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金丝4号”枣引种试验及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据有关资料介绍,2007年中国红枣产量305万t,栽培面积突破133.33万hm2。中国红枣主要在北方,90%的产量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5省[1]。云南立体气候明显,适宜栽培红枣的区域较广,其中的干热区如元江、元谋等地是全国红枣最早熟的产区,在自然条件下,同一品种的成熟期比华北平原早熟60天左右,发展前景广阔,但云南红枣面积小,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不到0.1%,而且品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农村实用技术 》 2014
摘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简称"热经所")成立于1951年4月,隶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为省级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云南热带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基础、应用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工作任务。热经所以咖啡、柑橘和其它热带特色经济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建设有"365"科技研发体系,即


丽江雪桃病虫害调查初报
《云南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2009-2012年在云南丽江拉市乡雪桃基地对丽江雪桃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危害丽江雪桃的病虫害共有10种,分别是桃缩叶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流胶病、桃细菌性穿孔病、桃蚜、桃红颈天牛、花蓟马、金毛虫和桃潜叶蛾。雪桃病虫害总体发生数量少、危害程度轻,是一种优良的新型果树,可进一步扩大种植。


5个咖啡品种在保山市潞江坝干热河谷区生长及产量性状调查
《热带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对干热河谷地区潞江坝的5个基因型咖啡品种进行评价调查,在3年里记录各个品种的生长量,单株产量,鲜果千粒重,干果千粒重等并进行分析比较。为今后干热河谷地区的咖啡种植品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一种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限性卵色和致死基因导入现行家蚕品种的方法
《蚕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现行家蚕品种进行遗传改良获得新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快速育成优良雄蚕品种的技术途径之一。建立了一种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限性卵色和致死基因导入现行家蚕品种的方法:通过雌回交把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用于原种雌雄鉴别的限性卵色基因w3和控制一代杂交组合性比的2对隐性胚胎期致死基因l1、l2导入现行优良家蚕品种,即用现行品种的雌性与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雄性杂交,再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雌性与杂交后代回交,以后多次用现行品种的雌性回交,再多代自交固定后育成具有现行品种优良经济性状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采用该方法,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限性卵色基因与胚胎期致死基因导入现行优良家蚕品种云蚕8A和云蚕8B中,并按云蚕7×云蚕8的组配方式配制雄蚕一代杂交组合,其雄蚕率达100%,与原杂交组合相比,虫蛹率、解舒率、干茧出丝率分别提高2.33、5.53、2.60个百分点,茧丝洁净达95.4分,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创制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育种材料。
关键词: 雄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性比控制 限性卵色基因 隐性胚胎期致死基因 现行品种 回交改良


烟草属RGP-3基因克隆及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前期研究表明普通烟草(N.tabacum cv.Xanthi)中富含甘氨酸RNA结合蛋白基因(NtRGP-3),该基因为涉及渗透胁迫相关的一个重要转录后调节基因,本研究旨在明确烟草属不同种中RGP-3基因多样性。通过PCR同源克隆方法克隆了12个烟草种中RGP-3基因,对RGP-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变异和系统进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RGP-3在烟草属不同种中相似性介于89%~100%,其中栽培烟草种(N.tabacum_K326)和野生林烟草(N.sylvestris)相似性为100%;多序列比较显示,RGP-3在不同烟草种中存在484个变异位点,其中外显子中变异占8.88%,内含子中变异占79.55%,3'UTR中变异占11.57%,推导的氨基酸仅有14个变异位点,且RNA识别结构域(RRM)高度保守;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普通烟亚属(Tabacum)和碧冬烟亚属(Petunioides)中RGP-3遗传距离较近,而和黄花烟亚属(Rustica)较远,与植物分类学上烟草亲缘关系结论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烟草属中RGP-3基因变异丰富,而编码的蛋白较保守,且RGP-3基因能够较好地用于烟草系统进化分析,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烟草属中RGP-3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烟草 富含甘氨酸RNA结合蛋白 RGP-3 克隆 基因多样性


滇东南西方蜜蜂主要病敌害防治对策
《蜜蜂杂志 》 2014
摘要:1常见病敌害的发生情况1.1爬蜂病滇东南爬蜂病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过,一般发生在4月底至6月初的小叶桉花后期和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的野藿香花后期。小叶桉花后期的爬蜂病发生时在低处的小塘及小沟等处都爬有蜜蜂,如不及时转地,有全场覆灭的可能。采集野藿香花蜜2次左右应及时转地,不然会发生爬蜂病。当时蜂场的周围有水泥厂等大型工厂,原来以为是蜜蜂采集了被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