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germplasm innovation(模糊匹配)
91条记录
2种综合评价法在白芨种质资源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由于白芨的性状比较少,给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采用灰色理论和Topsis法对白芨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综合评价法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与种质资源田间综合表现相符。但在灰色关联度对种质资源的评价中,因其灰色关联度的差异不是很大,不能很好地评价出种质资源的优劣,而Topsis法评价结果中Ci值差异十分明显,能更好地评价品种的优劣。

关键词: 灰色关联法 Topsis法 白芨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咖啡品种在临沧市幸福镇生长情况调查

中国热带农业 2014

摘要:通过调查5个咖啡品种在云南省临沧市幸福镇的生长情况,得到适合在当地种植的咖啡品种,为今后临沧市的咖啡推广起到促进作用。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调查咖啡植株的株高、茎粗、一级分枝的对数和长度,以及鲜果千粒重。结果发现,咖啡品种卡杜埃瑞吉诺和维拉萨奇在调查期间持续快速生长,其余3个品种只在第一年表现出快速生长,在2013—2014年间则生长缓慢。卡杜埃瑞吉诺在所有调查品种中一级分枝对数和长度都最大,并且鲜果千粒重仅次于卡杜埃44,单株产量最高。维拉萨奇的一级分枝对数和长度以及鲜果千粒重仅次于卡杜埃瑞吉诺,单株产量接近卡杜埃44。通过调查发现,咖啡品种卡杜埃44、卡杜埃瑞吉诺和维拉萨奇较其他2个咖啡品种更适合在临沧市种植。

关键词: 咖啡 品种资源 调查 临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优质红茶种质资源的筛选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云南红茶以特有的香高味浓而著称于世,在日益激烈的红茶国际竞争环境下,开展优质红茶种质资源的筛选,对提高云南红茶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以51个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鲜叶为材料,通过对红碎茶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红碎茶品质优良且内含物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可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红茶茶树品种提供优良育种材料。

关键词: 茶树 红碎茶 种质资源 品质 生化成分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普洱市野生茶树地理分布和多样性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普洱市的野生茶树不但分布广、种群大,类型也极丰富,为茶叶科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通过文献资料对普洱市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形态多样性进行整理:(1)主要分布于宁洱、景东、镇沅、景谷、墨江、西盟、孟连等7个县;(2)类型、形态特征呈现丰富的多样性。野生茶树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具有原始的特征特性,是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最具有保存和研究价值的初级茶树种质资源,期望大家都来关心、爱护、参与野生茶树研究、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 野生 茶树 种质资源 分布 多样性 重要性 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洲型黄瓜耐热性综合评价及耐热种质的筛选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20份不同基因型的欧洲型黄瓜种质为试材,研究了田间自然高温(36.6/23.8℃)条件对植株成株期的株高、叶面积、茎粗、主茎雌花数、化瓜数、热害指数等11个指标变化的影响;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欧洲型黄瓜耐热性强弱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将不同基因型欧洲型黄瓜进行筛选、分类,为耐热新品种选育、推广及大规模品种耐热性评价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材料之间的耐热性存在显著的差异,且不同鉴定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的相关性;获得耐热性材料4份,热敏感材料3份。综合耐热性综合评价结果考虑,"35-1"、"76-2"、"76-1"、"75-1"等4份耐热性材料可作为耐热高产优质材料,可用于下一步的常规杂交育种中。

关键词: 欧洲型黄瓜 耐热性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云南10个地区的830份茶树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表明,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13个描述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64~1.40之间,平均为1.04,以芽叶色泽较高,叶基较低;不同地区的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76~0.99之间,以红河地区较高,其次是临沧和文山地区,以昭通地区较低。14个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27%~48.14%之间,平均为26.43%,以酚氨比较大,水浸出物含量较小;不同地区的茶树资源变异系数在16.09%~25.75%之间,以文山、红河地区较大,昭通、大理地区较小。茶树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水平显示东南部>西部>东北部的趋势。通过聚类分析,10个地区的茶树资源划分为3个地理组,东北部的昭通和东南部的红河各单独聚为一组,其他8个地区聚为第3组,显示云南茶树资源存在东南部、西部、东北部生态地理的分化,初步推断东南部为云南茶树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布中心。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长果桑种质资源考察及繁育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考察了滇南地区113份长果桑资源材料,其中66份开雌花并结果,47份开雄花,果长最长达18 cm。66份开雌花结果的桑椹中有44份结实,27份发芽,通过嫁接和扦插,育苗成功率分别达到92.42%和87.9%。对27份具有代表性材料经嫁接后与野生株进行比较,嫁接株大都表现出米条长产果量减少、果形和叶幅略变大、1年生枝条节距变短等幼龄化现象,充分利用长果桑种的特殊经济价值,对促进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具有积极重要意义。

关键词: 长果桑 资源 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魔芋资源种间杂交育种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是魔芋起源中心之一,云南的魔芋资源十分丰富,居全国之首。文章用常规育种方法,以栽培品种花魔芋、野生资源勐海魔芋和滇魔芋为试验材料,开展魔芋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表明,以勐海魔芋和滇魔芋作为母本,花魔芋为父本,均能杂交成功,但假结实率偏高,分别为49.8%和60.1%;其结实率偏低,分别为45.9%和28.1%。以花魔芋作为母本,勐海魔芋为父本反交,也能杂交成功,假结实率为44.8%;结实率43.3%。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魔芋资源进行质量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魔芋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实践基础。

关键词: 魔芋 资源 杂交育种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疯树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

热带农业科技 2013

摘要:麻疯树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多功能综合性树种。本文概述了麻疯树资源的用途和地理分布,以及我国麻疯树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为麻疯树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麻疯树 资源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同一度的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血缘F_1代创新种质材料分类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对原生地为云南半湿润半干燥生态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血缘F1代创新种质材料进行分类,为有针对性利用这些创新种质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个甘蔗细茎野生种血缘F1代创新种质材料的9个性状进行调查,采用集对分析同一度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分类。【结果】20个参试甘蔗材料被分为10个类型:Ⅰ类包括8个材料,综合表现较好,占参试材料总数的40%;Ⅱ类包括1个材料,分蘖力、宿根性特强、低锤度;Ⅲ类包括两个材料,有效茎数多、特高产、中等锤度;Ⅳ类包括1个材料,高产、高锤度;Ⅴ类包括两个材料,分蘖差、低产、中等锤度;Ⅵ类包括1个材料,茎细、低产、中等锤度;Ⅶ类包括1个材料,茎特细、低产、高锤度,枯心苗率为0,可能抗旱或抗螟虫;Ⅷ类包括两个材料,大茎、高产、高锤度;Ⅸ类包括1个材料,茎细、高产、高锤度;Ⅹ类包括1个材料,茎细、低产、高锤度。【结论】各类甘蔗创新种质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分蘖力、宿根性和较多的有效茎数,且各有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不同类型甘蔗种质材料,可培育出各具特色的创新亲本材料,从而丰富中国甘蔗育种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甘蔗细茎野生种 创新 种质材料 分类 同一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