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丁醚脲、溴虫腈与苯丁锡不同组合物对家蚕的联合毒性
《农药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对朱砂叶螨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的丁醚脲+溴虫腈、丁醚脲+苯丁锡、苯丁锡+溴虫腈及丁醚脲+苯丁锡+溴虫腈不同配比混剂对家蚕的毒性。[方法]以食下毒叶法评价了各配比混剂对3龄和4龄起蚕的急性毒性。[结果]92.5%~95.0%丁醚脲与5.0%~7.5%溴虫腈混剂、53.5%~94.3%丁醚脲与5.7%~46.5%苯丁锡混剂及35.0%~78.4%丁醚脲、18.8%~62.9%苯丁锡与2.1%~7.8%溴虫腈混剂对3龄和4龄起蚕的联合毒性为中等毒级,联合作用系数介于0.5~2.6之间,表现为相加作用,即未增加毒性;85%~88%苯丁锡与12%~15%溴虫腈混剂的联合作用系数显著大于2.6,表现为增效作用,即增加了对家蚕的毒性。[结论]丁醚脲+溴虫腈、丁醚脲+苯丁锡及丁醚脲+苯丁锡+溴虫腈混剂在增强杀螨作用的同时,未增加对家蚕的毒性,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


富源县魔芋主要土传病害发生及危害监测
《云南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采用系统监测法,对富源县10个魔芋种植乡(镇)的魔芋主要土传病害发生和危害程度进行调查,初步摸清了全县的病害发生和危害情况,为指导农户及时防治魔芋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蓖麻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NpSWP12基因的克隆分析与原核表达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并表达蓖麻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NpSWP12。方法根据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数据库信息设计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得到蓖麻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NpSWP12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NpSWP12的基因与蛋白序列进行分析与结构功能预测。将该蛋白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表达载体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菌株,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蓖麻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NpSWP12基因长687bp,编码228个氨基酸残基(基因登录号:KT287071),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单位为26.6ku,等电点(pI)为5.96。蓖麻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NpSWP12基因结构为单外显子结构,编码的蛋白中α螺旋占77.19%。该编码蛋白含有1个BAR结构域(Bin/Aphiphysin/Rvs domain),属BAR结构域蛋白质超家族成员。NpSWP12与家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NbSWP12核苷酸序列序列相似性为95.2%,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6.9%。表达载体NpSWP12/pET-30a(+)转入BL21(DE3)菌株,IPTG诱导,得到的重组蛋白rNpSWP12与理论蛋白分子质量大小(30ku)相符。Western blot鉴定。结论成功克隆了蓖麻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NpSWP12基因,构建的NpSWP12/pET-30a(+)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预期分子质量的融合蛋白,该蛋白能被相应抗体识别,为进一步研究NpSWP12的细胞定位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多汁乳菇菌丝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食用菌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采自云南玉龙雪山保护区野生多汁乳菇(Lactarius volemu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碳源中,以葡萄糖和蔗糖对多汁乳菇菌丝生长最为有利;供试氮源中,生长最好的是蛋白胨和牛肉膏;适宜pH为6,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25℃时菌丝生长快、生长势强。


野生和栽培巨大口蘑的红外光谱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采集58份巨大口蘑样品的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去除光谱噪音明显部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红外图谱具有差异,主要吸收峰有2295、2851、1652、1149、1075、1030、995和807 cm-1.在500-3000cm-1波段范围内,用原始光谱结合标准正态变量校正法,能够对野生和栽培样品菌盖和菌柄校正集、预测集的样品进行正确识别.表明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结合判别分析法对野生和栽培巨大口蘑进行鉴别,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美托洛尔联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中国社区医师 》 2015
摘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联用美托洛尔及曲美他嗪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2013年收治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7.1%,较对照组82.9%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适症状的发生率较为接近(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改善患者心功能有确切效果,且安全可靠,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加强科研单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14
摘要:科研单位的所有科研成果都会以档案的形式进行记录和保存,科技档案管理就是将这些科研成果进行保留,以便以后的科学研究交流。然而,目前,我国的科研单位中科技档案管理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科技档案管理不到位。本文通过对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探讨,寻找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使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更能凸显自身的作用,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工作筑起一道坚实的保护墙。


档案信息化建设为现代农业科研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云南农业 》 2014
摘要: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农业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国家战略规划、顺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优化档案保存、推动农业科学发展和挖掘农业科研经济效益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现代农业科研发展的有力保证和智力支撑。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农业科研的联结工作,扫除阻挡其发展障碍,更需要国家、制度和复合型人才的有机配合,共同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