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玫 1 ; 赵甜甜 1 ; 杨兴荣 1 ; 包云秀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红茶;英国;传播;文化
期刊名称: 蚕桑茶叶通讯
ISSN: 1007-1253
年卷期: 2011 年 06 期
页码: 24-26
摘要: 英国红茶享誉全球,红茶的源头却在中国,荷兰人把中国红茶输入欧洲,英国这样一个本土不产茶的国家,却成为红茶消费量和进口量最大的国家,成为了红茶文化的弘扬地,塑造了与东方茶文化遥相呼应的西方茶文化。
- 相关文献
[1]英国贫困线发展研究. 董晓波,袁媛,杨立雄,王云美,李学林. 2016
[2]贵州蔬菜资源的民族传统文化初步调查. 李卫芬,高爱农,李金强,卢颖颖,郑殿升,李立会,刘旭,和江明. 2016
[3]与烟草曲叶病毒伴随的新型DNA分子鉴定. 谢艳,周雪平,李正和,李桂新,张仲凯. 2002
[4]TMV盆栽人为传毒试验研究. 李明福,徐宁生,张丽芬,温学明,徐峥嵘,杨伯宣. 2010
[5]烟株不同叶位及接种方式对TMV传播的影响. 李明福,徐宁生,许建辉,张丽芬,陈萍,段云华. 2012
[6]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云南省的入侵现状及防控策略. 杨韶松,郑凤萍,申时才,徐高峰,温丽娜,金桂梅,陶琼,张付斗. 2022
[7]不同萎凋处理对“云抗10号”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 2019
[8]不同烘焙程度对"勐海大叶茶"和"紫娟"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马玉青,孙云南,夏丽飞,潘联云,张艳梅,仝佳音,曲浩,杨芳慧. 2021
[9]茶黄素提取与功效的研究进展. 夏锐,刘德和,殷丽琼,肖星,夏丽飞. 2014
[10]勐海红茶生产加工工艺技术改进初探. 李晓霞,杨盛美,李忠美,陈玫. 2013
[11]“古茶红”制作工艺及品质成分分析. 陈继伟,陈林波,刘艳红,沙杜,庄文疆,张娟. 2015
[12]南糯山古树红茶香气化合物的组分研究. 陈继伟,梁名志,罗正飞,王立波,李友勇,杨毅坚,李朝云,凌光云. 2010
[13]不同萎凋处理对"云抗10号"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孙云南,许燕,夏丽飞,宋维希,蒋会兵,杨毅坚,孙承冕,陈林波. 2019
[14]红茶品质化学的研究进展. 杨盛美,李晓霞,夏丽飞,陈玫,唐一春. 2013
[15]机制造形名优工夫红茶的研制初报. 梁名志,浦绍柳,孙荣琴. 2002
[16]不同加工工艺对云抗10号红茶品质的影响. 马伟,夏丽飞,宋维希,蔡丽,杨毅坚,李梅,杨方慧,陈林波. 2017
[17]云南省高EGCG茶树品种的筛选. 尚卫琼,梁名志,田易萍,徐丕忠,李朝云. 2014
[18]云南优质红茶种质材料的筛选. 陈春林,梁名志,包云秀,田易萍,邓少春,徐丕忠,李朝云. 2016
[19]云南大叶种茶多酚和咖啡碱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尚卫琼,陈春林,孙承冕,唐一春,段志芬,杨盛美,孙雪梅,刘本英. 2021
[20]紫娟在井冈山引种及井冈红茶在井冈山的适制性研究. 江新凤,童忠飞,刘本英,贺望兴,李琛,李友勇,包云秀,孙雪梅,文新月.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海拔茶树品种紫娟主要生化成分变化规律分析
作者:杨盛美;包云秀;李金龙;段志芬;刘本英;唐一春
关键词:海拔;茶树品种紫娟;生化成分;变化规律
-
137份茶树人工杂交F1代单株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邓少春;田易萍;陈林波;陈春林;庞丹丹;徐丕忠;包云秀;朱兴正
关键词:茶树;F1代;人工杂交;芽叶;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
ABT生根粉对大叶茶树内源激素水平及扦插生根的影响
作者:邓少春;田易萍;陈林波;陈春林;徐丕忠;庞丹丹;包云秀;李叶云
关键词:ABT生根粉;大叶茶树;内源激素;扦插生根
-
紫娟(熟茶)人工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香气组分特征分析
作者:苏丹;黄刚骅;李亚莉;任洪涛;包云秀;周红杰
关键词:紫娟;人工发酵;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香气特征
-
紫娟在井冈山引种及井冈红茶在井冈山的适制性研究
作者:江新凤;童忠飞;刘本英;贺望兴;李琛;李友勇;包云秀;孙雪梅;文新月
关键词:紫娟;引种实验;井冈山;红茶
-
大叶茶树品种内源激素水平及其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作者:邓少春;陈林波;陈春林;徐丕忠;庞丹丹;包云秀;田易萍;李叶云
关键词:大叶茶树;内源激素;扦插生根;插穗;愈伤组织
-
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茶树品种生化成分的差异分析
作者:杨盛美;李友勇;段志芬;包云秀;尚卫琼;刘本英;唐一春
关键词:云南;肯尼亚;茶树品种;生化成分;聚类分析;遗传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