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烤烟2种育苗方式干旱胁迫对烟苗生长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在防雨、控水、通风棚内对常规漂浮苗在移栽前15 d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和从播种就进行持续湿润处理的烟苗根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漂浮育苗在移栽前进行适当的干旱处理将促进烟苗主根增长、根系体积增大,但根系干重和根冠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漂湿育苗处理烟苗明显小于其它处理。根系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脱落酸(ABA)和脯氨酸(Pro)含量受干旱胁迫后迅速升高,前两者在第3天达到最高值,ABA和Pro分别在第6天和第9天达到最高值,之后随天气的变化而呈现不规律的上下波动;而根系活力和IAA含量受干旱胁迫后急剧下降,前者在第6天后又快速上升,随后呈现不规律的变化;IAA直到第12天后才呈现上升趋势。漂湿苗除IAA与对照变化规律相同外,其余指标均与胁迫处理相似。
关键词: 烤烟 漂浮育苗 漂湿育苗 干旱胁迫 生物学性状 生理生化


新平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与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全县6个土类,19 496.93 hm2耕地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交换性镁、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49.81%的土壤偏酸,37.84%的土壤有机质偏低,24.69%的土壤碱解氮缺乏,47.41%的土壤缺磷,37.25%的土壤缺钾,53.89%的土壤缺硫,25.95%的土壤缺镁,97.25%的土壤缺硼,41.77%的土壤缺锰,69.28%的土壤缺锌;根据丰缺情况,提出烤烟、甘蔗、玉米、水稻等主要栽培农作物的施肥建议,指导农户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推介云南省使用的几种中蜂蜂箱
《蜜蜂杂志 》 2013
摘要:云南是我国南方中蜂重点产区,全省有中蜂60万~80万群,如按全国200万群中蜂计,云南中蜂占全国中蜂总数的30%~40%。近几十年来,云南在中蜂活框饲养推广、蜂箱型制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在生产运用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1]。我们先后到武定、大姚、姚安、蒙自等地学习、参观、取经,感到收获颇丰,对指导贵州中蜂生产很有启发,现特报道如下。


体制改革下的科技期刊编辑素质培养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CSCD
摘要:国家科技和文化体制改革,将改变科技人员评价机制。科技期刊要在体制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以高质量的编辑和经营策划,促进期刊品牌建设和效益双增。体制改革要求科技期刊编辑树立团队、责任、竞争、服务、法律5种意识,通过期刊文化建设、继续教育、挂职锻炼等培养形式,稳步提高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两种素质。


波氏块菌与锥连栎合成菌根苗技术初探
《中国食用菌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波氏块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菌根食用菌。对波氏块菌与锥连栎合成菌根苗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用波氏块菌孢子液接种锥连栎树苗后,第1个至第2个月可形成淡黄色、黄褐色外生菌根。外生菌根为单轴状、羽状和不规则分支状,单根菌根长0.35 mm~1.99 mm,直径为0.18 mm~0.29 mm。菌根延伸出外延菌丝,其外延菌丝为排列整齐的刚毛,呈半透明状。菌根老化后变暗褐或萎缩,外延菌丝呈透明、半透明、排列整齐的刚毛是波氏块菌与锥连栎形成的菌根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云抗10号与肯尼亚6/8的红碎茶香气成分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抗10号是云南省推广运用面积最广的无性系茶树良种,而肯尼亚6/8是肯尼亚加工红碎茶的主栽品种。为了探讨栽培于同一地理环境条件下,云抗10号与肯尼亚6/8的红碎茶香气成分差异,用GC-MS法分析了用相同加工工艺制成的云抗10号及肯尼亚6/8的红碎茶香气组成。结果表明,云抗10号与肯尼亚6/8的红碎茶香气成分总体上相似,但香气组成略有差异,两者的香气成分主要由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碳氢化合物、酚类、杂氧化合物等组成,且数量相当,其中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含量都较高,是两者红碎茶的主要香气成分,感官审评表明,云抗10号红碎茶的甜香不如肯尼亚6/8的浓郁持久。


夏季苹果新梢生理指标与抗苹果绵蚜的关系
《生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苹果生理指标与其对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抗性的关系,为筛选培育抗性品种,实现持续有效治理苹果绵蚜提供依据。田间调查不同苹果品种对苹果绵蚜的抗性,测定比较各品种正常枝条生理指标,以及被苹果绵蚜危害后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枝条中可溶性糖(r=0.99)、蛋白质(r=0.86)含量与感蚜率呈正相关;氨基酸含量与感蚜率呈负相关(r=-0.96);酚类物质和4种酶活性与苹果感蚜率均不存在明显相关性。被害后昭锦108可溶性糖含量有所下降,红富士、金冠分别上升1.4%、7.0%;蛋白质、氨基酸、酚类物质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红富士总酚含量明显下降,达23.5%,总酚下降率与感蚜率呈正相关(r=0.94);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均上升,其中CAT变化率与感蚜率存在相关性(r=-0.92),昭锦108 CAT活性明显上升,达91.2%;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增减不一;金冠4种酶活性均上升。研究表明,对苹果绵蚜抗性较强的品种: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较低,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受害后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总酚含量下降率较低,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率较高。酶活性对抗蚜性的影响不明显。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生产力影响的微区试验(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3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侵蚀对坡耕地生产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红壤旱坡地铲土覆土微区试验,研究土壤侵蚀对坡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覆土厚度与玉米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坡耕地表土冲刷损失数量的增加,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极显著减产。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15cm,玉米籽粒减产29.62%,秸秆减产24.46%;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10cm,玉米籽粒减产17.31%,秸秆减产20.14%;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5cm,玉米籽粒减产12.69%,秸秆减产11.51%;覆土耕作层熟化表土5cm,玉米籽粒增产10.00%,秸秆增产9.35%;覆土耕作层熟化表土10cm,玉米籽粒增产15.77%,秸秆增产16.19%;覆土耕作层熟化表土15cm,玉米籽粒增产17.69%,秸秆增产25.18%。[结论]本研究为评估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检测及地区间遗传变异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摸清云南蒙自地区整个中蜂场春繁季节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SBV)的感染及其病毒株分化情况。运用RT-PCR对57群滇南中蜂进行CSBV带毒率检测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该蜂场有26群滇南中蜂感染CSBV,感染率为45.6%,其中隐性感染为31.57%,显性感染为14.04%。所选用的2对引物均能较好地对滇南中蜂CSBV进行分子识别鉴定,其中第二对引物更适合;种群间RNA序列变异分析表明:云南种群与重庆种群聚为一个分支,遗传距离为0.014。说明春繁季节是云南蒙自地区滇南中蜂CSBV发生的重要时段,应提早采取预防措施;CSBV病毒株在不同地区存在分化现象,云南种群与重庆种群遗传关系较近,推测CSBV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可能有关系。
关键词: 滇南中蜂 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 春繁季节 感染率 遗传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