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明亮 1 ; 苏振喜 2 ; 邹茜 2 ; 朱振华 2 ; 袁平荣 2 ; 陈于敏 2 ; 刘慰华 2 ; 陆树刚 1 ; 戴陆园 2 ;
作者机构: 1.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高原粳稻;抗倒性;农艺性状;相关性;系谱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2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325-3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调查了26份高原粳稻品种(系)的田间抗倒性,测定了材料的株高、穗重、穗长、节间长度、节间壁厚、节间直径与节直径7类共20个性状,同时分析了品种抗倒性与系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穗长、穗重与节间直径3类性状与抗倒性相关不显著,株高、穗下节间长度、穗下节间壁厚、穗下节直径这4类性状与品种抗倒性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品种系谱分析表明,品种(系)的抗倒性与其亲本关系密切。品种抗倒性与其亲本关系密切,选择抗倒伏品种作亲本,可以提高育成品种的抗倒性。
- 相关文献
[1]高原粳稻抗倒性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丁明亮,高春琼,袁平荣,苏振喜. 2014
[2]高原粳稻抗倒性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英文). 丁明亮,浦秋红,高春琼,袁平荣,苏振喜. 2015
[3]云南省高原粳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蒋聪,段玉云,杨旭昆,吴志刚,邹茜. 2020
[4]高原粳稻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陈于敏,单艳,世荣,苏振喜,邹茜,刘慰华,朱振华,寇姝燕,袁平荣. 2016
[5]不同肉色甘薯产量和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赵大伟,徐宁生,李国芳,邓国军,孟凡来,李明福. 2018
[6]白肉甘薯产量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赵大伟,徐宁生,李国芳,刘亚俊,杨永梅,邓国军. 2020
[7]甘薯新品种“文薯2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环境效应分析. 赵大伟,徐宁生,黄兴粉,邓国军,孟凡来. 2019
[8]十和田/丽粳2号回交重组自交系糙米Zn含量与其他元素和农艺性状间相关性. 孙正海,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杜娟. 2010
[9]马铃薯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潘哲超,王颖,徐宁生,杨涛,李燕山,李先平,白建明,隋启君. 2020
[10]不同云南小麦种质资源的全生育期抗旱性及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周国雁,伍少云. 2013
[11]大麦农艺性状分析及籽粒黄酮含量的测定. 普晓英,赵大伟,曾亚文,杨树明,杜娟,杨涛,赵春艳. 2013
[12]高密度栽培对不同油菜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赵海洋,唐伟杰,汪骞,孙超,周尧,于丽欣,杨进成,林良斌. 2019
[13]增密减氮对高原粳稻产量及其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何成贵,资月娥,陈路华,梅贵华,郭肖艳,许石昆,桂媛,马淑琴,李贵勇. 2018
[14]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研究. 周家武,肖卿,王建军,廖新华,杨晓洪,赵国珍. 2001
[15]基于SSR标记的高原粳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于敏,世荣,刘吉新,陈远伟,陈玲,张其钢,郑晔,刘慰华,赵国珍. 2019
[16]高原粳稻经济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赵国珍,刘吉新,廖新华,世荣,苏振喜,朱振华. 2008
[17]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反应初析. 余腾琼,梁斌,叶昌荣,徐福荣,汤翠凤,毛孝强,戴陆园. 2005
[18]灰色关联分析在高原粳稻品种选育决策中的应用. 朱振华,蒋志农,世荣,赵国珍,苏振喜. 2006
[19]不同穗型高原粳稻品种的产量分析. 王云华,徐峥嵘,刀勇,李应菊,闻高能,潘涛芬,李贵勇. 2016
[20]云南高原粳稻抗白叶枯病新品系云资抗21号的选育. 徐福荣,汤翠凤,余腾琼,叶昌荣,戴陆园.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种植密度对云南省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作者:田景梅;刘佳;杨晓云;李绍祥;张翠萍;张林;刘琨;朱润云;丁明亮
关键词:’云麦114’;弱筋小麦;种植密度;产量性状;品质性状;茎蘖动态
-
云南三地布朗族聚集区地方稻种资源苗瘟抗性评价及抗性基因鉴定
作者:董超;董丽英;薛静;杨雅云;汤翠凤;阿新祥;张斐斐;杨勤忠;戴陆园
关键词:地方稻种资源;布朗族;稻瘟病;抗性基因;功能标记;致病力
-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风味物质分析
作者:赵国珍;侯燕萍;马世贵;陈于敏;吴志刚;高丽
关键词:云粳37号;粳稻;优质食味;风味物质
-
高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
作者:丁明亮;李宏生;杨忠慧;刘琨;尹健;李绍祥;唐耀;杨木军
关键词:
-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稳定性分析
作者:赵国珍;刘慰华;刘似玉;董林波;李林东;陈于敏
关键词:优质食味;水稻;粳稻;‘云粳37号’;稳定性;AMMI模型;农艺性状;稳定性分析;适应性
-
优质食味粳稻香软米新品种云粳37号选育及功能基因优势等位基因型分析
作者:赵国珍;陈于敏;吴志刚;刘慰华;刘似玉;刘家稳
关键词:粳稻;云粳37号;优质食味;功能基因;Wxy37
-
优化古树秋茶干茶中粗蛋白的提取方法与实际应用
作者:杨方慧;仝佳音;李晓静;王凯博;刘本英;邹茜
关键词:古树茶;粗蛋白质;蛋白质提取;价值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