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高效氯氟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番石榴实蝇代谢酶的影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高效氯氟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Bezzi)代谢酶的影响,采用药膜法测定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番石榴实蝇不同种群的毒力及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经药剂选育15代后,种群抗性倍数为11.50,达到中等抗性.在LC10,LC25和LC50处理下,敏感种群的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显著提升(p<0.05),而抗性种群的CarE和GST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种群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统计学意义.表明CarE和GST活性的提升与敏感种群的抗性发展有关.

关键词: 高效氯氟氰菊酯 番石榴实蝇 抗性倍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施用量与时间对香料烟农艺性状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氮素是对烟草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的元素,影响烟叶的产量、致香物质的形成和香吃味等品质,为确定香料烟巴斯玛14号的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间,本研究通过对香料烟进行不同施氮量和施用时间处理,调查记录各处理烟株生育期(移栽后25,50,75,90 d)的株高、叶数、茎围、叶长、叶宽、根长、根鲜重,测定植株成熟期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烟株株高影响较大,对茎围、根长影响较小,但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氮肥追施时间对烟株各农艺性状均有影响;团棵前期减少施肥量可以促进根系发育;追肥分3次共施用6 kg/667 m2(亩)氮肥处理的烟叶烟碱含量最高,还原糖、蛋白质含量适宜,烟叶的综合品质高于其他处理。

关键词: 氮肥 香料烟 农艺性状 烟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中园艺作物的重要性研究

农学学报 2015

摘要:现代园艺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作为现代农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保障社会稳定具有特殊的作用。笔者简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快发展云南省经济及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设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通过调查分析了园艺作物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收益远比一般其他农作物收益高,以及园艺作物在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中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促进示范带周边人们的经济发展,对全省的经济发展也能起到示范作用,同时,笔者提出了5条促进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园艺作物产业发展的建议供决策者和读者参考。

关键词: 昆曲 绿色经济示范带 园艺作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推进云南马铃薯主食化的措施与方法

云南农业科技 2015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2015年,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食化战略。马铃薯主食化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央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推动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是中国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选择","深入开展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推进马铃薯主粮化、主食化进程","符合国民增强体质的愿望,是发展粮食生产潜力的重要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湿交替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2014年在宜良县利用楚粳38和云粳36进行浅湿交替灌溉试验,研究了水稻移栽至成熟期不同浅湿交替处理对水稻产量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浅湿交替天数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浅湿交替灌溉处理7天后产量比对照减产5%以上。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交替灌溉后受影响,但无明显规律,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产量产生差异。与对照相比,浅湿交替灌溉处理后前期分蘖增长快、齐穗期功能叶叶面积指数增加,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齐穗期浅湿交替处理后茎、叶干重增加、穗干质量下降,成熟期茎、叶、穗干质量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水稻 浅湿交替灌溉 产量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余甘子野生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的对野生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研究,建立数量化、规范化的余甘子种质资源描述系统,于2011—2012年,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种质资源圃对80份余甘子种质资源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外果皮质量、外果皮厚、可食率、果核质量、果核长、果核宽等10项数量性状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上10个性状存在5.13%以上的变异系数,各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正态分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性状分级标准为1~5个等级,每个等级提出2份异地种质作为参照。该研究为我国余甘子种质资源描述系统数量化、规范化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余甘子 野生 种质资源 果实 数量性状 评价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洲型黄瓜成株期耐热性鉴定指标的筛选及预测方程的建立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欧洲型黄瓜成株期的耐热性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欧洲型黄瓜耐热性数学评价模型,以填补欧洲型黄瓜耐热性的研究空白,为今后大规模品种耐热性的评价奠定基础。在温度为36/25℃(昼/夜)的自然高温条件下,植株成株期的株高、叶面积、茎粗、主茎雌花数、化瓜数、畸形瓜数等11个指标的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筛选耐热性鉴定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将7个单项指标转换成2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欧洲型黄瓜成株期耐热性评价数学模型D=0.72175-0.04328,估计精度大于85.52%,并筛选畸形瓜数为耐热性鉴定指标。在相同高温逆境条件下,通过测定畸形瓜数,就可对不同基因型温室黄瓜的耐热性进行鉴定和预测。

关键词: 欧洲型黄瓜 耐热性 主成分分析 逐步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园艺与种苗 2015

摘要:[目的]为鲜食玉米产业持续发展,新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种源。[方法]2014年通过品种筛选试验,对主要经济性状、生育期、抗病性、品质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云甜玉9号、彩糯6号、云糯4号和云糯6号,可供来年大面积示范。[结论]该研究结果可在云南省保山市及气候类似地区做鲜食玉米示范品种应用。

关键词: 甜糯玉米 品种筛选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综合评价法在白芨种质资源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由于白芨的性状比较少,给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采用灰色理论和Topsis法对白芨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综合评价法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与种质资源田间综合表现相符。但在灰色关联度对种质资源的评价中,因其灰色关联度的差异不是很大,不能很好地评价出种质资源的优劣,而Topsis法评价结果中Ci值差异十分明显,能更好地评价品种的优劣。

关键词: 灰色关联法 Topsis法 白芨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绥江半边红李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

摘要:绥江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南岸湿热河谷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8℃,年有效积温5774.3℃,平均年降水量1063.8毫米,年日照时数1169.3小时,是绥江半边红李的适生区域。绥江半边红李是绥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合作,从绥江县地方李品种优良单株中选出的优质、稳产、丰产、大果、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于2014年7月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因果实向阳面呈红色或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