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esticides(模糊匹配)
101条记录
7种常用杀虫剂对桑树天牛的防治作用

农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能有效防治桑树天牛的杀虫剂。[方法]采用蛀孔注射药剂法,测定7种杀虫剂对桑树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后7 d,2.5%敌杀死EC 2.5 g/L和20%吡虫啉SL 20 g/L对黄星天牛的防效分别为93.55%和90.41%,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10%顺式氰戊菊酯EC 10 g/L、40%毒死蜱EW 40 g/L和20%吡虫啉SL 20 g/L的对桑天牛防效分别为100%、94.34%和93.88%,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药后15 d,2.5%敌杀死EC 2.5 g/L、10%顺式氰戊菊酯EC 10 g/L、20%吡虫啉SL 20 g/L和40%毒死蜱EW 40 g/L对黄星天牛和桑天牛的防效更好,与其他处理的防效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0%顺式氰戊菊酯EC、40%毒死蜱EW、20%吡虫啉SL和2.5%敌杀死EC稀释10倍蛀孔注射可有效防治桑树黄星天牛和桑天牛,可作为田间桑树天牛的防治用药。

关键词: 桑树 天牛 杀虫剂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施用三种杀虫剂防治香蕉花蓟马的比较试验

中国南方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吡虫啉、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3种药剂,在香蕉花蕾现蕾期、苞片打开1~3梳、苞片打开4~8梳喷雾施药。结果表明,供试3种药剂在香蕉现蕾期施药优于其他两个时期,其中,70%吡虫啉对果穗的防效为85.7%,显著高于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而在花蕾苞片打开后施药,3种药剂的防效都低于65.0%。现蕾期施药,对果穗不同位置的防效有差异,其中,第一梳的防效最高,为88.9%,尾梳最差,为63.9%,其中吡虫啉的持效性最好,对尾梳的防效为80.2%,显著优于高效氯氟氰菊酯。香蕉现蕾期是防治花蓟马的最佳时期,而吡虫啉是3个药剂中防效最好的药剂

关键词: 香蕉 花蓟马 杀虫剂 施药时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种杀虫剂用于桑树害虫防治对家蚕的残留毒性和安全间隔期

蚕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避免桑树喷施杀虫剂造成的家蚕农药中毒事件发生,选择常用的12种杀虫剂供试,在桑园喷施不同浓度的药液后,于不同时间采摘桑叶饲养3龄起蚕,调查各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残留毒性和安全间隔期,筛选出适合云南蚕区桑树害虫防治的杀虫剂。多杀霉素、吡虫啉、虫酰肼和呋虫胺4种杀虫剂按推荐使用浓度及其2倍、4倍浓度药液喷施桑树后对家蚕的残留毒性最高,3龄起蚕取食喷药后5 d的桑叶,72 h内100%死亡;灭多威、毒死蜱、吡蚜酮和阿维菌素对家蚕的残留毒性次之,3龄起蚕取食喷施推荐使用浓度药液后5 d的桑叶,72 h内死亡率超过12%;印楝素、苦参碱、辛硫磷和虫螨腈4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残留毒性较低,3龄起蚕取食喷施推荐浓度药液后5 d的桑叶少有死亡,且产茧性状也未受到明显不良影响。桑树喷施毒死蜱、印楝素、苦参碱、灭多威、虫螨腈、辛硫磷各浓度药液后11 d采叶养蚕,对幼虫龄期经过无影响。在养蚕季节,蚕区桑园及周边农田应禁用多杀霉素、吡虫啉、虫酰肼、呋虫胺等对家蚕具有高残留毒性的杀虫剂,但可用于冬季封园治虫。可选用印楝素、苦参碱、辛硫磷、虫螨腈等对家蚕残留毒性低的杀虫剂用于桑树害虫防治,在推荐浓度范围内的安全间隔期为11d;在推荐浓度范围内灭多威、毒死蜱、吡蚜酮等的安全间隔期为15 d,阿维菌素为20 d以上。

关键词: 杀虫剂 家蚕 残留毒性 安全间隔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农药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及使用技术,筛选有效防治甘蔗螟虫的理想杀虫剂,采用5种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分析各种农药对甘蔗螟害株和螟害节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甘蔗糖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新植蔗还是宿根蔗,与空白对照相比,各药剂处理对甘蔗螟虫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甘蔗糖分和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75 kg/hm2对螟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螟害株防治效果和螟害节防治效果分别为76.59%和87.83%,处理后甘蔗糖分和实测产量也均为最高,分别达15.72%和101382.15 kg/hm2,较对照增加0.64%和7832.40 kg/hm2;3.6%杀虫双颗粒剂90 kg/hm2次之,螟害株防治效果、螟害节防治效果、甘蔗糖分和产量分别为72.34%、84.26%、15.66%和100234.35 kg/hm2,甘蔗糖分和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0.58%和6684.60 kg/hm2。因此,在甘蔗大培土期,使用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75 kg/hm2或3.6%杀虫双颗粒剂90 kg/hm2可有效防治甘蔗螟虫,增产增糖效果明显。

关键词: 甘蔗 螟虫 杀虫剂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安全指数法评估西南地区食用菌中农药残留风险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食用菌中的农药残留进行风险评估,本试验采用食品安全指数和农药残留风险系数法评估中国西南地区食用菌主产区云南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4大类食用菌产品(平菇、金针菇、香菇和双孢蘑菇)中50种农药残留风险。结果显示:西南地区食用菌产品的农药残留水平整体较低,检出农药种类主要为杀虫剂和杀菌剂;3个主产区各种农药残留的安全指数值均远远小于1,表明所监测的50种农药的残留量对西南地区食用菌产品的安全没有影响,食用菌安全状态均为可以接受。50种农药中除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残留的风险系数大于2.5,属高度风险外,其余农药残留的风险系数均小于1.5,为低度风险。

关键词: 食用菌 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指数 风险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的40种农药残留

分析试验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蔬菜水果中4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蔬菜水果利用乙腈提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优化后的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40种农药含量在0.1~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10~5.0μg/kg,平均回收率为60.3%~134.8%,相对标准偏差为2.6%~17%。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蔬菜 水果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杀虫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5种杀虫剂进行田间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试验,比较各药剂处理防效,发现22%噻虫·高氯氟ZC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最好,药后3 d防效达100%,药后14 d防效仍在90%以上。其次是15%茚虫威EC和24%虫螨腈SC,药后1、3、7 d的防效均约90%,药后14 d防效仍在80%以上。而25%吡蚜酮WP和24%氰氟虫腙SC对茶假眼小绿叶蝉虽有一定控制作用,但总体防效较差。

关键词: 茶假眼小绿叶蝉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起超范围使用农药导致葡萄减产的农业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摘要:在葡萄种植生产过程中,农户因没有按照农药使用标识正确使用农药而对葡萄生长造成影响、损害树体,双方当事人对使用农药与造成葡萄减产的因果关系以及葡萄的损失程度存在分歧,委托鉴定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和损失评估。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划分出相应的责任,并对葡萄的不同生长期和不同价值体现方式,采用相应的评估方法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农药 经济损失 司法鉴定 案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虫剂对烟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传毒蓟马的药效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对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烟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4种主要传毒蓟马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烟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传毒蓟马均有一定防效,药后1 d除0.3%苦参碱外的其余5种杀虫剂表现出了较强的速效性,对烟田蓟马的防效均在90%以上;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与20%螺虫乙酯悬浮剂的持效性较强,药后7 d的防效均在82%以上。

关键词: 烟田 传毒蓟马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杀虫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对6种杀虫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2%噻虫·高氯氟ZC、15%茚虫威EC、24%虫螨腈SC、2.5%联苯菊酯EC均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优良药剂,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5%吡蚜酮WP、24%氰氟虫腙SC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持效性差。

关键词: 杀虫剂 假眼小绿叶蝉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