶黄精地域性分布范围广,而节根黄精和格脉黄精的地域性很强,分布集中;已大量开发利用并在市场上流通的滇黄精、黄精和康定玉竹仅占总量的25%,其他为滇黄精的代用品。云南省黄精属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但是栽培种很少,需要注意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