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百香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氮钾水平下百香果的生长、产量及品质差异,为指导百香果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基于‘3414’肥料试验,探究百香果在不同氮钾水平下的生长状况、果实品质、产量效应;结合肥料效应函数,从而明确百香果的最佳氮钾施用量。供试果园土壤肥力处于适宜水平,磷钾肥用量一致的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百香果的株高、茎粗、单果重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百香果茎粗、单果重均在N2(249.76kg/hm~2)水平达到最大值;果实中N、Ca含量显著增加,果实的K、Mg、Cu、Zn含量降低;百香果产量则随着氮肥施用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N2P2K2处理产量最高,为80.80 kg(14947.27 kg/hm~2)。氮磷肥用量一致的条件下,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N2P2K0、N2P2K1、N2P2K2、N2P2K3 4个处理间百香果的株高、茎粗均无显著差异;但百香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N2P2K3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达到最高,分别高于N2P2K0处理的7.04%、36.20%;果实中的K含量显著增加,Ca、Mg、Cu含量显著下降;钾肥施用量对百香果产量的影响与氮肥一致,N2P2K2处理产量最高。科学施肥是保障果树正常生长及品质的前提,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及产量的情况下,结合二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初步可得百香果的最佳施氮量为254.94 kg/hm~2,最佳施钾量为187.73 kg/hm~2。与果农习惯施肥相比,增加氮肥用量5.18 kg/hm~2,可减少钾肥用量62.03 kg/hm~2,即按照推荐氮钾施用量种植百香果,在达到相同产值的条件下,可帮助果农节约投入成本409.71元/hm~2。综上所述,推荐百香果的尿素施用量在474.20~634.20 kg/hm~2之间,硫酸钾施用量在288.10~448.10 kg/hm~2之间。

关键词: 百香果 生长发育 果实品质 产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瑞17系列鉴定圃甘蔗新品系的DTOPSIS评价

热带农业科学 2022

摘要:对云瑞17系列47份鉴定圃甘蔗新品系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单茎重、蔗产量、糖分、含糖量等7个性状进行DTOPSIS综合评价,筛选出16份接近度值Cg均超过对照ROC22、粤糖93-159的品系,分别是云瑞17-948、云瑞 17-906、云瑞 17-960、云瑞 17-918、云瑞 17-913、云瑞 17-946、云瑞 17-927、云瑞 17-909、云瑞 17-925、云瑞17-955、云瑞17-919、云瑞17-953、云瑞17-952、云瑞17-924、云瑞17-902、云瑞17-964,其接近度值Cg分别是0.774 3、0.753 1、0.6800、0.6766、0.6640、0.6467、0.6009、0.585 3、0.573 1、0.568 6、0.5652、0.5582、0.5446、0.5400、0.531 1、0.514 2;结合田间观察可知,DTOPSIS评价与田间表现基本一致,其中云瑞17-948、云瑞17-960、云瑞17-918、云瑞17-946、云瑞17-927、云瑞17-955、云瑞17-919等7份材料升级进入品比圃试验.DOPSIS分析法有助于甘蔗新品系的筛选.

关键词: 甘蔗 云瑞品系 DTOPSIS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稻云恢290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稻米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常规稻品种云恢290为材料,以当地栽培技术(T1)为基础,在当地技术上实行精确定量施肥(T2),在T2基础上实行精确定量灌溉(T3),并通过定量基本苗、扩大行距、精确定量施肥和灌溉,实现精确定量栽培(T4),分析不同栽培技术对云恢290生育期、叶龄、产量及其构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T1处理,T2、T3和T4处理均能显著提高云恢290产量和经济效益,2019年产量增幅为21.0%~41.0%、经济效益增幅为20.6%~41.3%,2020年产量增幅为16.7%~65.4%、经济效益增幅为17.0%~63.8%,其中,T4处理增产增效最显著,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可见,精准定量栽培技术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

关键词: 水稻 叶龄模式 精确定量施氮技术 精确定量灌溉技术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德钦县羊拉乡养蜂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蜂业 2022

摘要:养蜂是我国山区的一项传统养殖业.羊拉乡发展养蜂业有着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养蜂业取得了一定效益,但同时存在着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多角度提出了加快羊拉乡养蜂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羊拉乡 养蜂业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时期马缨杜鹃光合特性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广西植物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高山杜鹃的光合能力在不同季节对环境因子适应的动态变化,该文以被广泛引种栽培的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为材料,露天种植在2加仑塑料盆中,利用气体交换技术和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马缨杜鹃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生长阶段影响马缨杜鹃光合作用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在云南昆明地区,马缨杜鹃的生长与其光合变化重叠,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可准确反映其生长周期的变化.在5—7月的生长初期,马缨杜鹃的净光合速率(Pn)快速增加,气孔导度(Gs)是此阶段影响马缨杜鹃Pn的决定性因素,空气相对湿度(RH)则通过影响Gs和蒸腾速率(Tr)来对Pn产生较大的间接效应,可通过增加RH来激发光合潜能以促进生长;在7—10月的生长盛期,RH高,Gs大,Pn较高且稳定,但受昆明地区独特气候的影响,该时期内较低的气温(AT)是影响该时期光合生理的重要因子,此阶段可通过增加AT来提高Pn以促进马缨杜鹃的快速生长;在10月之后的生长后期,AT和RH快速下降,气孔关闭,光合系统Ⅱ的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n逐渐降低,Gs和Fv/Fm是该阶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该研究结果可为马缨杜鹃的科学栽培及推广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马缨杜鹃 光合作用 温度 相对湿度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反季成花机理研究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为揭示云贵高原产区蓝莓反季开花的形成机理,观察云南蓝莓的开花动态,并对不同时期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夏普蓝'出现了 3次现蕾开花结果,连续2次开花之间没有时间间隔;'双丰'出现了 2次现蕾开花结果,连续2次开花之间有时间间隔;而'蓝丰'只现蕾开花结果1次.(2)在'夏普蓝'的第1次开花和结果中,一级分枝结果枝条数和一级分枝结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夏普蓝'的第2次开花和结果中,二级分枝结果枝条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夏普蓝'的第3次开花和结果中,二级分枝结果枝条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在'双丰'的第1次开花和结果中,一级分枝结果枝条数和一级分枝结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双丰'的第2次开花和结果中,一级分枝结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4)'蓝丰'开花和结果中,二级分枝结果枝条数和二级分枝结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对3个蓝莓品种的开花结实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蓝莓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蓝莓花芽分化与形态解剖、蓝莓花芽分化与成花基因等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蓝莓 反季成花 品种特性 内源激素 云贵高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土壤有效镉含量和甘蔗镉吸收的影响

甘蔗糖业 2022

摘要:为探求Cd污染的土壤添加生物炭对Cd从土壤-甘蔗迁移的影响,本研究以云蔗05-51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土壤生物炭含量分别设为0%、2.5%、5.0%,并加入不同量的Cd(NO3)2·4H2O到土壤,土样有效Cd含量设4个水平(0、100、250、500 mg/kg),共12个处理.在甘蔗幼苗期,对甘蔗株高、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物量进行测量,对甘蔗地上部分、根系的Cd含量和积累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土壤有效Cd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甘蔗幼苗期,土壤中0~500 mg/kg有效Cd对甘蔗株高、生物量积累抑制作用不明显.有效Cd浓度为250 mg/kg的处理,土壤有效Cd含量变化趋势为:5.0%生物炭<2.5%生物炭<0%生物炭.有效Cd浓度500 mg/kg处理85天后,甘蔗地上部分Cd含量趋势为:0%生物炭>2.5%生物炭>5.0%生物炭,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有效Cd浓度为500 mg/kg、生物炭0%的处理,甘蔗根系Cd含量达最高值为131.86 mg/kg,甘蔗根系Cd积累量6.43 mg为最大值.土壤有效Cd浓度为100、500 mg/kg的处理,地上部分Cd积累量趋势为:5.0%生物炭<2.5%生物炭<0%生物炭.总的来说,土壤有效Cd浓度在0~500 mg/kg范围,云蔗05-51在苗期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物量积累不受抑制.云蔗05-51地上部分Cd积累量明显低于根系.添加生物炭后土壤有效Cd含量呈降低的趋势,甘蔗地上部分和根系Cd含量和积累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关键词: 甘蔗 幼苗期 红壤 生物炭 根系 Cd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品种紫娟及其诱变后代生化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对茶树品种紫娟及其诱变后代进行生化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夏季紫娟及其诱变后代的生化成分含量各有差异,其中两季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花青素含量,都达70%以上.通过微卫星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紫娟与诱变后代相比,其遗传距离都大于0.7,其中亚群诱变后代ZJ07和ZJ15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达0.9以上.生化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都表明,紫娟及其诱变后代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特别是茶多酚的含量及变异系数,其中春茶的变异系数为13.99%,夏茶的变异系数较低,为6.57%,因此可以得出,样本间的遗传距离越大,茶多酚的含量越高.

关键词: 茶树品种紫娟 遗传距离 生化成分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年份德昂族酸茶的化学成分含量与感官品质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德昂族酸茶储藏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变化,为其加工与储藏工艺的改进和品质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储藏2年、储藏4年、储藏5年、储藏7年和储藏8年德昂族酸茶样品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等含量的变化,并对其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结果]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德昂族酸茶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呈降-升-降、降-升和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水分含量与儿茶素组分的总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儿茶素组分中,除儿茶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外,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储藏时间德昂族酸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水分含量分别为21.14%~29.61%、2.46%~2.69%、3.11%~3.28%、42.28%~46.24%、3.59%~5.30%和 7.37%~8.37%;没食子酸(GA)、EGC、EC、EGCG、ECG、+C 和儿茶素总量分别为 0.66%~1.32%、2.58%~4.93%、4.03%~7.08%、3.19%~7.41%、1.86%~3.41%、1.86%~2.52%和15.06%~22.47%,感官评价综合得为87.20~90.25分,依次为储藏2年>储藏8年>储藏5年>储藏7年>储藏4年.[结论]在自然仓储过程中德昂族酸茶的理化成分与感官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适当延长储藏时间,有利于提升其品质.

关键词: 德昂族酸茶 仓储时间 高效液相色谱 儿茶素 氨基酸 化学成分 感官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侵染云南雾水葛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的全基因组结构特征

植物病理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云南雾水葛表现叶片黄化、花叶等症状的植株是否被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病毒侵染,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克隆测序及核苷酸序列特征分析,确定样品中病原种类及其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该病样中检测到雾水葛金色花叶病毒(pouzolzia golden mosaic virus, PouGMV),该分离物全基因组具有典型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单组分病毒结构特征,与来自越南的Vietam分离物(KC857508)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最高达94.6%,与PouGMV其他分离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相似性在88.9%~93.2%之间。病毒alpha卫星分子检测及分析显示,该样品中检测到的alpha卫星分子,其全长核苷酸序列与云南番茄黄化曲叶alpha卫星(tomato yellow leaf curl Yunnan alphasatellite, TYLCYnA)相似性最高,达到92.3%。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雾水葛中分离到PouGMV,且异源伴随TYLCYnA卫星分子。这是雾水葛金色花叶病毒伴随alpha卫星分子侵染雾水葛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雾水葛 雾水葛金色花叶病毒 Alpha卫星分子 基因组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