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桑园及周边不同寄主植物粉虱种群鉴定
《南方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桑园及周边不同寄主植物粉虱类害虫种类、分布,为桑园粉虱生物学基础研究及提高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粉虱发生季节,采集云南蒙自市草坝镇桑园及周边的桑树、薄荷、丝瓜、辣椒、黄瓜、青菜、假柿木姜子等7种寄主植物上危害的粉虱样本,分别提取其基因组,利用线粒体mt DNA COⅠ基因片段标记,截取其代表序列679 bp片段与国内外代表性粉虱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鉴定危害不同寄主植物的粉虱种类。【结果】辣椒(LJ)、薄荷(BH)、丝瓜(SG)、青菜(QC)为寄主的粉虱种群与烟粉虱B型间遗传距离小于0.003,同源性大于97%,聚为同一发育分支;黄瓜(HG)、假柿木姜子(JSM)为寄主的粉虱出现种群分化:JSM1、HG2与烟粉虱B型间遗传距离为0.002,同源性为98%,并聚为同一分支,JSM2、HG1与温室白粉虱同源性为100%,并聚为同一分支;桑粉虱与各比对粉虱的遗传距离在0.234~1.372,桑粉虱作为独立分支存在。【结论】桑粉虱只危害桑树;桑园周边的辣椒、薄荷、丝瓜、青菜植株上粉虱种群皆为烟粉虱B型,而黄瓜、假柿木姜子植株上的粉虱为烟粉虱B型与温室白粉虱,两者混合危害。
家蚕品种云蚕8的斑纹限性定向转育
《蚕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云南省现行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制种过程需鉴别雌雄蛹的问题,以保存的强健性斑纹限性家蚕基础品种H05和2032分别与云蚕8A及云蚕8B杂交,采用回交并结合标志基因选择的方法进行斑纹限性定向转育,获得了新的斑纹限性品种云蚕8A限和云蚕8B限。新品种的经济性状与原品种相仿,组配的杂交组合云蚕7×云蚕8限的健康性优于原品种的杂交组合云蚕7×云蚕8,且茧丝长、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分别提高了8.75%、5.44%、0.94%。定向转育的家蚕斑纹限性品种不仅具有可在幼虫期通过斑纹鉴别雌雄的特点,而且主要经济性状成绩接近或超过原品种,特别是强健性有所提高,将在降低蚕种生产成本以及实现雌雄茧分别缫丝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种适用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PCR检测方法
《蚕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快速检测技术,有利于病害的早期诊断。选择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极早期基因pe38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对不同浓度BmNPV基因组DNA模板及含有pe38的重组质粒pMD18-pe38标准品进行PCR检测,结果扩增出BmNPV 370 bp的特异性片段,病毒多角体的最低检测浓度为4.86×103mL-1,标准质粒的最低检测量为0.7 pg。将BmNPV感染家蚕幼虫后不同时间取其血淋巴用于PCR检测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接种病毒多角体浓度为4.86×108mL-1时,感染36 h后取样的幼虫血淋巴中能扩增出370 bp的病毒特异条带,可检出病毒的时间随添毒浓度的递减而延迟。该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上簇日数与烘茧温度对蚕茧解舒率的影响研究
《北方蚕业 》 2013
摘要:为了解和掌握采茧时期和烘茧温度对蚕茧解舒的影响,对常规饲养的两广二号蚕茧进行烘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上簇第7天烘茧最好,烘茧温度为105℃时解舒率最高。在实际生产中,要适时采茧,上簇足7日始烘茧,同时要防止高温急烘和低温闷烘。
昆虫响应非生物胁迫——表达热休克蛋白策略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昆虫体内大量表达的热休克蛋白(Hsps)对昆虫生存是重要的调节者。昆虫对环境中出现的非生物胁迫如热激,紫外照射,化学,农药等的应答方式是诱导表达不同的Hsp。本研究综述了面对各种非生物胁迫,昆虫采取表达热休克蛋白的策略,以及Hsps在昆虫生存中所涉及的管理与调节作用的相关信息,还特别归纳了HSPs在重要经济昆虫家蚕中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其细胞机制及在生物学,生理及分子进程的特殊功能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Hsps) 基因表达 非生物胁迫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yhedrosis virus,BmNPV)侵染家蚕Bombyx mori引起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血液型脓病)在养蚕生产中发生较为普遍,对蚕业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建立了快捷有效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用于快速检测BmNPV,为蚕业生产提供了一个有效检测BmNPV和进行早期诊断的技术。该方法是针对BmNPV的pe38基因的6个区段设计的6条引物用于扩增检测,整个反应在恒温条件63℃下进行25 min,扩增产物用电泳法和可视法检测(用SYBR Green I染色)。结果显示,LAMP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能检测的范围为21个拷贝。另外,用4.86×108OBs/mL感染4龄起蚕,提取血淋巴DNA为模板,PCR在感染36 h后检出病毒DNA,LAMP法能检测感染12h后的样品。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早期诊断 蚕业
家蚕斑纹双限性品种云限1号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提高蚕种质量和产量,拓宽茧丝产品的应用范围。[方法]通过系统筛选和配合力测试,采用795、H05、日新A和云蚕7A为亲本,根据家蚕杂交育种原理,组配成斑纹双限品种云限1号。[结果]经实验室鉴定、蚕种繁育和农村试验发现,该品种强健好养、产茧量高、雌雄鉴别容易、繁育系数高。综合各地各季的试养成绩,云限1号的虫蛹率为93.09%~99.07%,万头产茧量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当,万头茧层量高于对照3.84%~6.40%,张种产茧量高于对照0.69%~13.31%,茧丝长约1 100 m,洁净在92分以上。[结论]云限1号的经济性状与云南省现行品种菁松×皓月相当,符合蚕桑生产对家蚕品种的需求。
天然黄茧品种彩茧1号在云南省实验室的鉴定试验
《中国蚕业 》 2013
摘要:为了解天然黄茧品种彩茧1号的性状及对云南地区的适应性,于2010年春蚕期和2011年春、秋蚕期以云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菁松×皓月为对照品种,进行了实验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彩茧1号与对照品种相比,幼虫期发育快而整齐,其5龄经过与全龄经过均缩短了9~24 h;体质强健,秋季更好,虫蛹率提高2.44%;万头收茧量提高6.64%~19.67%;春季的万头茧层量低8.83%~11.75%,而秋季提高4.03%;反映茧丝质的茧丝长、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少118 m、3.14%;解舒率高,达到了78.3%以上,3期平均比对照品种提高0.8%;清洁与对照品种相当,而洁净比对照品种提高0.9分。试验结果为新品种彩茧1号的推广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