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应用近等基因系初步定位粳稻孕穗期的耐冷基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申时全 1 ; 曾亚文 1 ; 李绅崇 1 ; 文国松 1 ; 普晓英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孕穗期;近等基因系;微卫星标记;遗传研究;耐冷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5 年 19 卷 03 期

页码: 217-2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昆明低温冷害条件下对十和田×(十和田5/昆明小白谷BC4F5)的BC5F2群体进行了耐冷性状的遗传研究。结果显示,穗期耐冷性受贡献率较大的基因控制。用平均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164个SSR标记对十和田、昆明小白谷、近等基因系池(NILP)进行筛选,在第5染色体长臂末端有2个SSR标记的扩增产物在十和田与昆明小白谷、NILP间有多态性。用这2个多态性标记对群体进行分子标记定位,单向方差分析表明RM31与耐冷基因连锁。再在RM31附近合成12个SSR标记在轮回亲本(RP)、近等基因系(NIL)间进行多态性筛选,只有RM7452有多态性,单向方差分析表明该标记与耐冷基因连锁。耐冷基因与RM7452、RM31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8cM和8.0cM,主穗结实率能解释表型变异的10.50%;实粒数能解释表型变异的5.10%。暂将这个耐冷基因定名为Ctb(t)。

  • 相关文献

[1]水稻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等的选育及耐冷性遗传研究. 曾亚文,叶昌荣. 2001

[2]水稻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的选育及耐冷性遗传研究. 曾亚文,叶昌荣,申时全. 2001

[3]粳稻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指标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树明,王荔,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 2013

[4]粳稻02428×02428c重组自交系孕穗期耐冷性QTL分析. 谢勇武,杨树明,曾亚文,杨涛,普晓英,杜娟,赵春艳,张明喜. 2011

[5]云南软米的发展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郑国利,杜明,李家瑞,刘安迪,王攀. 2023

[6]昆明小白谷耐冷性近等基因系耐冷性状的相关性及遗传研究. 申时全,曾亚文,普晓英,赵旭. 2004

[7]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构成因子分析. 叶昌荣,廖新华,戴陆园,张建华,工藤悟,伊势一男. 1998

[8]低温胁迫下粳稻选育品种耐冷性状的鉴定评价. 崔迪,杨春刚,汤翠凤,余腾琼,张俊国,曹桂兰,阿新祥,徐福荣,张三元,戴陆园,韩龙植. 2012

[9]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及其地理分布. 李绅崇,曾亚文,申时全,李本逊,张忠省,戚六花,普晓英. 2004

[10]云南稻核心种质孕穗期耐冷性状间的相关性与生态差异. 曾亚文,李绅崇,普晓英,杜娟,杨树明,刘昆,桂敏,张浩. 2006

[11]云南稻种冲腿的孕穗期耐冷性QTL分析(英文). 叶昌荣,加藤明,齐藤浩二,伊势一男,戴陆园,杨勤忠. 2001

[12]中国粳稻地方品种孕穗期耐冷性评价及聚类分析. 杨志奇,杨春刚,汤翠凤,郭桂珍,余腾琼,张俊国,曹桂兰,阿新祥,徐福荣,张三元,戴陆园,韩龙植. 2008

[13]栽培稻种间育性S1基因桥梁亲本培育及分子验证研究. 栾鸭红,周家武,胡凤益,李静,徐鹏,邓先能,谭学林,陶大云. 2009

[14]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生化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杨树明,曾亚文,王荔,张素华,杜娟,杨涛,普晓英,杨晓梦. 2014

[15]云南高原稻作区影响水稻单株籽粒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杨树明,张素华,杜娟,杨涛,普晓英,杨晓梦,曾亚文. 2015

[16]油菜感抗品种混播对根肿病防控效果的影响. 郭清云,汪波,蒯婕,张椿雨,李根泽,康惠仙,傅廷栋,周广生. 2020

[17]感抗油菜近等基因系混播对根肿病发病率的影响. 郭清云,蒯婕,汪波,刘芳,张椿雨,李根泽,张云云,傅廷栋,周广生. 2020

[18]十和田近等基因系糙米五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异及分布分析. 孙正海,曾亚文,杨树明,杜娟,普晓英,汪禄祥. 2010

[19]昆明小白谷近等基因系杂种后代孕穗期边际耐冷性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晓娟,刘昆,凌青. 2006

[20]低温胁迫下粳稻近等基因系形态性状与糙米功能成分间的关联性. 杨树明,曾亚文,杨涛,普晓英,杜娟,张素华,杨晓梦.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