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栝楼棚架-丹参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中国现代中药 》 2014
摘要:以山东两个主要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对山东地产栝楼-丹参立体规模化栽培的选种、栽培管理过程进行研究总结,介绍栝楼-丹参规模化栽培的田间管理措施及其采收、加工过程,规范化种植当年,每亩可产鲜栝楼2500~3000公斤,丹参种苗30万株,研究结果表明,栝楼-丹参高效栽培模式适合栝楼大面积规范化种植,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是什么在帮助实现养蜂人的梦
《蜜蜂杂志 》 2014
摘要:养蜂人追花夺蜜,过着风餐露宿、居无定所的生活。多少年来,养蜂人都有一个梦,那就是既能走南闯北追花采蜜,又能时时过舒适的生活。生产生活两不误那该多好啊!多少年前可以说这是一个梦想,可现在已不再是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见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马刺村乡带河村的养蜂人谢兴富师傅和他的蜂场。当时看到他改装的养蜂车光明正大地摆在公路边油菜地里采蜜时,十分惊诧。一辆若大的货车被改装成能装百十箱蜜蜂的养


云南蚕区33份桑树种质资源的桑叶和桑枝总黄酮含量测定
《蚕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省保存的鲁桑、白桑、广东桑、鸡桑、长果桑、长穗桑6个桑种的33份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Al(NO3)3-NaNO2比色法测定桑叶和桑枝中的总黄酮含量,筛选药食用途桑树品种的育种材料。33份桑树种质资源的桑叶总黄酮含量总体上符合正态分布,93.94%的检测样品的桑叶总黄酮质量比分布在10.00~35.00 mg/g之间,96.97%的检测样品的桑枝总黄酮质量比分布在2.00~15.00 mg/g之间,大多数桑树种质资源的桑枝总黄酮含量低于桑叶总黄酮含量。不同桑树种质资源间的桑叶、桑枝的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基于6个桑种间以及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之间的比较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供试的33份桑树种质资源中,白桑种地方品种苍溪桑的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质量比为35.27 mg/g,长穗桑种地方品种普洱8的桑枝总黄酮含量最高,质量比为19.49 mg/g,这2个地方品种适合作为育种素材用于培育药食用途的桑树新品种。


‘光叶蔷薇’器官间接再生体系的建立及GUS基因转化的初步研究
《植物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光叶蔷薇’(Rosa wichuriana‘Basye's thornless’)无菌苗的顶生幼嫩小叶为外植体,探讨了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NAA能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由NAA诱导的愈伤组织在附加TDZ的MS培养基上,先暗培养再进行光照培养可直接分化出不定芽。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NAA浓度是7.0 mg/L、暗培养时间为10 d,而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5.0 mg/L TDZ+30 g/L葡萄糖+2.5 g/L GEL,分化率达18.34%。以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侵染受体,初步建立了‘光叶蔷薇’GUS基因转化体系。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值为0.5、侵染30 min、共培养2 d、乙酰丁香酮的浓度为50μmol/L是‘光叶蔷薇’愈伤组织转基因的最优条件。
关键词: ‘光叶蔷薇’ 愈伤组织诱导 植株再生 GUS基因转化


第十一讲 温室主体工程建设施工
《云南农业 》 2014
摘要:温室工程的安装要遵循从下到上、从高到低、从外到内、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温室工程安装顺序为骨架→外遮阳→顶部覆盖→四周围护→湿帘风机→内遮阳→控制→供暖→苗床→给水。1钢骨架的安装温室骨架的安装顺序为主立柱→天沟(含外遮阳立柱)→桁架→辅立柱→横撑→拱杆→檩条→外遮阳横纵撑→斜拉筋。1.1安装准备复验安装定位所用的轴线控制点和测量标高使用的水准点。复验骨架支座及支撑系统的预埋件,其轴线、标高、水平度、预埋螺栓位置等超出允


植物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生态学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氮、磷元素在生物体内的组成及分配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可与环境相互作用,调节植物营养水平与生长发育过程。本文综述了环境非生物、生物和人为因子对植物氮、磷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氮、磷化学计量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产物的影响机制,及其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产物积累的作用,并对药用植物的氮磷化学计量研究趋势进行展望。指出氮磷元素化学计量特征为药用植物响应环境变化机制、限制性营养元素判断、探讨与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等研究提供新思路,为药用植物的资源评价与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环境因子 中草药 限制性元素 菌根真菌 N∶P


云南咖啡主要病虫害及防治调查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对云南保山、德宏、普洱等地咖啡病虫害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咖啡锈病(Hemileia vastatrix Berk et Br.)、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ffeanum Noack)、褐斑病(Cercospora coffeicola Berk.et Cooke)、幼苗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旋皮天牛(Acalolepta cervina Hope)、灭字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和根粉蚧(Planococus lilacinus Cockrell)是云南咖啡主要病虫害,其危害较重。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相应防治方法,为云南咖啡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云粳30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基肥相同的条件下,设置不同施N量(纯N 0、90、150、210 kg/hm2)和栽插密度(75、60、45万穴/hm2)对‘云粳30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N量的增加,株高、最高分蘖数、有效穗和穗总粒数显著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减少;最高分蘖数、有效穗和穗总粒数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加,但栽插密度对株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施N量与栽插密度对‘云粳30号’的产量影响较大,纯N 150 kg/hm2和栽插60万穴/hm2处理产量最高,为12 198.2 kg/hm2;减少施N量和增加栽插密度有利于提高稻米的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施N量和栽插密度对碱消值和直链淀粉的影响较小。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云粳30号’优质高产的适宜施N量为150 kg/hm2,栽插密度为60万穴kg/h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