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生态条件下基因枪法转溶菌酶基因水稻潜在变异性
《生态学杂志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2种生态条件下,对基因枪法获得的转溶菌酶基因水稻高代品系D2-1-2和受体品种中花9号的农艺性状、稻米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和11种矿质元素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品系和受体对照在生育期农艺性状上无明显的差异,但转基因水稻结实率和株高明显低于受体品种;转基因水稻糙米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以及9种矿质元素含量都有所增加,其中钙、铁和锌等元素增加幅度较大。认为基因枪法转基因植物可能会产生一些潜在的遗传变异,因此,建议应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多年多点的环境风险评价。


西双版纳地区糯玉米品种四路糯、小黄糯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西双版纳地区四路糯、小黄糯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方法】利用SSR标记,对来自西双版纳地区不同来源的四路糯、小黄糯3个地方糯玉米品种7个亚居群及1个地方爆裂玉米和1个薏苡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以黄早四和Mo17为对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用21对玉米核心SSR引物,在7个糯玉米亚居群中总共扩增出201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信息量PIC值为0.82,标记索引系数MI值7.92,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094。(2)品种内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968~0.2216之间,品种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3409。(3)遗传相似度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7个糯玉米亚居群被划分为3组;与地方爆裂玉米及2个自交系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四路糯和小黄糯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品种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品种内居群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云南对策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农"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再动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中央在20世纪50年代、80年代、90年代都曾提出过。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提出新农村的标准为2020年前后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全会建议将新农村建设列为"十


切花采后品质检测与瓶插寿命相关性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百合切花进行采后叶绿素SPAD值的检测,经保鲜剂处理后叶绿素SPAD值会有所提高,保鲜剂对瓶插过程中叶绿素的保护以及瓶插后期降解的延缓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用荷兰可利鲜RVB保鲜剂处理,月季和非洲菊切花的细菌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细菌菌落级别4级),没有再增加,从而提高了花朵的瓶插寿命;用保鲜剂预处理后,对乙烯敏感的切花香石竹和百合花头中检测出银离子含量.通过对细菌含量、银离子含量的检测,可间接地反映出切花是否做过保鲜剂预处理.


不同颜色塑膜袋对红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北方果树 》 2007
摘要:红梨(95-2)(丰水×火把梨)是目前国内外少有的着色品种。在云南,不套袋红梨果面粗糙,果皮浓红,果点不规整。为寻求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的统一而满足市场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