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宁静 1 ; 李健权 1 ; 刘本英 2 ; 郑红发 1 ; 卢凤美 3 ; 陈雷 2 ; 刘振 1 ; 叶升涛 3 ; 黄浩 1 ; 杨培迪 1 ; 伍岗 2 ; 杨阳 1 ;
作者机构: 1.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云南德凤茶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发花;感官品质;风味成分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213-2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散茶轻压、紧压茶手筑和机压的方法进行自然发花,分别制成轻压晒青散茯、手筑晒青茯砖和机压晒青茯砖,通过感官审评和理化检测,对晒青茶发花前后的感官品质和主要风味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话后3种晒青茶的苦涩味和收敛性均明显减弱,滋味向醇和转变,香气由清香变为陈香且具有独特的菌花香,汤色由黄绿明亮变为橙黄明亮,干茶和叶底颜色均明显加深;3种发花晒青茶的茶多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总黄酮、可溶性糖等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特别是酯型儿茶素下降显著,降幅分别为56.91%(P<0.01)、31.80%(P<0.05)、64.06%(P<0.01),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略有增加,茶多糖、没食子酸、花青素含量显著上升;3种发花晒青茶中具有花木香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和药香的水杨酸甲酯等香气组分含量显著升高,分别由发花前的33.94%和1.92%上升到56.73%、57.62%、45.98%和8.47%、8.53%、7.56%,而表现为花果香的其他醇类和大部分酮类以及具有清香、青草气的醛类等香气组分含量明显降低,其中具有陈香的1,2,3-三甲氧基苯和1,2,4-三甲氧基苯香气组分含量在机压晒青茯砖中显著增加,分别由发花前的1.51%和0.56%上升到5.87%和3.75%,因此,晒青茶发花后清香减弱,表现出陈香特征,机压晒青茯砖陈香更明显。
- 相关文献
[1]酸奶发酵和冷藏过程中品质评价及主要风味成分变化分析. 魏光强,陈越,卓加珍,赵存朝,王雪峰,黄艾祥. 2019
[2]松茸曲奇特征风味成分分析鉴定. 陶虹伶,杨文建,裴斐,赵立艳,安辛欣,苏开美,胡秋辉. 2016
[3]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关系研究. 何青元,张亚萍,王平盛. 2009
[4]勐海古树茶与生态茶品质化学研究. 陈玫,夏丽飞,梁名志,杨盛美,李晓霞. 2012
[5]不同年份德昂族酸茶的化学成分含量与感官品质评价. 马玉青,赵碧,杨天铭,潘联云,冉隆珣,梁名志,杨世达,杨明帮. 2022
[6]云南双江4个山头晒青茶品质比较分析. 王欣雨,吴婷,鲁倩,周红杰,马玉青,李亚莉,杨莹燕. 2023
[7]云南不同茶区的名山古树茶品质比较研究. 浦绍柳,范承胜,伍岗,蔡丽,邓少春,张艳梅,周玉忠,董辉,毕晓清,郝连奇. 2019
[8]辣木与高丹草混合青贮效果的研究. 韩学琴,李莲红,罗会英,邓红山,刘进娣,范建成,金杰. 2024
[9]不同花期紫娟茶树花的品质分析及加工工艺研究. 苟祎,夏丽飞,马玉青,杨恺清,吴致远,普金霞,叶红,申时全. 2025
[10]云南省'瑞雪'青苹果品质分析及评价. 陈璐,李倩,米艳华,张平英,李茂萱,刘振环,杨旭昆,王文治,张鹏,沈国兵,薛云. 2024
[11]嗜根考克氏菌与植物乳植杆菌复合发酵对香肠品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陈骏飞,申挥,张珂铭,汤回花,胡永金,肖华,李宏,刘毕琴,史巧. 2025
[12]云南省蒙自地区4种桑葚的酿酒特性. 张宸瑞,杨文,黄新球,王艳辉.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野生茶树厚轴茶种质资源化学成分多样性分析
作者:宁功伟;杨盛美;段志芬;宋维希;李友勇;刘本英;唐一春
关键词:厚轴茶;化学成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坚持"三茶统筹",打响土罐茶品牌
作者:赵碧;吴金翠;刘本英
关键词:土罐茶;品牌;茶产业
-
缅甸茶叶生产与贸易现状分析
作者:郭文;鲁雪艳;张应青;田江;莫楠;伍岗;代希茜
关键词:茶叶;生产;贸易;缅甸
-
优化古树秋茶干茶中粗蛋白的提取方法与实际应用
作者:杨方慧;仝佳音;李晓静;王凯博;刘本英;邹茜
关键词:古树茶;粗蛋白质;蛋白质提取;价值化利用
-
茯砖茶上调秀丽隐杆线虫NHR-49和ACO基因促进脂质分解代谢
作者:潘联云;刘本英
关键词:茯砖茶;脂肪酸β氧化;三羧酸循环;脂质分解;脂质代谢
-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大理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宁功伟;陈雷;康冠宏;黑利生;刘本英;饶炳友;赵尹强;张敏
关键词:茶叶;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策略;大理州
-
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多酚降脂作用比较研究进展
作者:李云娜;王凯博;赵碧;潘联云;刘本英
关键词:普洱熟茶;普洱生茶;多酚;降脂作用;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