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栽培模式(模糊匹配)
14条记录
大球盖菇栽培研究现状与绿色发展前景

中国食用菌 2023

摘要:大球盖菇在我国栽培规模较大,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优选发展的食用菌产业之一,发展前景广阔,但栽培技术有待提高.通过综述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培养料的选择与处理、菌种制作、播种发菌、出菇管理、栽培模式等研究现状,并针对栽培成本增加、产品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连作障碍、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提出大球盖菇栽培应该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利用轻简化技术设施,创新栽培配方、进行错季栽培、选育优良品种、创新栽培模式,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建议.

关键词: 大球盖菇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栽培模式 绿色发展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模式对云南高产区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分析与应用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摘要:2018-2019年在云南水稻高产区,选用云恢290、滇屯502、超优1000、明两优829等4个不同类型品种,以传统"一炮轰"的栽培模式为对照,比较水稻精确定量施肥对水稻叶龄模式、群体质量、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一炮轰"相比,2018年和2019年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成穗率分别平均提高9.6%和11.0%,伸长节间数不变,总叶片数分别减少0.6叶和0.5叶,产量增加50%;2年均增收2.0万元/hm2,增收分别达52.3%和51.5%。结果表明,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有利于构建高产质量群体,从而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高效。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模式 前氮后移 烤田 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间作糯玉米的高产高效模式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研究不同栽种规格的甘薯间作糯玉米模式和发掘高产高效间作模式,本实验对甘薯净作、糯玉米净作和15种甘薯间作糯玉米模式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是可行的,体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不同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不同,其中处理16(四间双,株距30 cm)的鲜薯产量(22 670.16kg/hm2)是间作处理中最高的,处理16的经济效益(37 782.16元/hm2)也是供试处理中最高的,综合评价得出处理16的甘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最合理。此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甘薯间作糯玉米模式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 甘薯 糯玉米 间作 栽培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模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对马铃薯产量及结薯规律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云贵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马铃薯产量低的问题,通过采取覆膜等栽培措施提高地温以增加产量。为明确该地区最适宜的覆膜模式,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4种栽培模式:平播后起垄(A1)、侧膜覆膜(A2)、覆膜覆土(A3)和大垄双行(A4,对照),分析不同模式对土壤温湿度、产量及发育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野马村为代表的云贵高海拔冷凉地区马铃薯全生育期内平均气温为14℃,比最适气温低4℃,土壤湿度>45%,水分不是主要限制因素,而提高地温是增产的关键。覆膜覆土是以野马村为代表的云贵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的最适种植模式,可提早结薯9d,增产26.8%,提高商品薯率1.05%。

关键词: 马铃薯 云贵高原 高海拔冷凉地区 栽培模式 土壤水热效应 结薯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大麦地镇葡萄产业建议

云南农业 2016

摘要:双柏县大麦地镇葡萄产业近4年来发展迅速,但在产业发展中也遇到诸多问题。概述大麦地镇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优化品种结构,做好产期调控;改良土壤,精细管理,优化葡萄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打造葡萄品牌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品种结构 产期调控 栽培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滇龙胆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紫外吸收光谱特征与判别分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滇龙胆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的紫外指纹图谱,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药材光谱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数据,经过4点平滑和一阶求导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紫外指纹图谱。运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对不同栽培模式下滇龙胆药材的指纹特征及相似性进行评价,通过判别分析评价紫外指纹图谱区分药材栽培模式的能力。结果:不同栽培模式滇龙胆紫外指纹图谱在221~247 nm图谱重叠率低,呈现明显指纹特征;相同栽培模式下,滇龙胆醇提液与水提液紫外指纹图谱有差异,呈现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特征。荒坡栽培和龙胆与木瓜间作2种模式下,药材化学成分的光谱特征较接近;荒坡栽培和龙胆与旱冬瓜间作模式下,药材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二者光谱特征具明显差别。来自不同栽培模式的滇龙胆样品90%能被正确识别。结论:滇龙胆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紫外指纹图谱可协助区分药材栽培模式,为不同栽培模式下药材质量的等同性研究提供相关数据信息。

关键词: 紫外指纹图谱 判别分析 栽培模式 滇龙胆 质量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对不同栽培模式(净栽和混栽)下采集的113份感染小麦条锈病的新鲜叶片,从罹病叶片中直接提取罹病组织的DNA,利用我国及云南省的5个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2,条中29,条中31,条中23和水源类型)特异的分子标记对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进行分子检测,明确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栽条件下主要小种特异标记的检出率比净栽的低,净栽田块的优势小种特异标记为条中32和条中29,出现频率分别为81.5%和78.5%,而混栽田块的优势小种特异标记为条中29和水源类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1.7%和18.8%;混栽田块中41.7%的叶片中含有2个以上小种特异标记,58.3%的叶片中含有1个小种特异标记,而净栽田块中75.0%的叶片中含有2个以上小种特异标记,25.0%的叶片中含有1个小种特异标记。表明小麦品种混栽能有效地减少单个叶片中的小种数,并显著降低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的出现频率,前者可能是减少病害严重度的重要原因,而后者则可能对病害的流行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分子检测 小种特异标记 栽培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疯树雨养抗旱栽培技术模式与效果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6种雨养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的效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水分对麻疯树生长影响较大,采用雨养种植模式都能有效截留雨水,促进麻疯树快速生长,但竹节沟种植模式对麻疯树增长高度最大,达到228.3 cm,是对照的1.5倍,其次是隔坡水平沟模式;同样采用雨养种植模式的麻疯树自10月才开始有落叶,较对照推迟了1个月,其中竹节沟模式和隔坡水平沟模式的麻疯树11月才开始落叶,较对照推迟了2个月,而且竹节沟模式没有完全进入休眠状态,仍然表现为生长状态。说明水分对麻疯树生长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干热区种植麻疯树时,雨养种植技术模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最经济有效的原料基地建设方法。

关键词: 麻疯树 雨养抗旱 栽培模式 效果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胡椒主要农艺性状观测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对保山潞江镇百花村知青农场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胡椒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胡椒的主要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其中胡椒与咖啡套种栽培模式及胡椒与包谷套种栽培模式下农艺性状表现较胡椒纯种模式好,胡椒与咖啡套种栽培模式下农艺性状表现最好。

关键词: 胡椒 栽培模式 农艺性状 观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模式对滇龙胆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滇龙胆为龙胆科重要资源植物,本研究以云南临沧栽培滇龙胆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龙胆根、茎、叶、花各部位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滇龙胆不同部位龙胆苦苷的含量具有影响。木瓜茶树滇龙胆套种时根部龙胆苦苷含量最高(3.80 mg/g),荒坡种植时叶(1.34 mg/g)、花(1.22 mg/g)部龙胆苦苷含量最高;4种栽培模式滇龙胆根均可作为龙胆药材入药,质量较好。本研究结果可为滇龙胆质量控制、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滇龙胆 不同部位 龙胆苦苷 栽培模式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