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40条记录
油菜与紫苏FAD3基因的序列比较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蓝型油菜'滇早油16号'[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含量为9.7%]和紫苏'滇紫1号'(亚麻酸含量为64.7%)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开花后40 d种子的FAD3基因,分别获得了 7条油菜和5条紫苏FAD3基因的CDS.油菜序列间存在着碱基缺失和碱基替换,其序列一致性为96.39%;紫苏序列间存在着碱基替换,无碱基缺失,其序列一致性为99.57%;但油菜和紫苏间的序列一致性仅为81.72%.油菜FAD3蛋白的等电点在7.42~7.85,偏中性,其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为97.00%;紫苏FAD3蛋白的等电点为8.93,偏碱性,其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为99.87%;但油菜和紫苏间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仅为83.33%.油菜和紫苏的FAD3蛋白均有3个跨膜区和3个组氨酸富集保守区.在组氨酸富集保守区有16个氨基酸改变,其中6个氨基酸发生性质改变.在第3组氨酸富集保守区和第3跨膜区,油菜与紫苏FAD3蛋白的二级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结果暗示了油菜FAD3酶的比活力和紫苏的可能不同,是引起其种子ALA含量不同的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提高油菜亚麻酸含量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紫苏 FAD3 α-亚麻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与思考

科学通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2年,湖南农业大学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分别育成小麦光温敏核不育系ES系列和温光敏核不育系C49S系列,为中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年云南省引进ES和C49S进行育性鉴定,筛选出的重庆温光敏不育系C49S-87在云南3个生态区有15~20d的不育期,利用该不育系育成的杂交小麦品种云杂3号于2002年通过云南省审定并实现了较大面积的生产应用.2001年,利用C49S-87育成不育期更长、育性更稳定、异交结实性更好的不育系K78S,以之组配的云杂5号和云杂6号分别于2004、2005年通过云南省审定.借助云南小麦生长期间多风、少雨的有利条件和K78S的优良异交结实习性,研究建立了父、母本带状种植机械化高效制种技术,制种产量可达到4500 kg/ha以上,促进了杂交小麦品种在云南的推广应用.同时还研发了基于小麦玉米杂交的小麦双单倍体技术用于加速不育系、恢复系创制以及亲本提纯.2005年之后,受配合力优良的实用型不育系少、恢复系育种体系不完善、不育系和恢复系的条锈病抗性丧失等因素影响,云南省在强优势杂交小麦品种选育上进展甚微.本文总结了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在云南研究30年的成功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杂交小麦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小麦 两系法 温光敏核不育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木花粉离体萌发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不同辣木材料花粉的离体萌发培养基,本研究以辣木花粉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氯化钙、蔗糖及硼酸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观测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蔗糖>氯化钙>硼酸,蔗糖和氯化钙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显著,而硼酸浓度影响不显著;辣木花粉在175 g/L蔗糖,400mg/L氯化钙,150 mg/L硼酸的培养基中,花粉平均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进行测定,发现美国种源的辣木花粉活力较高,肯尼亚种源的花粉活力较低.本研究结果可为辣木杂交育种的父本选择提供参考,提高人工杂交授粉的效率.

关键词: 辣木 花粉萌发率 离体培养 正交试验 不同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探讨甘薯(Ipomoea batatas)地上/地下部提取物的化感作用,从植物化感作用的角度对农田杂草进行抑制和生态防控.[方法]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从甘薯地上/地下部水提液中得到水相、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萃取物,以发芽率、根长、茎长和鲜重变化为参数,测定4种萃取物对3种农田恶性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甘薯地上/地下部4种萃取物对马唐、黑麦草、三叶鬼针草的种子发芽率、根长、茎长和生物量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力最强,高浓度1.00~2.00 mg/mL时对马唐、黑麦草、三叶鬼针草种子发芽率抑制率分别为40%~100%和50%~100%,茎长抑制率分别为48%~100%和66%~100%,根长抑制率分别为65%~100%和67%~100%,生物量抑制率分别为76%~100%和75%~100%.水相和正丁醇相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力最弱,对马唐、黑麦草、三叶鬼针草的根长、茎长和生物量具有"低促高抑"的现象.随浓度增加,4种不同萃取物对马唐、黑麦草、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率逐渐提高,抑制效果总体上依次为生物量>根长>茎长>发芽率.从综合效应指数的对比来看,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对马唐、黑麦草、三叶鬼针草的抑制率地下部普遍大于地上部,而水相和正丁醇相的抑制率地上部大于地下部;三叶鬼针草受到的抑制是最大的,其次为马唐和黑麦草.[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甘薯萃取物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中含有主效化感物质,为下一步开展甘薯化感物质的鉴定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甘薯 萃取物 化感作用 抑制率 化感响应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外辐射生态学》新书推介

生态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外辐射生态学》于2021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此书总结近20年针对紫外辐射生态学领域所开展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结合最新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系统总结了紫外辐射生态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国内外近年来唯一一部体系完整、内容全面、阐述深入的紫外辐射生态学著作,对生态学研究极具参考价值。

关键词: 紫外辐射 生态学 新书推介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旱地小麦新品种产量和品质对减量施氮的响应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减量施氮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给云南省小麦保优、节本、高效栽培技术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新育成的旱地小麦品种云麦76和云麦77为材料,设置5个减氮梯度,即:300 kg/hm2(N1)、240 kg/hm2(N2)、180 kg/hm2(N3)和120 kg/hm2(N4)和不施氮肥(N5),测定不同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及构成因素和品质相关指标,并对籽粒产量与穗数、穗粒数、千粒重3个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不同施氮处理下,云麦76和云麦77的产量均是随着施氮量减少而减低,施氮量由300 kg/hm2减至240 kg/hm2时,减产不显著,减幅分别为1.38%和0.30%;施氮量减少至180 kg/hm2及以下时,减产显著.产量构成因素上,单位面积穗数随施氮量的减少显著降低,施氮量对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影响不显著;产量与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92),与穗粒数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在施氮180 kg/hm2和不施氮处理下,云麦77的产量较云麦76分别高10.67%和28.87%,且在同一减氮处理下,云麦77的产量降幅远低于云麦76.品质方面,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沉降值、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对施氮量的响应因品种而异,云麦76的沉降值随施氮量的减少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减氮处理对云麦77的沉降值无显著影响;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随施氮量的减少而不同程度降低.[结论]云麦77是耐低氮小麦品种.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地区常规施氮量为300 kg/hm2时,能实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减氮 旱地小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肉灵芝三个新品种的选育报告

菌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白灵芝’3个新品种由采自云南不同地区的野生白肉灵芝菌株,经常规育种系统选育获得,属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3个品种的子实体菌肉洁白、质软,弹射孢子粉少,形态特征差异大。菌丝生长适宜温度18–23℃,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15–23℃,菌丝长速快,发菌期、出菇期短,是中低温型早熟新品种。3个品种均适宜熟料袋栽覆土栽培,干芝产量和品质均高于对照品种。

关键词: 白肉灵芝 品种 中低温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秋海棠花香挥发性物质测定与特征香气成分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种秋海棠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花香挥发性物质,并通过香气活性值(OAV)和主成分分析鉴定不同种类的特征香气和主要香气物质.结果表明:①4个秋海棠种类中共检测到54种挥发性物质,萜烯类和苯类/苯丙素类化合物种类较为丰富,各种类花朵挥发性物质总含量不同,柳叶秋海棠最高,其次为中华秋海棠和假厚叶秋海棠,里氏秋海棠最低;②4种秋海棠中共鉴定出15种特征香气物质(OAV≥1),芳樟醇、β-月桂烯、D-柠檬烯、癸醛在不同种类中具有较高香气活性值,与各种类自身的特征香气物质一起形成各自独特香气,假厚叶秋海棠花朵更加突出果香气味,中华秋海棠花朵则更加突出草香气味,柳叶秋海棠花朵兼有果香、甜香气味,里氏秋海棠花朵则具有花香、果香和甜香气味;③各种类主要香气物质差异大,假厚叶秋海棠的主要香气物质为β-石竹烯,中华秋海棠的是α-法呢烯、β-罗勒烯、苯乙腈等,柳叶秋海棠中天竺葵醛、苯乙醇等贡献大,里氏秋海棠中则为二丁基羟基甲苯和十二醛.

关键词: 秋海棠 花香 挥发性物质 特征香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木耳'高原云耳3号'的选育报告

菌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原云耳3号'由采自云南保山大平坦山区的一株野生黑木耳,通过驯化栽培、组织分离等多代自然选育获得.子实体大小中等,耳片中间层厚、腹面和背面易分离;呈浅口圆碗状,有光泽,质地柔软,无耳脉.采用小孔栽培,开口10d左右现芽,出耳温度10-26℃.产量高,抗逆性强,是性状较好的一个中早熟中低温型品种.适宜海拔1000-2000m的低纬高原地区规模化栽培.

关键词: 黑木耳;品种;驯化;低纬高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两系粳型恢复系云恢501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恢50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自育粳型中间材料HNC1与高抗稻瘟病材料09J13杂交,经6 a 8代系选育成的高原两系粳型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好、配合力高,株型好、壮秆大穗、抗倒性强,花粉量大易制种等特点;与母本云粳206S、云粳208S配组分别育成的高原两系杂交粳稻组合云两优501和云两优502,201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高原粳型恢复系 云恢501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