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GABA含量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GABA含量,实验分别以143份云南籼稻核心种质与滇屯502,241份云南粳稻核心种质与合系35配制的杂种F6,BC2F4,BC3F3,BC4F2为材料,采用比色法对其糙米GAB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粳稻回交后代GABA含量高于籼稻回交后代;有色米高于无色米;不同回交世代GABA含量差异较大,籼稻的规律是(mg/(100 g)),BC2F4(9.50)>BC3F3(7.73)>轮回亲本(3.72)>BC4F2(3.3);粳稻的规律是,轮回亲本(12.28)>BC2F4(8.77)>BC3F3(6.11)>BC4F2(5.37).可见,在水稻GABA高含量育种方面,对早世代材料选择更易获得高GABA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正交设计优化甘蔗SRAP-PCR反应体系
《中国糖料 》 2011
摘要: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甘蔗SRAP-PCR反应体系的五大因素(Mg2+、dNTPs、引物、模板DNA、Taq酶)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得到如下结论:各因素水平变化对PCR反应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Mg2+、dNTPs、引物、Taq酶和模板DNA;通过对各因素进行筛选,建立甘蔗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0μL)为:dNTPs 0.25 mmol/L、引物0.1μmol/L、Mg2+2.5 mmol/L、Taq酶0.25U和模板DNA 60 n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式对东方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常规条件下东方百合种子难以萌发,对育种和相关研究带来不利影响。通过研究培养温度、光照条件、低温贮藏时间、硝酸钾溶液和温水处理对东方百合品种"佳娜Jann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20℃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24 h光照对萌发有促进作用;低温贮藏90 d的种子的发芽率最大(81%),但低温贮藏10~90 d的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明显;质量分数为1.0%硝酸钾溶液浸种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50℃温水处理1 h可以明显提高发芽势、改善发芽整齐度,但对提高发芽率作用不大。由此认为,用适当方法处理东方百合种子可以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肥力土壤下氮素对水稻产量效应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不同施氮水平下氮素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高肥力土壤条件下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肥力土壤上水稻生物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小于105kg/hm2时,水稻籽粒和秸秆产量同步增加;当施氮量大于105kg/hm2时,秸秆产量呈快速增加,而籽粒产量呈下降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每增加1kg氮素投入所带来的作物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增加量均呈下降趋势,但是籽粒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生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