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稻种冲腿的孕穗期耐冷性QTL分析(英文)
《中国水稻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35 2个探针分析了日本品种农林 2 0和云南品种冲腿之间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RFL P) ,从中筛选出15 7个在农林 2 0和冲腿间显示多态性的探针 ,其中 5 5个被用于其杂交后代 (农林 2 0 /冲腿 )的 70个 F3 系统的孕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 ( QTL)分析。结果初步显示出一些与水稻孕穗期耐冷性有关的 QTL,它们主要分布在第 1、3、4、5、6、7、8、10和第 12染色体上。可能在第 3和第 7染色体上具有对孕穗期耐冷性作用较大的 QTL。
关键词: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数量性状位点 耐冷性 孕穗期 水稻


药剂对水稻立枯丝核菌的毒力及形态毒理作用
《植物保护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离体平皿法测定了多菌灵、福美双、甲基立枯磷及混配药剂20%克·福·甲和20%克·多·甲种衣剂对水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菌作用和联合毒力。结果表明,甲基立枯磷对水稻立枯丝核菌具有优异的抑菌效果,其EC_(50)为0.056μg/ml,两个种衣剂对R.solani的共毒系数分别为866.72和597.85,增效倍数分别为7.67和4.98。20%克·福·甲种衣剂(福美双:甲基立枯磷为8:6,w/w)对立枯丝核菌的增效程度优于20%克·多·甲种衣剂(多菌灵:甲基立枯磷为5:5,w/w)。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了上述三种杀菌剂和两种混配种衣剂对立枯丝核菌的形态毒理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剂及种衣剂低浓度到高浓度处理下可引起立枯丝核菌菌丝不同程度的异常生长,表现为主菌丝上二次分枝频繁发生,菌丝畸形缢缩、膨胀,新分枝处菌丝生长受抑、菌丝顶端呈花絮状或穗状膨大。


土壤-烤烟矿质营养元素相互关系的主组分分析
《土壤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云南五种植烟土壤上烤烟三个品种、六个生育期烟叶中钾、磷、硫、钙、镁、铁、锰、锌、铜、硼浓度和烟株根区土壤中AB/D联合提取的养分含量及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的测试数据,用主组分分析(PCA)方法,讨论土壤─烤烟系统矿质营养元素的相互关系及交互作用。结果显示:①烟叶矿质营养元素浓度随烤烟生育期有规律的变化,受根区土壤化学性质影响的变异大于品种间的差异;②烟叶钾、磷、铜、硼表现明显的稀释效应,钙、镁表现积累效应;③烤烟钾、磷、铜、硼营养存在相互协同作用,钙对钾、磷、铜、硼营养有明显的拮抗作用。④增加土壤有机质,利用钾、磷、铜、硼的协同作用,减轻钙对钾、磷、硼的拮抗是改善烤烟营养,提高烤烟产量品质的关键之一。


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及测序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知的 NBS- L RR类及丝 /苏氨酸蛋白激酶类抗病基因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区域 ,设计了两组简并引物用于扩增广谱抗稻瘟病品种云系 2号中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结果一共获得 11类的 NBS- L RR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及 16类的丝 /苏氨酸蛋白激酶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所有 11类的抗病基因同源系列均含有 NBS- L RR类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 ,如 P-loop、Kinase 2、Kinase 3a以及跨膜区域等。所有 16类的蛋白激酶的序列均含有丝 /苏氨酸蛋白激酶所共有的催化区 (共有氨基酸序列 :DL KPEN)、 (共有氨基酸序列 :GT/ SXXYXAPE)以及蛋白激酶的其他催化区。两条 NBS- L RR类的抗病基因同源片段 YR1、YR12分别与抗病基因 I2 C- 2及 Xa1氨基酸同源性很高 (>5 0 % )。7条丝 /苏氨酸蛋白激酶类的抗病基因同源片段与已克隆的 Xa2 1、Pto、L r10等抗病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超过 6 0 %的相同以及 76 %~ 78%的氨基酸类似
关键词: 水稻 核酸结合位点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稻瘟病 抗病基因 同源序列


紫茎泽兰提取物对四种储粮害虫的杀虫活性
《昆虫知识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茎泽兰提取物对米象、玉米象、绿豆象和蚕豆象等 4种储粮害虫成虫具有强烈的熏杀活性 ,用 4 4.4 4mg L的浓度熏蒸处理 4 8小时后 ,每种成虫死亡率均达到 1 0 0 .0 0 %。熏蒸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紫茎泽兰提取物对上述 4种成虫 2 4小时的LC50 分别为 1 4 .65,1 2 .80 ,2 5.0 7和 1 2 .2 0mg L ,4 8小时的LC50 分别为 1 1 .79,9.67,1 3 .2 9和 9.76mg L。


甘蔗赭色鸟喙象危害成灾因素及综合防治
《植物保护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赭色鸟喙象是云南甘蔗上一种新的严重蛀食蔗茎的害虫。经 1997~ 2 0 0 0年调查研究表明 ,酿成云南蔗区赭色鸟喙象成灾的主要因素是 :寄主植物、种植制度、甘蔗品种及天敌。根据该虫的发生危害特点 ,提出以农业防治方法为基础 ;减少虫源 ,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B_1抗药性选育及交互抗性
《植物保护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阿维菌素B_1(abamectin)对小菜蛾敏感种群在室内进行抗性品系选育。经过25代连续汰选,获得抗性种群Laba-R,与选育前比较,抗性提高100倍。Laba-R种群在不接触任何药剂条件下饲养20代,抗性逐渐下降,很难恢复到选育前的敏感状态。抗性汰选前后分别测定10种药剂的剂量-死亡率毒力回归线,发现Laba-R抗性种群对乙酰甲胺磷、锐劲特、灭多威、敌敌畏不存在交互抗性;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杀虫双、巴丹和Bt的敏感性略有下降,但无明显交互抗性。活体增效剂试验表明,增效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对阿维菌素B_1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PBO的增效活性尤为显著,它能使对阿维菌素B_1产生100多倍抗药性的小菜蛾完全恢复其敏感性。说明多功能氧化酶解毒代谢增强可能是小菜蛾对阿维菌素B_1产生抗性的主导因素之一。


贮藏年限对油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种子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普通发芽法对本所在昆明自然贮藏条件下贮存了 1~ 17年的甘蓝型油菜 (B.napus L.)种子的发芽率、始萌发时间、萌发高峰期及幼苗素质等发芽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随贮存年限的增加而呈阶梯式的下降 ,而且随着贮存年限的增加 ,种子始萌发所需时间及萌发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也随之增加 ,峰高降低 ,幼苗素质下降。根据测定结果 ,在昆明自然贮藏条件下 ,甘蓝型油菜种子的贮藏寿命为 8~ 9年 ,安全贮藏期为 1~ 7年。相关分析表明 :贮藏 1~ 7年的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与贮存年限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 r=- 0 .95 2 7* * ,回归方程 y=93.0 7- 0 .5 9x


用CERES玉米生长模型预测优质蛋白玉米生物产量的形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泰国北部清迈大学农学院的多种作物中心 (北纬 18°47′ ,东经 99°5 7′,海拔 30 0m)进行品种×播种期的双因素试验 ,用CERES玉米生长模型模拟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参试种为 :优质蛋白玉米Across876 3,PozaRica 876 3和普通玉米Suwan 1;播种期分别为 1994年 12月 2 0日 (PD1)、1995年 1月 5日 (PD2 )、1995年 1月2 0日 (PD3)。结果表明用CERES玉米模型模拟 ,试验 3个品种与播种期无相关关系 ,对叶片氮百分含量模拟较为准确 ,但对叶片数、地上部分生物产量的模拟值高于实测值
关键词: CERES玉米生长模型 模拟 叶片数 生物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