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断穗小麦和节节麦黏壳、断穗基因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云南小麦中黏壳、断穗基因的起源,以马卡小麦和欧洲斯卑尔脱小麦为对照,利用定位在第二部分同源染色体的与黏壳性基因Tg-2BS、Tg-2DS及定位在第三部分同源染色体上的与断穗基因Br-3AS、Br-3BS紧密连锁的26对SSR引物来研究云南小麦、西藏小麦和节节麦在黏壳、断穗基因SSR位点上的遗传多样性和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与Tg-2BS、Tg-2DS还是与Br-3AS、Br-3BS紧密连锁的SSR位点上,云南小麦的遗传多样性都比西藏小麦的丰富。在黏壳性基因SSR位点上,云南小麦和西藏小麦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西藏小麦和马卡小麦之间、西藏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之间的关系远;而在断穗基因SSR位点上,云南和西藏小麦之间的亲缘关系又比它们各自与斯卑尔脱小麦之间的关系更近。但是这些结果不能确切说明云南小麦黏壳、断穗基因的来源。另外,在与Tg-2DS紧密连锁的SSR位点上,节节麦strangulata亚种与4个六倍体断穗小麦亚种的亲疏关系比taushii亚种与六倍体断穗小麦之间、typical变种与六倍体断穗小麦之间的关系远。说明六倍体断穗小麦的D染色体组供体可能不是strangulata亚种,而可能是taushii亚种的基因型。

关键词: 断穗小麦 节节麦 断穗和黏壳性基因 SSR位点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贞丰县和松桃县农业生物资源调查及物种多样性比较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调查的行政区域(县、乡镇)、民族和生物资源用途为分析单元,采用生物多样性测度指标(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评估了贵州省贞丰县、松桃县6乡(镇)不同民族管理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两县物种的多样性水平都较高且相当,但松桃县3乡(镇)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贞丰县3镇的更高;苗族管理利用的物种多样性比布依族、土家族和汉族的更高。在农业生物资源用途分析单元内,松桃县寨英镇及布依族、土家族利用的粮食作物物种、松桃县盘石镇、正大乡和苗族利用的蔬菜及一年生经济作物物种、贞丰县鲁贡镇和松桃县寨英镇以及苗族、布依族管理的果树及多年生经济作物物种、松桃县盘石镇和苗族利用的药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比其他乡镇、民族的更高。

关键词: 民族 调查 农业生物资源 物种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蚜茧蜂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分子检测及序列分析

中国植保导刊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通用引物、A大组和B大组的特异性引物对烟蚜茧蜂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分子检测,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w Apr、w Apr A和w Apr B,长度分别为620 bp、566 bp和463 b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w Apr、w Apr A和w Apr B在对应位置序列仅有4个碱基的差异。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寄生蜂仅感染了A大组的Wolbachia。

关键词: 烟蚜茧蜂 Wolbachia PCR扩增 ws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对OT百合‘Robinna’光合特性的影响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5

摘要:为探讨百合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切花生产期的光合特性,研究其冬季温室加温措施,提高百合切花质量,本文以OT百合品种‘Robinna’为试验材料,采用昼夜温度为15℃/1℃的低温环境,对供试材料进行持续15d的低温胁迫处理,并连续监测‘Robinna’各项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OT百合‘Robinna’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非常显著,与25℃/15℃常温对照相比,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百合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呈降低趋势,叶绿素a/b升高,光饱和点(LSP)降低、光补偿点(LCP)升高,可利用的光强范围在逐渐变小,光补偿点从19.31μmol m-2s-1上升到49.97μmol m-2s-1,光饱和点从321.91μmol m-2s-1下降到268.63μmol m-2s-1。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表观量子效率(AQE)、饱和光合速率(Pmax)、线粒体呼吸速率(Rd)均持续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表明:百合叶片的基础荧光(F0)增大,从正常值的620.58上升到低温胁迫15d后的662.0,而PSⅡ光化学效率及PsⅡ潜在活性有所降低;在低温胁迫条件下,‘Robinna’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及电子传递速率(ETR)的下降较少,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增加较少。特别是在低温胁迫3d后,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趋于平稳,变化不大。低温胁迫15d后常温培养2d,‘Robinna’各项光合生理指标均有所恢复,表明‘Robinna’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光合组织结构受破坏较轻,其吸收的光能可以较多用于光化学转化,通过热耗散的能量较少,引起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的下降。

关键词: 百合 低温处理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元谋县葡萄品种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介绍元谋县葡萄种植发展优势、品种应用现状、优势品种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元谋县葡萄品种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 品种 应用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甘蔗常用亲本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3份云南育种机构常用的甘蔗亲本资源为研究对象,10份甘蔗原始亲本种为外群体,使用30对多态性较高、在甘蔗遗传连锁图谱上分布较为广泛的Genomic-SSR引物对云南甘蔗常用亲本资源开展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甘蔗常用亲本在30个SSR位点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获得363个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352个,平均多态性条带比例和多态性信息量分别为96.97%和0.9441;在Jaccard相似性系数方面,云南甘蔗常用亲本材料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范围在0.2804~0.7329之间,平均为0.4309,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差异,其中来自大陆地区的亲本遗传差异最大,其次为来自国外地区的亲本;UPGMA聚类分析将所有亲本材料分为一大一小两个类群,而大类群又可分为2个亚类群,中国大陆地区一些既是主栽品种又是亲本的材料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引自国外的大部分亲本和一些老的国内自育亲本也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以上结果将为上述亲本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全国育种机构在亲本选择和组合配置上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甘蔗 常用亲本 遗传多样性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砷在药用植物三七根部组织及其亚细胞分布特征

植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SRXRF)与亚细胞分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细胞组织微区及亚细胞分布层面首次揭示了药用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受砷(As)的毒害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三七根部的As元素多集中在表皮组织中,且有向维管束运转的趋势;细胞液是As主要富集的亚细胞组分,用20 mg·L~(-1)As处理的三七细胞液中As含量约为不加As的200倍;分析三七主根亚细胞组分的As含量与营养液As浓度的曲线拟合方程,确定了营养液As浓度直接影响细胞液组分的As含量;各组分所占比例从大到小表现为:细胞液>细胞壁>细胞质,20 mg·L~(-1)As处理的细胞液中砷含量约占三组分总量的65.78%,达到最高比例,细胞壁和细胞器中则始终维持较低的砷浓度。

关键词: 三七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 亚细胞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株高相关性状数量研究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以31个甘蔗栽培品种的无性系植株为材料,对甘蔗株高相关表型性状进行了数量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材料的株高、节间数、节间长度及下部、中下部、中部节间长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节间长度与节间数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节间长度同株高的相关度优于节间数。中部节间的长度与甘蔗株高的相关程度高于其他两个部位。除首段外,材料差异对甘蔗各段节间的长度均造成了显著性差异。不同段位节间长度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具有随节间距离增加而减弱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实用性,同时可为甘蔗选种技术的改良与提高进行有益的数据积累。

关键词: 甘蔗 株高 节间数 节间长度 相关 数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丁醚脲、溴虫腈与苯丁锡不同组合物对家蚕的联合毒性

农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对朱砂叶螨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的丁醚脲+溴虫腈、丁醚脲+苯丁锡、苯丁锡+溴虫腈及丁醚脲+苯丁锡+溴虫腈不同配比混剂对家蚕的毒性。[方法]以食下毒叶法评价了各配比混剂对3龄和4龄起蚕的急性毒性。[结果]92.5%~95.0%丁醚脲与5.0%~7.5%溴虫腈混剂、53.5%~94.3%丁醚脲与5.7%~46.5%苯丁锡混剂及35.0%~78.4%丁醚脲、18.8%~62.9%苯丁锡与2.1%~7.8%溴虫腈混剂对3龄和4龄起蚕的联合毒性为中等毒级,联合作用系数介于0.5~2.6之间,表现为相加作用,即未增加毒性;85%~88%苯丁锡与12%~15%溴虫腈混剂的联合作用系数显著大于2.6,表现为增效作用,即增加了对家蚕的毒性。[结论]丁醚脲+溴虫腈、丁醚脲+苯丁锡及丁醚脲+苯丁锡+溴虫腈混剂在增强杀螨作用的同时,未增加对家蚕的毒性,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

关键词: 家蚕 丁醚脲 溴虫腈 苯丁锡 急性毒性 复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尖顶羊肚菌优质菌株的筛选方法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采用逐级淘汰的方法,对采集的20个尖顶羊肚菌菌株依次从个体大小、菌盖形态及颜色、菌柄形态及颜色、孢子颜色及数量、菌核生成能力方面进行筛选,最终得到了尖顶羊肚菌优质菌株M012。产量测试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尖顶羊肚菌优质菌株M012出菇早,个体生长速度快,且高产、稳产。

关键词: 尖顶羊肚菌 优质菌株 筛选方法 菌核生成能力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