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含量变化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友勇 1 ; 王家金 1 ; 梁名志 1 ; 刘本英 1 ; 田易萍 1 ; 孙雪梅 1 ; 包云秀 1 ; 徐丕忠 1 ; 蒋会兵 1 ; 周萌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云南;茶树品种;氟;比较研究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3 年 26 卷 04 期

页码: 1344-13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7个茶树品种1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大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上述地区7个茶树品种中氟含量均值为62.07~113.50 mg/kg,除思茅区外均以云抗10号氟平均含量最低,均值差异为最不显著。LSD多重比较表明,在地区内品种间和品种内地区间氟的含量均值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品种内尤以勐海县茶树品种中氟的含量均值差异为最不显著居多。因此,云抗10号可作为云南大叶种茶树对氟富集特征研究和大叶种茶树低氟选育工作的模式材料。

  • 相关文献

[1]云南茶树良种氟含量变化比较研究. 李友勇,田易萍,孙雪梅,梁名志,刘本英,徐丕忠,包云秀,周萌. 2013

[2]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茶树品种生化成分的差异分析. 杨盛美,李友勇,段志芬,包云秀,尚卫琼,刘本英,唐一春. 2020

[3]高香优质红茶杂交新品种云茶红1号的选育. 包云秀,梁名志,陈春林,邓少春,田易萍,杨兴荣,解星云,徐丕忠. 2015

[4]云南省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特性研究. 徐丕忠,梁名志,田易萍,尚卫琼,朱兴正,李朝云,包云秀,黄玫. 2014

[5]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茶树品种的红碎茶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杨盛美,唐一春,段志芬,尚卫琼,包云秀. 2019

[6]茶叶中的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汪禄祥,张云倩. 2006

[7]果园生草复合种养循环模式效应分析-基于云南泸西县果园比较研究. 农一鑫,钱小平,尹昌斌,万永全,付利波. 2021

[8]云南红碎茶品质特点的比较分析. 韩海华,梁名志,夏丽飞,陈继伟,李晓霞,罗琼仙,陈玫. 2013

[9]云南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初探. 钱建宁. 2002

[10]云南甘蔗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范源洪,陈跃,杨清辉,张跃彬,陈学宽,吴才文. 2004

[11]粉虱传双生病毒在云南的发生分布. 张仲凯,丁铭,方琦,彭潞波,张丽珍,赵永昌. 2002

[12]CIP马铃薯资源在云南的评价、利用及前景. 杨万林,隋启君. 2005

[13]云南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建设探讨. 李露,钱金良,刘振环. 2001

[14]云南反季马铃薯产业发展及育种对策. 杨万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 2006

[15]云南高产环境下超高产水稻品种的株型特性浅探. 袁平荣,杨从党,周能,孙有泉,贺庆瑞,朱德峰,应继锋,S.Peng,黄庆宇. 1999

[16]云南省第8套(2002—2003年)甘蔗品种区试总结与分析. 陈学宽,范源洪,刘家勇,杨洪昌,吴才文. 2004

[17]云南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 杨从党,李刚华,戈芹英,丁玉清,李贵勇,徐世林,朱丽芬,任效忠,董广. 2007

[18]云南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研究. 于亚雄,杨延华,陈坤玲,刘丽,杨金华,胡银星,徐俊萍,程耿,余荣芝. 2001

[19]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云南茶业更上一层楼. 张俊. 2002

[20]茶树新品种云茶春毫在保山和澜沧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解星云,袁晶晶,陈春林,黄玫,包云秀,杨兴荣.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