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云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云当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当归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了其中的5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9.21%。主要成分为顺-罗勒烯(45.20%)、α-蒎烯(21.61%)、Z-双氢藁本内酯(14.10%)、6-丁基-1,4-环庚二烯(2.34%)、双环大香叶烯(2.06%)、E-双氢藁本内酯(1.36%)等。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26%。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当归资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云当归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抗逆啤酒大麦新品种——云啤2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磷肥施用量对药用菊花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土培试验,开展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药用菊花植株生长、产量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菊花生长的最佳磷肥施用量。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菊花花中P和Mg养分含量增加,促进菊花植株生长和花芽分化,提早菊花的花期,从而显著提高菊花植株的鲜花产量,并提高菊花的外观品质与经济效益。在本试验中,磷肥施用量超过0.30 g P2O5/kg土时,会开始抑制植株对N、K养分的吸收,即磷肥过量,会导致植株N、K元素含量及N/P、N/Mg比大幅降低,引起植株养分不平衡,造成植株叶色浓绿、叶面积变小,并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植株过早成熟(花期提前),从而降低菊花产量。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菊花生育期内磷肥施用量在0.25~0.27g P2O5/kg土时为适宜,此时菊花单株的花朵数和鲜花产量最高,可分别达到527.83朵和434.37 g/株。

关键词: 药用菊花 磷肥 生长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酸三钠对提高烟草种子活力及抑制TMV的效果

昆明学院学报 2010

摘要:通过不同质量分数的磷酸三钠溶液震荡浸泡烟草种子30 m in,对种子的出苗和大田烟株TMV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30%和40%的磷酸三钠溶液对增强种子的活力有明显效果,播种后14 d出苗率分别达到63.5%和69.2%,分别比清水对照提高了13.9%和19.6%;2)30%和40%的磷酸三钠溶液处理种子30 m in,可使大田烟株对TMV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与其它处理的差异显著水平达到0.01;3)大田期烟株TMV的病情变化趋势,几乎不受磷酸三钠溶液处理的影响,而主要与降雨等气候因素关系密切.

关键词: 云昆1号 烟草种子 TMV 磷酸三钠 抑制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蚜虫防控技术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摘要:[目的]为筛选适应云南主要油菜产区的抗(耐)蚜虫品种及经济有效环保的防治药剂。[方法]对22份云南主推品种、国内新育成品种及核心育种材料进行6种抗蚜虫药剂的药效试验。[结果]云油双1号、花油4号、云花油早熟1号、A35等品种抗蚜性较好,播种时施用地蚜灵预防,花角期交替使用烯啶虫安和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关键词: 油菜蚜虫 抗蚜品种 药剂 防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对3种病害的抗性鉴定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真菌病害。采用人工接种法,对16个玉米新品种在田间进行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的抗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在鉴定的16个玉米新品种中,4个品种(屏单3号、云玉2号、HL-66和春喜06-10)对3种病害均有较好的抗性,其余品种对1种或者2种病害具有中抗或感病的水平。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大斑病 小斑病 灰斑病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热区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新型农业科技园的创建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基层农业科研所的科技支撑和创新平台,搭建观光旅游服务和科普教育与培训平台,探讨科研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创建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新型农业科技园,最终达到服务社会、提质增效、反哺科研的目的,实现园区科研、开发和旅游的持续发展,为基层农业科研所深化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样板。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 科研 旅游 开发 产业化发展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收烘过程中的蚕茧处理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10

摘要:蚕茧处理是指鲜茧、半干茧和适干茧的运输、堆放和装袋等工作。蚕茧处理的好坏对蚕茧质量影响很大,与缫丝的产量质量和原料消耗有密切关系。因此,蚕茧处理是收烘茧的重要环节,不能忽视。1鲜茧处理鲜茧的活蛹具有旺盛的呼吸作用,不断排出水分和热量,100头活蛹1昼夜能散发水分1g以上。如果鲜茧堆放不妥,空气不流通,水分和热量不易散发,则容易积蓄于茧堆中而发生蒸热。据调查,用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肥料对月季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月季(Chinese rose)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讨缓释肥料在月季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可改善月季主要的农艺性状;与Conv-F相比,缓释肥处理增加月季产量7%~14%,经济效益增加874.18元/667m2,产投比提高达24.46%;在等NPK比例和等养分量条件下,缓释肥处理增加月季产量1.7%~8.33%,经济效益增加522.66元/667m2,产投比提高达11.6%;提高了氮、磷、钾当季养分利用率,其中Opt-F-8‰处理的氮、磷和钾养分利用率较Opt-F处理分别提高了7.96、1.31和3.9个百分点。

关键词: 缓释肥料 月季 产量 经济效益 养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搭载对云南两个粳稻软米品系千粒重和粒形产生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育软米高千粒重的新种质材料,利用"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搭载2个云南粳稻软米品系云粳20号和H559种子,进行15d诱变处理,对SP3种子千粒重及其粒型诱变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供试品系空间诱变后的千粒重和粒形发生了有益变异,云粳20号千粒重突变频率为11.7%,H559千粒重突变频率为10%,变异幅度分别为20.66~28.28g和20.78~28.34g,与对照相差最大为6g以上;云粳20号粒长突变频率为15%,H559突变频率为12%,变异幅度分别为5.1~7.6 mm和5.0~7.5 mm,与对照相差最大为2.4mm;云粳20号粒宽突变频率为13.5%,H559突变频率为10%,变异幅度分别为2.9~3.9 mm和2.9~3.7 mm,与对照相差最大为0.4mm;进一步分析表明,千粒重与粒长和粒宽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和0.49。航天诱变导致了千粒重和粒形性状变异,出现了高千粒重软米新材料。

关键词: 水稻 软米 航天诱变 突变频率 千粒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