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发明人: 唐一春;杨盛美;汪云刚;何青元;冉隆珣;许燕
专利号: CN201620533298.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茶树扦插繁殖的苗床,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主体的内壁顶部由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下方设置有泥土层,所述泥土层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筛板,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主体且延伸至主体的外部与储液装置的一侧连通,储液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储液装置的顶部与回流管的一端连通,回流管位于控制器的右侧。该用于茶树扦插繁殖的苗床,促使茶树苗生根存活,提高茶树的扦插存活率,降低茶树扦插繁殖的生产成本,降低茶农的经济损失,增加茶农的经济效益。
- 相关文献
[1]利用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特异种质资源滇桑(Morus yunnanensis Koidz.). 李镇刚,冉瑞法,刘淑娟,刘永光,储一宁,黄平. 2016
[2]黑穗醋栗的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朱映安,和加卫,和秀云,解玮佳,和志娇,徐忠志. 2007
[3]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黄作喜,王祥宁,李克,康联盟. 2001
[4]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措施研究. 黄作喜,王祥宁,李克,康联盟. 2001
[5]茶树新品种‘紫娟’. 包云秀,夏丽飞,李友勇,梁名志. 2008
[6]现代温室工程讲座第十一讲温室主体工程建设施工. 陆琳. 2014
[7]IBA浓度和使用方法对高山杜鹃‘Nova Zembla’扦插生根的影响. 蔡艳飞,宋杰,李世峰,李树发. 2018
[8]龙蒿不同基质的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赵俊,沙毓沧,杨长楷,木万福,辛建华. 2009
[9]香石竹优质种苗的扦插繁殖技术. 张素芳,胡书红. 2007
[10]芒果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段元杰,杨玉皎,孟富宣,刘海刚. 2017
[11]银合欢扦插繁殖研究. 刘海刚,李江,段曰汤,李桐森,邱琼. 2009
[12]香石竹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卢珍红,桂敏,龙江,陈敏. 2010
[13]提高香石竹扦插种苗经济效益的配套管理方法. 张璐萍,陈爱民,万红辉,杨敏群. 2009
[14]云南野生花卉金丝桃扦插繁殖技术探讨. 赵明方,张瑞芳,张艺萍,莫丽玲,张丽芳. 2021
[15]云南茶叶和甜茶的抗过敏活性. 李晚谊,佴注,苏学素,李云寿,陈宗道. 2000
[16]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中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林涛,邵金良,樊建麟,刘兴勇,陈兴连,汪禄祥,刘宏程. 2018
[17]云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特异性评价. 尚卫琼,段志芬,邓少春,孙承冕,杨毅坚,李金龙,夏锐,刘本英. 2022
[18]不同树体管理模式下茶叶内含物质的差异性分析. 李金龙,龙亚芹,殷丽琼,仝佳音,罗梓文,曲浩,刘福桥,陈林波. 2024
[19]茶树CHS基因结构及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张丽群,韦康,王丽鸳,成浩,刘本英,龚武云. 2014
[20]咖啡果皮茶的加工技术. 文志华,程金焕,何红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野生茶树厚轴茶种质资源化学成分多样性分析
作者:宁功伟;杨盛美;段志芬;宋维希;李友勇;刘本英;唐一春
关键词:厚轴茶;化学成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大叶种砧木茶树与嫁接茶树主要生化成分对比研究
作者:邓少春;许燕;李友勇;田易萍;赵才美;孙超;陈春林;朱兴正
关键词:大叶种;嫁接茶树;生化成分;香气成分
-
转录组测序分析外源水杨酸诱导茶树热激蛋白基因的响应
作者:刘悦;曲浩;田易萍;陈春林;冉隆珣;陈林波
关键词:外源水杨酸;茶树;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热激蛋白
-
不同饮食条件下德昂酸茶调控秀丽隐杆线虫脂质代谢的研究
作者:潘联云;冉隆珣;杨恺清;赵碧;马玉青;梁名志
关键词:酸茶;高糖饮食;脂质合成;甘油三酯
-
不同干燥方式对德昂酸茶香气品质和成分的影响研究
作者:潘联云;马玉青;赵碧;冉隆珣;梁名志
关键词:德昂酸茶;不同干燥方式;香气成分;感官审评;果香
-
德昂酸茶中没食子酸含量与降脂作用相关性研究
作者:潘联云;马玉青;冉隆珣;赵碧;吴致远;梁名志
关键词:酸茶;没食子酸;高糖饮食;脂质组分
-
茶树不育花代谢组分析及不育相关靶物质鉴定
作者:刘玉飞;庞丹丹;邓少春;陈春林;田易萍;蒋会兵;许燕;陈林波
关键词:不育花;代谢组;类黄酮;激素;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