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5种农药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及使用技术,筛选有效防治甘蔗螟虫的理想杀虫剂,采用5种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分析各种农药对甘蔗螟害株和螟害节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甘蔗糖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新植蔗还是宿根蔗,与空白对照相比,各药剂处理对甘蔗螟虫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甘蔗糖分和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75 kg/hm2对螟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螟害株防治效果和螟害节防治效果分别为76.59%和87.83%,处理后甘蔗糖分和实测产量也均为最高,分别达15.72%和101382.15 kg/hm2,较对照增加0.64%和7832.40 kg/hm2;3.6%杀虫双颗粒剂90 kg/hm2次之,螟害株防治效果、螟害节防治效果、甘蔗糖分和产量分别为72.34%、84.26%、15.66%和100234.35 kg/hm2,甘蔗糖分和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0.58%和6684.60 kg/hm2。因此,在甘蔗大培土期,使用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75 kg/hm2或3.6%杀虫双颗粒剂90 kg/hm2可有效防治甘蔗螟虫,增产增糖效果明显。
食品安全指数法评估西南地区食用菌中农药残留风险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食用菌中的农药残留进行风险评估,本试验采用食品安全指数和农药残留风险系数法评估中国西南地区食用菌主产区云南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4大类食用菌产品(平菇、金针菇、香菇和双孢蘑菇)中50种农药残留风险。结果显示:西南地区食用菌产品的农药残留水平整体较低,检出农药种类主要为杀虫剂和杀菌剂;3个主产区各种农药残留的安全指数值均远远小于1,表明所监测的50种农药的残留量对西南地区食用菌产品的安全没有影响,食用菌安全状态均为可以接受。50种农药中除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残留的风险系数大于2.5,属高度风险外,其余农药残留的风险系数均小于1.5,为低度风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的40种农药残留
《分析试验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蔬菜水果中4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蔬菜水果利用乙腈提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优化后的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40种农药含量在0.1~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10~5.0μg/kg,平均回收率为60.3%~134.8%,相对标准偏差为2.6%~17%。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蔬菜 水果 农药残留
5种杀虫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
《中国植保导刊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5种杀虫剂进行田间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试验,比较各药剂处理防效,发现22%噻虫·高氯氟ZC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最好,药后3 d防效达100%,药后14 d防效仍在90%以上。其次是15%茚虫威EC和24%虫螨腈SC,药后1、3、7 d的防效均约90%,药后14 d防效仍在80%以上。而25%吡蚜酮WP和24%氰氟虫腙SC对茶假眼小绿叶蝉虽有一定控制作用,但总体防效较差。
不同杀虫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湖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对6种杀虫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2%噻虫·高氯氟ZC、15%茚虫威EC、24%虫螨腈SC、2.5%联苯菊酯EC均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优良药剂,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5%吡蚜酮WP、24%氰氟虫腙SC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持效性差。
十种常用杀虫剂对不同龄期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
《北方蚕业 》 2013
摘要:采用毒叶饲喂法(浸渍法)在室内进行10种常用杀虫剂对2-5龄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4龄起蚕的敏感性比5龄强,2龄最敏感;喂食毒叶后12h的死亡率比24h的高;对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2-5龄起蚕的急性中毒症状比较相似。
3种杀虫剂防治甘蔗害虫试验初报
《中国糖料 》 2013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根施30%度锐SC、70%锐胜WG和40%福戈WG三种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蓟马、绵蚜虫都有良好防治效果。施药后60d,螟害枯心防效达70%以上;10株蓟马虫量防治效果在65%以上,有虫株防效下降,但明显优于对照;除40%福戈WG 450g/hm2有绵蚜虫危害外,其它各药剂处理防治效果均达100%,明显优于对照。生产上应用以30%度锐SC 600mL/hm2、70%锐胜WG 225g/hm2、40%福戈WG 600g/hm2为宜,结合甘蔗下种和施肥培土,与化肥混合均匀,施用后及时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