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国内甘蔗品种资源的产量与糖分评价
《中国糖料 》 2015
摘要:对44份新入圃的国内甘蔗品种资源经过连续2年(1新1宿)的产量及糖分评价,从中筛选出新宿平均糖分高于15%的材料12个,占总数27.27%,超过对照ROC22(14.64%)的有23个材料,占总数的52.27%;平均产量高于120 t/hm~2的高产种质14个,占总数31.82%,超过对照ROC22(147.04 t/hm~2)的有4个材料,占总数的9.09%;平均含糖量高于17 t/hm~2的高糖材料13个,占总数29.55%,超过对照ROC22(21.82 t/hm~2)的有3个材料,占总数6.82%;这些优异种质资源可用于甘蔗遗传改良。


国家第九轮区试瑞丽点甘蔗新品系DTOPSIS法评价
《中国糖料 》 2015
摘要: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参试甘蔗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筛选优良新品系,采用DTOPSIS法对国家第九轮区试12个(含两对照)甘蔗新品系云南瑞丽点两新一宿的出苗率、单茎重、蔗糖分、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出汁率、重力纯度等工、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农1110、柳城05-136、云蔗05-49、福农0335、德蔗03-83、云瑞06-189、云蔗06-80的综合表现优于双对照ROC22(CK1)和粤糖93-159(CK2),粤甘40、闽糖01-77、粤甘42的综合表现比双对照低。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表现相吻合。


22个柱花草材料幼苗期抗旱鉴定初步结果
《热带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旱季是云南柱花草种植幼苗主要生长期,鉴定柱花草各品种(系)苗期的抗旱性对指导柱花草种质创新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试验棚内,对22个柱花草(Stylosanthes gianensis)种质材料幼苗期进行干旱处理,分别测试其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其幼苗期的抗旱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中,圭亚那柱花草1(S.gianensis seabrana)、爱得华柱花草(S.gianensis cv.Endeavour)、黑种柱花草(S.gianensis USF873016)和西卡柱花草(S.scabra cv.Seca)相对较耐旱,其中西卡柱花草的抗旱性最强。


林药复合栽培滇龙胆HPLC指纹图谱计量特征与质量评价
《中国药学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栽培模式滇龙胆的HPLC指纹图谱,对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当药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林药复合栽培滇龙胆资源进行评价。方法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 VP-ODS液相色谱柱(4.6 mm×150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0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41 nm,进样量10μL。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包括:系统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变量投影重要性准则。结果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当药苷和马钱苷酸在10~4 000μg·m L-1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2~0.999 9;4种化学成分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87%,2.1%,0.90%和2.4%;重复性实验的RSD分别为0.97%,1.9%,2.0%和2.2%;稳定性实验的RSD均小于2.2%;加样回收率在97.12%~103.81%之间,RSD在0.71%~2.0%之间。指纹图谱相似性分析显示多数样品相似性系数大于0.970,不同栽培模式的70份样品化学成分种类相似,含量有明显变化;栽培药材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马钱苷酸>当药苷,龙胆苦苷计量特征与其余3种活性成分差别较大。滇龙胆与尼泊尔桤木复合栽培模式下,药材4种化学成分总含量最高;与核桃树复合栽培有利于马钱苷酸的积累,与桉树复合栽培有利于獐牙菜苦苷的积累,与杉木复合栽培有利于当药苷的积累。以上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化学成分,应有多种最佳栽培模式。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变量投影重要性准则研究显示,龙胆苦苷(VIP=1.513),獐牙菜苦苷(VIP=1.208)和保留时间在10 min后的化学成分对药材栽培模式的区分具有显著贡献。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为滇龙胆林药复合栽培最佳模式的选择及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保山烟区植烟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丰缺评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保山烟区定位采集土壤样品124个,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区域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的描述性统计特征、空间变异和丰缺格局。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45 mg/kg和1.97 mg/kg,均表现为中等程度的变异;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块金效应分别为46.58%和39.87%,表现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低,64.37%面积的土壤有效硼缺乏;有效锌含量中等,40.58%面积土壤有效锌缺乏。


云瑞系列甘蔗杂交组合灰色接近度评价
《中国糖料 》 2015
摘要:采用基于空间序列灰色接近度的杂交组合评判方法对14个云瑞系列甘蔗杂交组合有性后代7个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瑞10-648×云瑞05-785、云瑞10-648×云瑞05-207、云瑞10-509×云瑞05-456和云瑞10-509×云瑞06-8270这4个组合与理想组合灰色接近度均高于双对照组合,评价为优秀组合;云瑞10-291×云瑞08-1287、云瑞10-291×云瑞05-189和云瑞10-725×云瑞08-1287等9个组合与理想组合的灰色接近度介于双对照之间,评为较优组合。这些优良组合中出现高产高糖基因型材料的机率相对较高,可作为重点组合加强利用;同时,评价云瑞系列甘蔗杂交组合,为选配云瑞自育型杂交组合提供依据,以期提高含云南甘蔗野生血缘的云瑞系列甘蔗创新种质育种效率。


元谋干热河谷肉山羊圈舍优化设计与实践
《草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圈舍设计是山羊养殖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已成为制约区域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主要因素。如何建立与完善舍饲养羊工艺模式,满足区域发展及生态建设的双重需求,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分析了近10年云南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的气候特征,并对干热河谷气候环境条件下肉羊养殖场优化设计进行探讨及评价。结果表明,元谋干热河谷年平均温度21.9℃,年均降水量680.7mm,年均蒸发量3 640.5mm,主要气候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干湿季分明,常年高温干燥,盛行东南风,温差变化大,水热矛盾突出,因而干热河谷羊场优化设计的要点是依河谷走向选择地质稳定、便于生产管理的地段设置坐北朝南向的场区,工艺上注重防暑抗旱,平衡温湿及危害防控;同时,依据干热河谷气候环境特征优化设计的半开放-楼式高床羊舍,能有效降低圈舍温度,平衡舍内温湿度,提高区域饲养管理效率及促进草食畜饲养方式转变。


甘蔗云瑞创新亲本与国外引进亲本间组合的DTOPSIS评价
《中国糖料 》 2015
摘要:采用DTOPSIS法对18个云瑞创新亲本与国外引进亲本的组合后代群体的工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Hocp95-988×云瑞06-8270、VMC95-88×云瑞06-4806、ya84-125×云端07-336、云瑞07-596×VMC95-09、Hocp95-988×云端06-4337、M336×云瑞06-8270、云瑞06-6003×CP34-425、ya80-50×云瑞06-74、VMC95-09×云瑞06-4679这9个组合的综合表现优于双对照ROC22(CK1)和粤糖93-159(CK_2),从优良组合中进一步筛选材料,可为生产性亲本或新品种选育提供特异性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甘蔗 云瑞创新亲本 国外引进亲本 杂交组合 DTOPSIS 评价


传统中药灵芝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特征分析
《分析测试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灵芝及11种伪品为研究材料,比较了样品的紫外光谱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灵芝及其伪品进行鉴别分析。结果显示,薄盖灵芝、广西假芝、黑假芝、昆明灵芝、小孔栗褐灵芝、假芝和多分枝灵芝的紫外光谱在220~255 nm范围与灵芝的差异较大;树舌灵芝、橡胶灵芝、褐孔灵芝和亮盖灵芝的整体化学成分与灵芝有较大差异。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薄盖灵芝、广西假芝、小孔栗褐灵芝、假芝的紫外光谱与传统中药灵芝的相似度最高,Pearson相关系数(rr)分别为0.949,0.961,0.948和0.919;橡胶灵芝、褐孔灵芝与灵芝的紫外光谱相似度最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657和0.299。对13批样品的紫外光谱进行预处理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SG+SNV为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经SG+SNV处理后,PCA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54.24%,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6.45%,累计贡献率达90.69%,较其它光谱预处理方法有明显提升。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将所有样品聚为7类,灵芝与伪品可被明显区分。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灵芝的真伪鉴别,为灵芝药材的质量评价与用药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