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木薯(模糊匹配)
61条记录
4个木薯品种在云南不同干热河谷的区域试验

热带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对4个木薯品种——华南7号、KU50、南美1号、华南205在云南省元谋县、保山市隆阳区和永德县3个点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南美1号在隆阳区试验点的鲜薯产量最高(59548.5kg/hm2),KU50在永德县鲜薯产量最低(32 812.5 kg/hm2);KU50在元谋县的干物质含量最高(47.6%),在隆阳区试验点最低(27.3%);华南205在永德县的淀粉含量最高(41.7%),在隆阳区试验点最低(27.2%)。综合3个主要指标,KU50在元谋县干热区适应性最好,可作为该地区推广种植品种;KU50和南美1号可作为隆阳区的推广种植品种;华南205可在永德县推广种植。

关键词: 木薯 区域试验 鲜薯产量 干物质含量 淀粉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间套作栽培研究概况及产业发展对策

南方农业学报 2011 CSCD

摘要:木薯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作物,其已开发的衍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文章系统介绍了木薯间套作栽培模式、效益和优势以及我国木薯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对木薯产业的政策、资金、人才投入,为木薯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积极引进、选育和推广木薯新品种与丰产栽培技术,推动木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延长木薯产业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 木薯 间套作 产业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干热河谷能源木薯育苗移栽试验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对华南124、华南7号、华南205和南植199等4个木薯品种种条在苗床育苗和田间直接扦插繁殖时的生根效果、芽萌发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同时对木薯在育苗移栽后与田间直接扦插种植时植株的成活率也做了比较。结果显示,在采用苗床育苗时,木薯种条的生根与萌芽情况皆优于田间直接扦插,苗床育苗后移栽田间的木薯苗木成活率显著高于田间直接扦插的木薯种条。

关键词: 木薯 扦插 育苗移栽 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综述及应用前景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木薯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重要性状基因定位方面的应用,并且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木薯 分子标记技术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木薯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云南木薯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 云南 木薯 发展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干热河谷木薯淀粉及干物质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及其它地区引进的25个木薯品种(材料)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试种,每个品种(材料)试种0.1 hm2,2007年1月种植,在木薯主收获期2007年12月、2008年1月、2008年2月分别对木薯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进行测定,探索不同品种干物质及淀粉变化规律,确定不同品种的最佳收获期,科学指导农户和企业生产,使之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木薯 淀粉 干物质 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木薯优良品种在怒江干热河谷的试种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引进的4个木薯品种[KU50(Ⅱ)(由泰国引进)、南植188、华南7号、华南205]在怒江干热河谷的适应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植188的多项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值是4个品种中最优的,地下部分的平均单株鲜薯重量及每667 m2理论产量比其他3品种更高。KU50(Ⅱ)的分枝数、鲜薯个数最多,干物率最大,鲜薯淀粉含量最高而且氢氰酸含量最低;而华南205的干片淀粉含量最高;华南7号理论产量居第2位。南植188最适合在怒江干热河谷种植,KU50(Ⅱ)与华南205深加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华南7号推广价值一般。

关键词: 木薯 品种 试种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的开发前景

云南农业 2009

摘要:介绍了木薯的特征特性、分布、历史、用途及开发利用前景,为发展木薯产业及贫困地区增收致富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木薯 能源作物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泰国木薯淀粉特性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CSCD

摘要:木薯是热带地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木薯根的化学组成,淀粉含量,淀粉质量和淀粉性质常常决定木薯作为食品和工业用的价值.对广泛种植在泰国的2个木薯品种Kasetsart50(KU50)和Rayong5(R5)块根的化学组成、淀粉质量和淀粉性质分析结果表明:KU50比R5品种具有高的淀粉含量,高的氢氰酸含量和高的灰分含量.2个品种淀粉粒大小和直链淀粉含量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在85℃下KU50比R5具有高的膨润度.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热力学特征为:KU50具有高的糊化起始温度、糊化结束温度、糊化峰值温度和热函.2个品种的淀粉粘度曲线差异较小.由此得出:从提取淀粉效率来说,KU50优于R5;作为饲料加工业,R5的饲料品质优于KU50;对于淀粉深加工业,因KU50和R5具有不同的热力学性质和粘度性质,因而根据加工产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关键词: 木薯 淀粉 性质 KU50 R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削皮、水洗和干燥温度对木薯淀粉纯度和淀粉糊化粘度的影响(英文)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木薯在热带地区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木薯淀粉的品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项研究着重探讨淀粉提取过程中 ,削皮、水洗、干燥温度对淀粉纯度、白度和淀粉糊化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未削皮的淀粉样品色发灰 ,但具有比削皮处理高的峰值粘度、95℃最后粘度、5 0℃时粘度、峰值降和持久性。增加水洗次数 ,不但能增加淀粉纯度 ,还可提高淀粉高峰值粘度、95℃最后粘度、5 0℃时粘度、持久性和糊化温度。不同干燥温度对淀粉白度无影响 ,但淀粉纯度随干燥温度的提高而稍稍增加。通常高的干燥温度有高的峰值粘度、95℃最后粘度、峰值降、5 0℃时粘度和持久性。

关键词: 木薯 淀粉 纯度 糊化粘度 削皮 水洗 干燥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