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王颖(精确检索)
作者:潘哲超(精确检索)
作者:李先平(精确检索)
作者:白建明(精确检索)
作者:杨琼芬(精确检索)
作者:隋启君(精确检索)
6条记录
马铃薯抗营养因子与人体健康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

摘要:综述马铃薯抗营养因子的营养价值及对新育种体系的需求。通过利用现存的种质资源,结合二倍育种和基因编辑等新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改善未来的品种并提供其他选择,以帮助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 马铃薯 抗营养因子 健康 新育种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模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对马铃薯产量及结薯规律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云贵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马铃薯产量低的问题,通过采取覆膜等栽培措施提高地温以增加产量。为明确该地区最适宜的覆膜模式,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4种栽培模式:平播后起垄(A1)、侧膜覆膜(A2)、覆膜覆土(A3)和大垄双行(A4,对照),分析不同模式对土壤温湿度、产量及发育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野马村为代表的云贵高海拔冷凉地区马铃薯全生育期内平均气温为14℃,比最适气温低4℃,土壤湿度>45%,水分不是主要限制因素,而提高地温是增产的关键。覆膜覆土是以野马村为代表的云贵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的最适种植模式,可提早结薯9d,增产26.8%,提高商品薯率1.05%。

关键词: 马铃薯 云贵高原 高海拔冷凉地区 栽培模式 土壤水热效应 结薯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栽培密度对6个马铃薯基因型微型薯繁育种薯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对6个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密度(主处理)和6个不同用途基因型马铃薯(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通过方差分析、线性拟合、多重比较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基因型对产量、大中小薯个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对中薯个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大小薯个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Duncan多重比较)。密度和不同基因型之间不存在互作。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大中小薯个数增加,但薯块平均重量在降低。【结论】为了获得数量多的小整薯个数不同的品种有最适宜的密度。不同密度对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呈规律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马铃薯大中小薯块茎个数和总薯个数。

关键词: 马铃薯 密度 基因型 繁育种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与人体健康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

摘要:综述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马铃薯 营养 膳食指南 主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肉色马铃薯花色苷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分析研究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肉色马铃薯花色苷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方法:以16个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分别采用p H示差法和总抗氧化能力测定试剂盒测定花色苷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紫皮紫肉马铃薯平均花青素含量为0.88~70.33mg/100g(Fresh weight,FW)、平均总抗氧化能力为2.80~62.67U/m L(FW);红皮红肉马铃薯平均花青素含量为0.55~5.29 mg/100g(FW)、平均总抗氧化能力为0.37~11.14 U/m L(FW)。结论:不同品种之间的花青素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值均差异显著,总花色苷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2=0.9532)。

关键词: 肉色 马铃薯 总花色苷 总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马铃薯品种淀粉的理化特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选育出适合食品工业加工的优良品种,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利用快速黏度测定仪、粒度仪等测定4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性质。结果表明:4个马铃薯品种淀粉的粒径均呈双峰状分布;云薯606的透明度最好,黏度和热糊稳定性较好,其透明度、黏度和破损值分别为61.37%、(1 630±21.13)cP和(94±6.51)cP;紫云1号的淀粉糊冻融稳定性最好,其析水率最大,为12.88%,不易发生凝沉,72h后,上清液体积为7.25mL,其黏度最大,为(3 956±27.78)cP,冷糊稳定性最好,其回生值为(87±6.11)cP,且易糊化,糊化温度73℃。紫云1号和云薯606适合应用于食品工业。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 理化性质 食品工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