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GIS的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土壤侵蚀敏感性情景分析
《山地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GIS-IDRISI软件,在其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结合植被、土壤和DEM数据建立了一个土壤侵蚀功能模型,并在3种不同植被状况下(1.现有植被;2.植被遭受严重破坏;3.植被得以良好保护和恢复),利用此模型对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在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内,土壤侵蚀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高海拔的高山区域和低海拔的澜沧江河谷区,而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主要分布于中间海拔区域。研究区现有植被得到了当地藏族居民的较好保护,但如果该区域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如情景2所示,那么土壤侵蚀极敏感、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区面积将大量增加,相反,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的面积将大量减少,尤其是不敏感区将几乎全部消失。所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当前的首要任务为保护好当地的植被和各生态系统。


模糊隶属函数值法研究云南籼稻核心种质BC_3F_2不同群体间耐低磷差异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231份云南籼稻核心种质作供体亲本、滇屯502作轮回亲本配制回交后代BC3F2群体,设低磷(有效磷6.26 mg/kg)胁迫和正常磷(有效磷40 mg/kg)胁迫2种处理进行耐低磷鉴定,用模糊隶属函数值法分级并比较BC3F2和其籼稻亲本耐低磷差异。结果表明:①以模糊隶属函数值为指标进行耐低磷特性分级,籼稻亲本和回交后代BC3F2之间及稻作区间均存在差异。②籼稻亲本和BC3F2回交后代的模糊隶属函数值方差分析有3个稻区差异不显著。说明BC3F2较好的保持了亲本的耐低磷特性。③BC3F2回交后代耐低磷特性发生了部分变异,耐低磷能力有趋于轮回亲本滇屯502的趋势。④筛选出10份超强耐低磷BC3F2组合和4份弱耐低磷9级敏感组合,可作为基因定位研究和磷高效新品种选育的重要亲本材料。⑤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耐低磷综合评价可对每个品种或回交后代群体做出精细分级,直观反映各个稻区耐低磷力大小,大大提高了表型鉴定的准确度。


不同温度下丛枝菌根对苍术根茎生物量和挥发油的影响
《中草药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高温胁迫下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AM真菌)对苍术根茎生物量及其根茎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接种AM真菌,测定苍术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根茎挥发油的量。结果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栽培苍术在自然条件下的AM真菌侵染率,而接种AM真菌苍术根系的侵染率无影响。高温胁迫下,接种AM真菌苍术根系的侵染率与未接种的苍术相比超过4倍。高温胁迫下,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苍术根茎鲜质量、根茎含水量、根干质量、地下总干质量、挥发油组分数,显著降低苍术根茎挥发油中愈创醇与茅术醇的量。结论高温胁迫下接种AM真菌,有利于提高苍术根系侵染率、促进苍术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积累,并影响苍术根茎挥发油总数和主要组分的量。


基于地统计学的稻田灰飞虱时空动态初步分析
《中国植保导刊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2005年在扬州市邗江区1块50 m×105 m的稻田做网格取样调查,利用地统计方法对灰飞虱成、若虫的时空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在14次调查低龄若虫、高龄若虫和长翅成虫拟合得到的变差函数模型中,符合球状模型、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的分别有20、13和9个。大多数数据各向异性显著,且方向与水稻行方向密切相关。与若虫相比,成虫的各向异性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大部分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中等或较弱,其中低龄若虫的空间结构受成虫产卵行为影响而表现无规律,高龄若虫的随机性强度与密度成负对数曲线相关,长翅型成虫则随机性一直很强。对其时间序列上的克立金插值图分析得出,施药对飞虱田间分布的影响显著。若虫的分布情况相对稳定,长翅型成虫则在高峰期有扩散的现象。成、若虫在空间结构和田间分布上的特点主要是由其自身行动能力所决定,而成虫产卵和施药等也是其影响因素。


滇龙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以及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观测滇龙胆种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和结论:25℃为种子最适宜萌发温度,发芽率可达76.33%。光照对种子萌发影响显著,黑暗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极低。在自然条件下,干藏为种子最佳贮藏方式,可促进种子后熟作用,保持种子活力,但不能超过6个月。100~1 000 mg.L-1赤霉素处理可明显缩短滇龙胆种子萌发时间,其中500 mg.L-1赤霉素处理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至95.00%。


沧源蔗区土壤养分现状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甘蔗产区土壤养分状况,并根据养分丰缺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施肥,最终实现甘蔗高产高糖,对云南省临沧市沧源蔗区采集的185份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定,结果表明:沧源蔗区土壤大部分呈微酸性,53.51%土壤样品的pH在5.5~6.5;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74%;全氮含量极低,75.14%的土壤样品小于0.050%,平均为0.042%;碱解氮含量中等,平均为101.43mg/kg;全磷含量低,平均为0.082%;有效磷含量低,平均为6.33mg/kg;全钾含量低,52.97%的土壤样品含量在1.01%~1.50%,平均为1.403%;速效钾含量中等,平均为146.32mg/kg;微量元素有效锌缺乏,79.75%的含量低于1.5mg/kg;有效锰、有效铁和有效铜93%以上的土壤样品都高于临界值,铜、铁和锰不缺乏。根据土壤养分分析结果,在沧源蔗区建议有机肥结合速效氮磷钾复合肥施用,有利于甘蔗的高产高糖。


文雅杜鹃组织培养研究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文雅杜鹃1a生半木质化茎段作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和组合对文雅杜鹃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在WPM+ZT 2.0mg/L(单位下略)+IAA 0.5添加蔗糖30g/L,琼脂4g/L,pH 5.0的培养基上诱导率达83.33%;最佳继代培养基为WPM+ZT 0.8+NAA 0.05+蔗糖30g/L+琼脂4g/L,pH 5.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WPM+IBA 1.0+NAA 0.5+蔗糖30g/L+琼脂7g/L+活性炭3g/L,pH 5.0,生根率为93%。


云南水稻上检测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植物病理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n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disease)是我国南方稻区一种新的水稻病毒病害。自2001年在广东省阳西县首次发现以来,该病危害范围逐年扩大,2009年我国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海南、浙江、福建、湖北和安徽9个水稻主产省(区)及越南北部19个省发病面积约33.33万hm2,基本绝收面积0.67万hm2[1,2],对水稻生产威胁巨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


剑川县野生菌资源及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
《中国食用菌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剑川县有丰富的野生菌资源。调查发现该县常见的野生菌有166种,79属,65.7%是菌根菌,其中美味牛肝菌(Boletu edulis)、铜色牛肝菌(B.aereus)、茶色牛肝菌(B.brunneissimus)、灰褐牛肝菌(B.griseus)、松苞菇(Catathe-lasma ventricosum)、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红汁乳菇(L.hatsudake)、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黄鸡油菌(C.aurora)、羊肚菌(Morchella sp.)是主要的贸易真菌。同时在调查中注意到剑川野生菌资源存在过度利用、不科学采集及违规贸易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