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低磷胁迫下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植株干重的地理生态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申时全

作者: 申时全 1 ; 曾亚文 1 ; 普晓英 1 ; 杜娟 1 ; 李绅崇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昆明)

关键词: 低磷胁迫;地理生态;水稻;遗传多样性

会议名称: 首届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农学会

页码: 199-205

摘要: 土壤磷缺乏是稻作生产中的主要限制因子.在低磷胁迫(有效磷3.11ppm)和正常磷(有效磷40ppm)的酸性红壤条件下以来自16个地州、5个稻区共526份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的相对植株干重进行地理生态研究并用SPSS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滇西北高寒粳稻区是云南籼稻核心种质磷高效基因源的集中区,稻作区间粳稻差异不显著;(2)怒江、丽江、德宏、文山、西双版纳、玉溪6个地州划为籼稻磷高效基因源比较富积的地区;(3)丽江、文山、楚雄3个地州划为粳稻磷高效基因源比较富积的地区;籼稻比粳稻更能耐低磷胁迫,水稻磷高效基因源的形成是与水稻遗传多样性、人工选择育种和土壤(尤其是红壤)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

分类号: S511`S326

  • 相关文献

[1]云南稻核心种质F_2主要形态性状变异及地理生态研究. 杨树明,夏小环,曾亚文,杜娟,杨涛,普晓英,杜威,普正贵,方晓东. 2008

[2]低磷胁迫对水稻不同基因型苗期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华慧,辜琼瑶,黄平,涂建,刘晓利,张洪亮,李自超,陈忆昆,张云. 2014

[3]云南地方稻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类型与地理生态差异(英文). 曾亚文,刘家富,汪禄祥,杜娟,普晓英,杨树明,张洪亮. 2006

[4]云南稻核心种质苗期耐冷性及其地理生态差异. 曾亚文,李绅崇,普晓英,杜娟,杨树明,刘昆. 2006

[5]低磷胁迫下大麦不同基因型磷高效特性的差异(英文). 杨涛,何金宝,曾亚文,普晓英,杨树明,杜娟. 2013

[6]布朗族当前种植稻作地方品种的SSR位点多样性分析. 董超,徐福荣,杨文毅,张恩来,杨雅云,汤翠凤,阿新祥,戴陆园. 2011

[7]我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云,龙云星,奎丽梅,徐高峰,涂建,辜琼瑶,李华慧,黄平,卢义宣. 2017

[8]微卫星标记分析水稻地方品种30年的遗传变异. 严红梅,董超,张恩来,汤翠凤,阿新祥,杨文毅,杨雅云,张斐斐,徐福荣. 2012

[9]云南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取样方案研究. 李自超,张洪亮,曾亚文,杨忠义,申时全,孙传清,王象坤. 2000

[10]云南及不同地理分布粳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樊传章,李娟,伍腾飞,董陈文华,谭学林. 2016

[11]云南滇西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初探. 梁斌,王敬文,明风,戴陆园,叶鸣明,沈大棱. 2003

[12]18份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韩曙,丁玉梅,王世华,李智梅,苗长辉,寸寿艳,杨正安. 2010

[13]用SSR标记划分云南糯玉米地方品种资源遗传类群的研究. 张金渝,张建华,杨晓洪,金航,王波,肖植文,孔令明,米艳华,华秋瑾. 2007

[14]天然筇竹居群形态遗传多样性1). 董文渊,邱月群,王逸之,杨奕,胡戎. 2016

[15]云南小麦地方品种及铁壳麦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王志伟,于亚雄,刘丽,杨金华,程加省,勾宇宏. 2009

[16]利用AFLP标记分析云南红花优异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胡尊红,王沛琦,杨谨,胡学礼,刘旭云. 2019

[17]42份云南玉米自交系基于SSR荧光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鹏,管俊娇,黄清梅,王江民,杨晓洪,刘艳芳,张建华,毛进. 2019

[18]天然筇竹居群形态遗传多样性. 董文渊,邱月群,王逸之,杨奕,胡戎. 2016

[19]西南麦区96份小麦育种材料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晓荣,张中平,孙永海,善从锐,包晓鹏,赵鹏,刘琨,丁明亮. 2021

[20]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大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萌,李友勇,孙雪梅,王家金,谢瑾,成浩,汪云刚,刘本英.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