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青刺果研究概述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青刺果(Prinsepia utilis Royle)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是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又名总花扁核木。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四川、西藏和贵州等海拔在1800~3200 m的山区、山坡、干旱河谷、荒地和丛林中。青刺果在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已有几千年的食药用历史。为了研究青刺果在药用、食用、护肤、保健功能等方面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有关青刺果及其产品和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青刺果根、茎、果仁中含多种对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粗脂肪、多糖、黄酮、萜类等,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提高缺氧耐力、抗菌、维持生物膜流动等作用,另外在青刺果的栽培、萃取及化学成分分析方面也取得较大的进展,然而对青刺果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存在不足,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青刺果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其在药理学上的应用。


特异资源绿天麻和乌天麻光合色素合成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乌天麻和绿天麻为材料,研究其叶绿素光合色素合成特性,从而揭示其光合色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的机理。测定乌天麻和绿天麻叶绿素合成途径中的前体物质的含量,包括﹠-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尿卟琳原III(Urogen III),原卟琳IX(Proto IX)和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镁原卟琳(Mg-Proto),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到脱植基叶绿素(Chlide)光转化效率的测定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叶绿素前体物质中,乌天麻原卟琳IX(Proto IX)含量为绿天麻的2.3倍,乌天麻镁原卟琳(Mg-Proto)的含量仅为绿天麻的3/5,而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到脱植基叶绿素(Chlide)光转化效率并未检测到有吸收,乌天麻胡萝卜素为绿天麻的6.3倍。通过叶绿素合成途径方向揭示了绿天麻和乌天麻的光合色素合成特性。


幼龄果园坡耕地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保持效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2016 CSCD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滇西南地区新植果园不断增多,水土流失及土壤退化成为该区域内普遍存在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提供切实可行的耕作技术指导,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本研究以滇西南边境地区坡耕地幼龄果园为对象,通过测定3种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和生物覆盖)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生物覆盖均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减少水土流失。相比于传统耕作,其他2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质量分数增加了14%以上,径流量减少20%左右,土壤流失量减少10%~30%,总养分流失减少20%~30%。其中,生物覆盖模式水土保持效果更为显著,而且,随着试验时间推进,秸秆覆盖和生物覆盖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幼龄果园 坡耕地 保护性耕作 水土保持 传统耕作 秸秆覆盖 生物覆盖


培养和提高干部信息素质的思考
《兰台世界 》 2016
摘要:档案信息的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档案工作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新任务,对档案干部提出了培养信息的新要求,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广泛应用。档案干部必须努力培养新信息素质,提高自己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档案工作。档案工作才能跟上信息社会前进的步伐。提高档案干部信息素质主变表现为能使用信息工具保管档案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等方面的技术与能力。具体来说。主要从五个方面培养档案干部的信息素质:


农林生物质原料热值比较及烟杆-玉米杆生物质燃料优化配方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以干质量热值测定为基础,对云南省农林常见废弃物进行了生物质原料筛选,对烟杆-玉米杆生物质成型燃料不同配比进行了热值测定,并对不同配比的烟杆-玉米杆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品的燃烧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木质类样品的干质量热值普遍较高,其次是草本类;秸秆类样品中以烟杆、玉米杆、麦秸的干质量热值较高。综合筛选结果,认为烟杆、玉米杆、麦秸可作为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制作的理想原料。将烟杆与玉米杆按照不同含量进行配比,其中烟杆∶玉米杆=7∶3处理样品热值最高,同时该含量配比的烟杆-玉米杆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品的综合燃烧性能最好,可作为烟杆-玉米杆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制作的较优配比组合。


云瑞14系列甘蔗杂交组合的同异分析法评价
《中国糖料 》 2016
摘要:为了科学、高效地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甘蔗优良杂交组合,提高育种效率。采用同异分析法,对2014—2015年度云瑞14系列的42个杂交组合,进行了以株高、茎径、锤度、有效径、单茎重、产量6个目标育种指标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瑞03-321×云蔗10-45、云瑞10-1055×德蔗07-36、云蔗05-51×云瑞05-770三杂交组合的综合联系度数值分别是0.8105、0.8097、0.8008(均>0.8000),同异分析评语为优秀,其中云瑞03-321×云蔗10-45这个杂交组合的综合联系度是42个材料中最大的。云瑞05-679×德蔗93-94、德蔗07-36×云瑞05-704两杂交组合的综合联系度依次是0.7030、0.7008,综合联系度数值介于0.700~0.800之间,同异分析评语为良好。其余杂交组合表现一般。


套袋加重柠檬虫斑的发生
《农家顾问 》 2016
摘要:通过试验调查,研究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加重虫斑的发生,对病斑无影响;套袋时间长达60天,会加重柠檬果面虫斑的发生程度;套袋时间过早(柠檬直径小于3厘米)、套袋时未将果袋撑大的套袋方式均会造成果面损伤,严重影响柠檬果实的外观品质。


昆虫对冬季显花植物蜜粉组合的选择偏好
《贵州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探明昆虫的授粉行为与不同粉蜜组合模式植物间的关系,采用野外考察法研究冬季昆虫对油菜(含大量花蜜与适量花粉)、芥蓝(含大量花蜜与少量花粉)、蚕豆(含少量花蜜和大量花粉)等不同花蜜和花粉组合模式显花植物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昆虫对油菜的访花频次为(591±11.83)只/d,显著高于蚕豆的(127±1.90)只/d和芥蓝的(180±2.53)只/d。蜜粉组合方式(油菜)比仅提供粉源(蚕豆)更能吸引授粉者。优势访花昆虫1d的最大访花量及其出现时间存在差异,中蜂和食蚜蝇的最大访花量分别为(34±9.80)只和(14±0.56)只,出现在12:00~13:00;意蜂为(39±9.17)只,出现在12:30~14:30;家蝇为(12±1.34)只,出现在16:00~18:00。最大访花量及其出现时间的差异能减少授粉者间的取食竞争,提高显花植物的授粉率。
关键词: 访花昆虫 访花偏好 授粉组合 油菜 芥蓝 蚕豆 冬季


18个长寿花品种的引种栽培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引种自荷兰的6个单瓣长寿花品种和12个重瓣长寿花品种进行栽培状况和开花特性的研究,并对其主要性状开展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长寿花在昆明地区具有良好的栽培适应性,大多数供试品种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长寿花从定植到开花所需时间分别为:单瓣品种155~180 d,重瓣品种188~210 d,花期分别为:单瓣品种68~103 d,重瓣品种50~98 d;经由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理想参考品种关联度较好的单瓣长寿花品种为‘Parina’、‘Rumina’,重瓣长寿花品种为‘Tate’、‘Ewbank’、‘Casablanca’,建议在昆明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不同生态稻作区氮肥增产效应及其利用率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4个典型生态粳稻区,以广适性的5个品种为材料,研究氮肥对不同稻区产量影响,并分析氮肥利用率及其不同稻区施氮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不同稻区产量,施氮增产率及其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温暖粳稻区>寒冷粳稻区>籼粳交错区>冷凉粳稻区,寒冷粳稻区产量提高主要是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增加,而其它3个稻区产量的提高主要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加所致。生产等量的稻谷氮肥需要量的大小顺序为寒冷粳稻区>冷凉粳稻区>籼粳交错区>温暖粳稻区。不同稻区对氮肥的利用效率存在差异,氮肥农学利用率大小顺序为温暖粳稻区>籼粳交错区>冷凉粳稻区>寒冷粳稻区,氮肥吸收利用率大小顺序为籼粳交错区>温暖粳稻区>冷凉粳稻区>寒冷粳稻区,4个稻作区的土壤氮素贡献率在61.10%~66.09%之间,说明各稻作区吸收的氮肥主要来自土壤,通过培肥地力,维持较高的地力水平对稻谷的超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