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三七(模糊匹配)
78条记录
“一带一路”背景下老挝西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蔬菜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老挝西瓜产业依托中国生产技术和中国市场而发展,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代表.老挝气候利于早春西瓜栽培,能较好填补中国早春西瓜供应缺口;老挝西瓜生产总成本较中国类似气候地区如海南低1200~2600元·(667 m2)-1,中老铁路的通车也为老挝西瓜运输降低了成本,缩短运输时间;老挝西瓜生产同时也存在栽培技术落后、西甜瓜产业园区较少等问题,随着中国包括人才、良种良法、资金等资源的涌入,以及"一带一路"通道建设不断向中下寮平原区发展,将建立起完善的西瓜产业链,推动老挝西瓜产业.

关键词: 老挝 西瓜 产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物源诱抗剂对林下三七的促生诱抗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生物源诱抗剂对林下三七叶绿素含量、发病情况及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寡糖·链蛋白、3%超敏蛋白、0.1%S-诱抗素、5%氨基寡糖素和谷氨酸5种植物诱抗剂,每种植物诱抗剂设置4个浓度,将其外源喷施于三七植株茎叶表面,测定三七生物量、发病率及皂苷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和2 g/L寡糖·链蛋白、0.5 g/L 3%超敏蛋白、1.25 mL/L 0.1%S-诱抗素及0.05 g/L谷氨酸对三七植株诱导处理后可以显著促进其叶绿素含量的积累;不同浓度3%超敏蛋白、0.1%S-诱抗素及谷氨酸对三七植株诱导处理后,三七黑斑病和根腐病的发病率均显著降低,1、2、4 g/L寡糖·链蛋白及0.5、1、2 mL/L的5%氨基寡糖素对三七植株诱导处理后,三七黑斑病和根腐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0.5 g/L寡糖·链蛋白、0.25 g/L谷氨酸及1 mL/L 5%氨基寡糖素对三七植株诱导处理后,显著促进三七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的积累;0.5 g/L寡糖·链蛋白、0.5、1 mL/L 5%氨基寡糖素,1.25 mL/L 0.1%S-诱抗素,4 g/L 3%超敏蛋白及0.1、0.25 g/L谷氨酸对三七诱导处理后可显著促进三七地下部总皂苷含量的积累。0.5~2 g/L寡糖·链蛋白、1 mL/L 5%氨基寡糖素,1.25 mL/L和2.5 mL/L 0.1%S-诱抗素、2~4 g/L 3%超敏蛋白及0.25 g/L谷氨酸对林下三七具有促生诱抗及提质的作用。【结论】适宜浓度的生物源植物诱抗剂对林下三七有促生诱抗及提质的效果,生产中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种类和浓度的植物诱抗剂来促进林下三七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 植物诱抗剂 三七 促生诱抗 三七皂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七种植适宜区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三七种植适宜区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三七引种栽培、规模生产以及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基于云南省131条三七地理分布数据和15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分析影响三七分布的主导因子,划分云南省三七种植适宜区,明确1961—2020年间云南省三七种植适宜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三七分布的主导因子和对应的最适宜区的阈值分别为平均气温日较差(小于10.0℃)、最高气温≥33℃天数(少于5 d)、坡向(北向)、≥10℃年积温(4708.0~5331.9℃d)、年日照时数(1636.7~1963.3 h)和降水季节性差异(92%~96%)。(2)三七种植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东南部,包括文山、红河、昆明、玉溪和曲靖等地,约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4.8%。(3) 1961—2020年间的气候变化提高了云南三七的种植适宜性和适宜区面积,适宜性提高的区域约占全省的18.1%。(4) 60多年间,云南省三七最适宜区界限呈向北扩张趋势,适宜区呈向高海拔、高纬度区域迁移的趋势。本研究对于制定合理的云南省三七产业布局和降低气候变化对三七生产的潜在风险,以及农业土地资源管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三七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主导因子 种植适宜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标记与农艺性状对三七集团选择群体的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七为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和繁育周期长,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低,但群体内单株间表型变异大,人参皂苷含量差异尤为明显。本研究根据三七中5种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含量构建了11份集团群体(SL1~SL11),对当代和第一代集团群体人参皂苷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基于三七基因组,使用MISA软件进行全基因组水平SSR标记开发,鉴定到255239个SSR标记,筛选出17对多态性SSR标记。使用SSR标记对第一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11份第一代集团群体观察杂合度Ho较高(0.4583~0.6042),遗传分化程度低(Fst=0.0447),且具有较高基因流(Nm=11.6189);第一代群体间总皂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三七皂苷R1变异系数高于总皂苷和其他单体皂苷,且群体SL8三七皂苷R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综上,本研究以皂苷含量为目标性状构建了高皂苷含量的集团群体,并利用SSR标记评价了群体遗传多样性,构建的三七皂苷R1高含量群体可作为后续育种材料。

关键词: 三七 集团群体 SSR标记 人参皂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文山三七品质指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文山三七 4 种品质指标的方法.方法 采用 GB/T 19086-2008《地理标志产品-文山三七》中规定的方法测定文山三七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以及皂苷的含量,建立标杆数据.采集文山三七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方法建立模型.通过优化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变量筛选方法进一步提升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文山三七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以及皂苷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c)分别为 0.9891、0.9703、0.9803、0.9462,预测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867、0.9678、0.9691、0.8122,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 0.1875、0.1405、0.0662、0.6574,性能偏差比(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RPD)分别为 3.814、3.2300、3.9183、1.7641.结论 本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文山三七中 4 种关键品质指标,为文山三七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三七 近红外光谱技术 偏最小二乘法 水分 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皂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2R3-MYB转录因子PnMYB1调控三七皂苷生物合成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明确PnMYB1转录因子对三七皂苷生物合成具有调控作用.利用RACE技术获得PnMYB1基因全长,对PnMYB1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构建PnMYB1植物过表达载体并侵染三七细胞,检测转基因三七细胞中人参皂苷R1、Rg1、Re、Rb1和Rd的含量;将PnMYB1与鲨烯合酶(PnSS)、鲨烯环氧化酶(PnSE)、达玛烯二醇合成酶(PnDS)和环阿屯醇合成酶(PnCAS)等参与三七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的基因启动子共转染烟草叶片,进行瞬时表达分析,利用GUS表达系统验证PnMYB1转录因子能否与三七皂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相互作用.结果显示,PnMYB1转录因子属于R2R3-MYB家族;在过表达PnMYB1的三七细胞中,五种重要三萜皂苷在转基因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进一步分析证明PnMYB1转录因子通过激活PnSE和PnDS的启动子,促使PnSE和PnDS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进而实现对三七皂苷生物合成的调控.PnMYB1转录因子可以同时调控三七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两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三七皂苷的生物合成.

关键词: 三七 皂苷 转录因子 三萜类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啶胺在三七中的降解行为及安全性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明确氟啶胺在三七上的降解行业和残留风险,为氟啶胺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云南省沾益、石林、弥勒、丘北开展了氟啶胺在三七上的规范残留试验,并建立了三七中氟啶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残留分析方法.[结果]氟啶胺在三七和土壤基质中的回收率为82%~103%,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13%,定量限(LOQs)为0.01~0.02mg/kg.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在三七植株上的半衰期为6.5~7.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0.0~30.1 d,在根际土壤和三七根系中的消解不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将50%氟啶胺悬浮剂分别按其有效成分250和375 g/hm2的剂量喷雾施药3~4次,施药间隔为7 d,末次施药后7、14、21 d三七块根中氟啶胺的残留量均<1 mg/kg,三七须根中氟啶胺的残留量均<2 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氟啶胺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为0.45 mg,风险概率(RQ)为71.4%,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结论]氟啶胺在作物和环境中属于易于降解的农药,目前中国制定氟啶胺在三七块根中的最大残留量(MRL值)为1 mg/kg,三七须根中的MRL值为2 mg/kg,采用50%氟啶胺悬浮剂防治三七病害时,建议按照最高推荐剂量有效成分250 g/hm2最多施药3次,安全采收间隔期为7 d.

关键词: 氟啶胺 三七 残留 降解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种类及用量对三七养分吸收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一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作试验材料,通过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施用硫酸钾(K2SO4)和氯化钾(KCl)及不同施钾(K2O)水平(0、337.5、675、1012.5 kg/hm2)对三七生长发育、养分吸收、钾肥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K2SO4和KCl可促进三七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和生物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了三七产量(P?0.05),增幅7.21%~27.33%,以施用K2SO4675 kg/hm2处理(KS2)产量最高.施用K2SO4和KCl增加了三七地上部、根部氮、磷、钾累积量,三七地上部、根部氮、磷、钾累积量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钾肥农学效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钾量675 kg/hm2时达到最高;钾肥偏生产力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施用2种钾肥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三七根腐病的发病率,与K0相比,施用K2SO4和KCl分别平均降低根腐病发病率35.80%和28.40%;各施钾处理中以KS2处理降低根腐病发病率幅度最大.施用K2SO4和KCl均明显提高了三七皂苷R1含量和人参皂苷Rg1、Rd、Re、Rb1以及总皂苷含量,增幅分别为21.74%~89.13%、21.65%~57.22%、21.88%~68.75%、15.79%~68.42%、19.11% ~49.68%和20.54%~59.15%;以KS2处理效果最佳.本试验条件下,三七对氯不敏感,相同钾水平下,施用K2SO4在促进三七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提升方面均优于KCl;要实现三七高产优质以KS2处理施钾量(675 kg/hm2)为宜.

关键词: 三七 硫酸钾 氯化钾 产量 养分吸收 皂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际-非根际土壤砷形态与三七根部砷赋存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摘要:目的探究三七生长的根际-非根际土壤中砷形态与三七根部砷赋存形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云南省典型砷污染土壤,以盆栽试验的方式,采用土壤砷形态分级连续浸提法和植物砷形态分级提取法进行研究。结果 (1)根际-非根际土壤(GJ、KM)中各砷形态含量由高到低的总体趋势为:残渣形态砷>结晶铁锰或铁铝水化氧化物结合形态砷>无定形和弱结晶铁铝、铁锰水化氧化物结合形态砷>专性吸附形态砷>非专性吸附形态砷,残渣形态砷所占比重最大,可达62.79%86.10%。受根部活动的影响,非专性吸附态砷的含量均为根际土>非根际土。(2)三七根部砷的赋存形态为Fr最高,含量为2.417.60mg/kg。FHAc和FHCl虽迁移活性较弱但其所占的比例却不容忽视,最高可达25.85%。(3)根际-非根际土壤中不同砷形态与土壤总砷均呈正相关,其中残渣形态R2=0.976, P<0.01。根际土中活性较强的非专性吸附形态砷R2=0.499, P<0.05。(4)高砷土壤中砷形态与三七根部砷赋存形态间呈极显著相关, R2=0.992, P<0.001。结论中高砷土壤和中度砷土壤非根际土壤中的砷形态与三七根部砷赋存形态的相关系数较根际土壤有所升高,具有潜在的砷毒害风险。

关键词: 三七 砷形态 根际土壤 非根际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态氮与铵态氮不同比例配施对文山三七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施肥对于三七产量的影响,为减少不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文山二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试材,设计5个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的氮肥处理,分别为T1硝态氮∶铵态氮=100∶0、T2硝态氮∶铵态氮=75∶25、T3硝态氮∶铵态氮=50∶50、T4硝态氮∶铵态氮=25∶75、T5硝态氮∶铵态氮=0∶100,分析比较在不同追肥时期施用不同配比的硝态氮与铵态氮对植株农艺性状、生物量、养分含量和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75∶25时三七生物量及产量最高;随着施用NH+4-N比例的增加,植株根茎叶N含量呈上升趋势,皂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皂苷含量在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75∶25时最大,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不同氮素形态配比施肥对二年生三七生长及皂苷含量积累有显著影响;单一施用NO-3-N或NH+4-N效果差,混合氮源施肥更利于二年生三七生长,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75∶25时,二年生三七生长和药用成分积累状况最佳。

关键词: 三七 硝态氮 铵态氮 生长发育 皂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