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国珍 1 ; 蒋聪 1 ; 邹茜 1 ; 世荣 1 ; 袁平荣 1 ; 苏振喜 1 ; 朱振华 1 ; 戴陆园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云南高原粳稻;稻米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1 年 12 卷 06 期
页码: 916-920+9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表型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法,对76个云南高原粳稻的11个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达食用稻品种品质1级标准,糙米率、透明度、碱消值和胶稠度达2级标准,精米率达3级标准,其余品质性状的平均值均在3级以下。品种间变异最小的品质性状是糙米率和碱消值,变异最大的是垩白度,其次是垩白粒率。(2)稻米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3)在选出的6个影响云南稻米品质的主因子中,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因子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49.6%。(4)76个云南粳稻聚为4类,其中第1类包括52个品种,表明遗传距离近,遗传基础狭窄。在今后的云南粳稻品质育种中,应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同时拓宽遗传基础。
- 相关文献
[1]云南高原粳稻品质现状及淀粉RVA谱特性分析. 赵国珍,刘吉新,陈于敏,苏振喜,世荣,朱振华,邹茜,寇姝燕,袁平荣. 2014
[2]云南高原常规粳稻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赵国珍,世荣,刘吉新,邹茜,刘慰华,朱振华,寇姝燕,陈于敏,苏振喜. 2015
[3]云南高原粳稻品质性状因子及品种聚类分析. 朱振华,蒋志农,赵国珍,苏振喜. 2008
[4]云南割手密及其血缘F1代材料抗旱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边芯,BIAN Xin,DONG Li-hua. 2014
[5]云南省大豆地方品种资源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赵银月,耿智德,保丽萍,王铁军. 2007
[6]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Wang lihua,王莉花,Cai qing,蔡青. 2010
[7]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的抗药性室内鉴定及其rpfC基因序列分析. 杨雅云,张恩来,阿新祥,汤翠凤,张斐斐,陈丹,董超,吴坤,徐福荣,周英,祁春学,戴陆园. 2014
[8]采用SSR标记辅助选育具有Xa22(t)的云南高原粳稻新种质. 汤翠凤,樊传章,徐福荣,余腾琼,叶昌荣,戴陆园. 2005
[9]烟区生态气候类型区划. 李枝桦,罗华元,张梅,聂鑫,唐鹭. 2016
[10]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大茎野生种血缘后代育种潜力评价. 俞华先,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田春艳,董立华,桃联安,孙有芳,杨李和,边芯,周清明. 2019
[11]主成分与聚类分析在NC297烟叶品质区域划分中的应用. 周敏,张忠武,陈拾华,杨景华,王建新,段宗颜,鲁耀,邹炳礼,周绍松,董石飞,李伟,张静. 2019
[12]酸角品质评价指标的选择. 刘海刚,段曰汤,何璐,仲金楠,马开华,沙毓沧. 2011
[13]不同品种木薯的主要品质特征与综合评价. 姜太玲,刘光华,周迎春,熊贤坤,刘超,段春芳,宋记明,刘倩,李月仙,沈绍斌,严炜,易怀锋,卢诚,张林辉. 2019
[14]云南冬播燕麦的农艺性状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孙道旺,王艳青,洪波,卢文洁,尹桂芳,王莉花. 2020
[15]蚕豆病害叶的FTIR研究(英文). 李志永,刘刚,李伦,欧全宏,赵兴祥,张黎,周湘萍,汪禄祥. 2012
[16]马铃薯食味性状评价指标研究. 王颖,孟丹丹,潘哲超,隋启君. 2019
[17]优良单株家系辣木叶的表型性状分析. 罗会英,赵琼玲,韩学琴,邓红山,范建成,廖承飞,金杰. 2020
[18]灌溉与干旱条件下甘蔗工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与品种抗旱性评价. 赵俊,白亚东,赵兴东,杨丽华,卢顺才,李秀梅,马云飞,李梅会,王少河,范源洪. 2016
[19]不同产区和等级昭通天麻的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张公信,王家金,余显伦,田孟华,刘旭燕,田治蛟,郭友刚,刘大会. 2016
[20]引进甘蔗种质工艺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赵俊,吴才文,赵培方,夏红明,暂逢刚.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三地布朗族聚集区地方稻种资源苗瘟抗性评价及抗性基因鉴定
作者:董超;董丽英;薛静;杨雅云;汤翠凤;阿新祥;张斐斐;杨勤忠;戴陆园
关键词:地方稻种资源;布朗族;稻瘟病;抗性基因;功能标记;致病力
-
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和多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江慧;钟巧芳;殷富有;李金璐;刘丽;张云;王波;蒋聪;程在全;张慧;肖素勤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
-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风味物质分析
作者:赵国珍;侯燕萍;马世贵;陈于敏;吴志刚;高丽
关键词:云粳37号;粳稻;优质食味;风味物质
-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稳定性分析
作者:赵国珍;刘慰华;刘似玉;董林波;李林东;陈于敏
关键词:优质食味;水稻;粳稻;‘云粳37号’;稳定性;AMMI模型;农艺性状;稳定性分析;适应性
-
优质食味粳稻香软米新品种云粳37号选育及功能基因优势等位基因型分析
作者:赵国珍;陈于敏;吴志刚;刘慰华;刘似玉;刘家稳
关键词:粳稻;云粳37号;优质食味;功能基因;Wxy37
-
优化古树秋茶干茶中粗蛋白的提取方法与实际应用
作者:杨方慧;仝佳音;李晓静;王凯博;刘本英;邹茜
关键词:古树茶;粗蛋白质;蛋白质提取;价值化利用
-
云南紫色种皮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色素含量分析
作者:杨雅云;李舟;汤翠凤;张斐斐;董超;阿新祥;王斌;戴陆园
关键词:云南紫色米资源;遗传多样性;种皮色素;色素合成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